如何有效利用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2020-11-17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为营造浓郁书香氛围,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简称《指导目录》),旨在引导学生读好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开阔国际视野,增强综合素质。《指导目录》是现行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对于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指导目录》一经发布,引起了学校、家长的热烈反响。据悉,《指导目录》根据中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认知理解能力和阅读特点,从古今中外的图书中遴选出300种图书作为推荐书目,突出“方向性、代表性、适宜性、基础性、全面性和开放性”,力求兼顾多个学科、不同时代、多种文化和世界多个地区。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关于《指导目录》的一些内容,引导学生读好书,让阅读的“芳香”萦绕于学生身边,流淌在学生心间。
一、 学校:营造良好读书氛围,用活动推动阅读
学校的重要功能是为每个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培养学生优秀的精神气质,这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如何让阅读落到实处?学校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通过读书月、读书节等方式,充分利用《指导目录》引导学生读好书,建设书香校园,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比如,在读书月、读书节活动期间,用读书活动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将阅读引向深入。还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专题系列讲座、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览、读书点评交流、专题阅读活动、书籍互换阅读、读书报告会、课本剧改编、原创诗歌大赛、原创小说大赛等活动,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推向深入。
二、 教师:落实课标要求,用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
近年来,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编写,都将阅读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学生应“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选择性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总量不低于150万字”。
从课程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出,课外阅读是整个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落实《指导目录》不只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与语文课程有关,而是与全部课程都有关联。但不能否认,推动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分内之事,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因为语文课是推动学生阅读的主渠道,语文教师有引导学生阅读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并承担着推动阅读的主要责任。
1. 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
引导学生把《指导目录》与自己的阅读兴趣结合起来,自主制订阅读计划。阅读计划可以是长期的,如一个学段,也可以是短期的,如一个学期、一个月。鼓励学生之间利用阅读课交流阅读计划,相互借鉴,进一步调整自己的阅读书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尽量少干预。到学期结束,可以让学生对照阅读计划自我总结,修订自己的学段计划,并制订假期和新学期的阅读计划。
儿童青少年时期,同龄人的影响有时会超过教师和家长,合作学习是孩子喜欢的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组团进行阅读交流,引导学生组成专题阅读小组,让学生根据共同的阅读兴趣自主组合,不定期(一般每学期两次)利用连堂课举办阅读交流分享活动。
2. 以整本书阅读带动其他书目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中提出,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基于此,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所涉及的書目作为例子,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千万不要包办学生的阅读,不要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教师可以采取课内阅读点拨重点章节,让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中间再引导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分享,以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 用课内学习推动《指导目录》其他书籍阅读
专题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一种好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运用这种方法。例如,学习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中外神话”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神话故事集》,阅读能力强一些的学生也可阅读初中书目中的《希腊神话和传说》;学习初中八年级下册“科技说明文”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科学专题阅读,引导学生课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科学发现纵横谈》《美丽的化学结构》《科学的社会功能》等《指导目录》中推荐的自然科学类书籍;学习九年级下册“文艺随笔”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专题阅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等《指导目录》中推荐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及《谈美》《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艺术类书籍,拓宽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审美支撑。这样,延展性的整本书阅读盘活了学生片段性的阅读,增强了阅读的整体性。
在专题阅读中教师应注意问题的设计,阅读策略的指导,适时组织经验分享和体验交流活动,教师也要平等参与问题讨论,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指导点拨中积累更多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
三、 家庭:开展亲子阅读,与孩子共成长
现在,多数家庭都很重视孩子的阅读,有些家长可能苦于不知道孩子该读哪些书,《指导目录》可以说是“及时雨”,为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提供了一张“路线图”。
家长可以帮助年龄小的孩子选择部分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像《儿歌300首》《少儿科普三字经》《声律启蒙》《千家诗》这样的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诵读,这是培养孩子语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不但可以感受语言的优美,书中的生活道理和科学道理也会慢慢渗透在孩子的头脑中。读叙事性的文学类书籍,如《弗朗兹的故事》《爱的教育》等,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读后试着复述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审美意境,启发孩子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读《中华人物故事汇·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雷锋的故事》《居里夫人的故事》《梦圆大地:袁隆平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类传记时,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梳理出来,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自己的理解,这也是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的好时机,比平时空洞的说教要有效得多。读《小布头奇遇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类书,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读《京剧常识手册》《中国戏曲:连环画》《中国民歌欣赏》这类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电视上或到剧院里欣赏这些表演艺术,让孩子接受艺术熏陶,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在阅读中见证孩子的成长,这对家长来说是一段多么幸福的时光。
也许有的家长没有能力或精力指导孩子阅读,相较于方法上的指导,经验的交流、情感的互动对亲子阅读来说更重要。有些书籍的写作背景距现在较远,社会环境、生活状态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孩子在阅读时可能会有一种隔膜感,很难融入其中,难以产生兴趣,甚至排斥。家长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把我们对社会、对历史的了解分享传递给孩子。比如孩子在读《青春之歌》《青春万岁》《平凡的世界》等作品时,家长可以给孩子聊聊自己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对那个时代青年一代的理解,以及当年自己阅读这些书籍的感受,这也许能帮助孩子走近书中的时代和人物,更好地理解作品。当然也要静心听听孩子的阅读感受,在与孩子交流时,也许我们也会受到孩子的启发。在交流、碰撞、沟通中,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四、 学生:好读书,会读书,用阅读为人生奠基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奋斗的大好时光。读书、思考是超越平庸、追逐梦想的最好方法。不但要好读书,还要会读书。
1. 要学会选择书籍
《指导目录》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优秀书籍,但限于时间,全部阅读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如何选择呢?学生可以参考教师和家长的意见,也可以参考网络和其他读书类报刊的介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喜欢的书。对感兴趣的书,可以读得深一点、精一点、系统一点。例如,喜欢生物学的学生,可以在读完《物种起源》后,再去读一读摩尔根的《基因论》、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增强阅读的理论支撑和引导,使自己的兴趣走得更远、更扎实。
同时也要意识到,仅凭兴趣去阅读是不全面的。学生正处在为人生打地基、拓展自己的关键时期。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果不去广泛接触、吸收,怎能发现并确认自己的兴趣呢?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即使真的在某些方面没有兴趣,学生也要接触一点这些方面的书籍去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厚自己的积淀。有些书籍可能不容易读,像哲学、科学理论方面的书,但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慢慢去啃。恰恰可能是这些难读的书对发展我们的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有所帮助。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才可能認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这对我们的终身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阅读时不要画地为牢,而要努力拓宽自己的阅读面,兼收并蓄。
2. 要学会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借鉴前人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进行阅读。在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时,可以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可以先从最使自己感动或最吸引自己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品味语言,梳理小说的重要场景及其整体的艺术架构,厘清人物关系,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孕育人物的社会环境,体会小说的主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重点章节可以反复阅读,享受读书的快乐,汲取书中的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阅读难度较大的作品时,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查阅相关注释、评点等资料,加深和拓展对作品的理解;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也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与书友交流,在交流碰撞中丰富自己对所读作品的理解,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是汲取精华的学习方式,是传承优秀文化的通道,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相信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的引领下,学生能够自觉努力拓展阅读空间,不断提升思维发展能力,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力,加深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