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史料考述张三丰内丹思想
2020-11-17邵文涛
作者简介:邵文涛(1985-),男,湖北十堰人,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室主任,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献学、图书馆学。
摘 要: 张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内丹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注重内丹理论著述和修炼实践。其内丹思想具有鲜明的体系化和程序化的特点,是宋元内丹思想向明中期以后的内丹思想过渡的转折点。
关键词: 文献史料;张三丰;内丹;思想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19
张三丰的内丹功法在继承全真道南北二宗内丹功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创新与融合而独创的一套程序化、系统化的内丹修炼功法,突出特点是“清净阴阳,双修双成”。张三丰内丹思想为当今养生提供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对促进人们之生理、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今天人们预防心理、生理疾病亦有指导意义。
1 史料记载中的张三丰
《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记载:“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饰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年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皆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1]明代任自垣编纂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载:”张全弌。字玄玄,號三丰。……洪武初,来入武当,拜玄帝于天柱峰。遍历诸山,搜奇览胜。……洪武二十三年,拂袖长往,不知所止。二十四年,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可请来。永乐初,太宗文皇帝慕其至道,致香书,累遣使臣请之,不获。“在《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二《御制书》《敕右正一虚玄子孙碧云》的敕书中,永乐皇帝深情表达了对真仙张三丰的仰慕之情。[2]
2 张三丰内丹理论
2.1 性命双修、先性后命
张三丰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金液还丹破迷歌》中说”性要炼,命要接,休在人间虚岁月。“[3]关于“性”与“命”的定义,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4]他说:”大道以修心炼性为首。性在心内,心包性外,是能为定理之主人。心为栖性之庐舍。修心者,存心也;炼性者,养性也。“他说:“修道以修身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皆除。”心为性的居所,修心存心就是炼性养性也。修心养性需要达到寂灭情缘,扫除杂念,心淡于事,无事于心,清心寡欲,在尘出尘。
2.2 天道人道、人道仙道
对于“道”,张三丰认为: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5]张三丰的天道观,显然是吸收了宋代理学“无极生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哲学本体论思想。对于道的生化作用,张三丰基本继承前人的认识,认为道“具造化玄微之理”[6]从世俗伦理来论述内丹修炼,提出了衡量而报、修善积福。张三丰详细地指出人道和天道的关系,也指明修炼之仙道。那就是通过修炼人的性和命,恢复本来的天性天命。此外,他还认为,人道是仙道的基础。“修身之事,不拘男女。此金丹大药。虽愚昧野人,得之立登仙位。不拘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白然不远也。”[7]同时,张三丰还把人道和仙道通过儒家的伦理之道连接起来。“修道以修身为大,然修身必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皆除,然后讲立基之本。”[8]体现了对儒家伦理道德的倡导。
2.3 炼服大药、内外兼养
《大道论》中指出:“外药者,在造化窟中而生;内药者,在自己身中而产。内药是精,外药是气;内药养性,外药立命”。他在《道言浅近说》中明确指出:“精、气、神为内三宝。”对于内丹修炼的精、气、神,张三丰强调要修炼先天之精、气、神。他认为真神是先天的,是心中一点灵光的真念、真心、真意。只要保全人身中的先天精气神,自然可以炼就金丹。他所说的外药不是自然界普通的金石草药,他认为这些都是治病养生之方,不是修炼得道的药物。张三丰认为修炼时,要内药、外药兼修,才能了道。“有为无为,体用之始终,已见于此;内药外药,出处之法相,又详于彼。……内药养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神仙之道。”他认为内药了性,外药了命。
3 张三丰内丹思想的特点
3.1 博采众长、禀承创新
张三丰在继承全真道的修炼功法的基础上多有改进,注重修炼实践与内丹理论的结合,如张三丰对钟吕丹道与天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钟吕“真阴真阳真药物”思想的吸收与发展,对陈抟内丹修炼三关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对南宗“三宝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北宗“明心见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南北二宗性命双修理论的继承与发展。[9]丹道南北二宗思想的融合从陈致虚开始,经过牧常晁等人的努力,到张三丰时最终完成。为明清以后的内丹学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3.2 以道为本、融合三教
张三丰承袭了张紫阳“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和全真教祖师王喆“三教圆融”的观点,也用“道”这个范畴来统一儒、释、道三教。[10]据《三丰先生本传》记载:“……教习道经过目便晓,有暇兼读儒、释两家之书,随手批阅,会通其大意其止。”在其著述中讲到:“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6]张三丰不仅以理论阐发了三教合一的必然性、合理性,而且从实践上列举了许多三教合一的仙道典范,从而论证三教合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11]在修炼方法上吸收了佛禅旨趣,主张首先是援佛入道,然后是援道入儒。
3.3 知行合一、寻得大道
张三丰的内丹功法是在继承全真道南北二宗内丹功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创新与融合而独创的一套程序化、系统化的内丹修炼功法。同时,张三丰注重内丹理论、功法与内丹修炼实践的结合,把内丹理论渗透在内丹修炼功法之中,在内丹修炼的实践中领悟内丹理论的精髓。张三丰将内丹修炼的工夫次序以及每个关键环节的真机密诀尽数道出,暴露无遗,从而使内丹修炼者能够很快地找到修道门径,寻得大道,成就金丹,避免修炼者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4 张三丰内丹思想的影响
张三丰内丹思想融合百家精华,是内丹清修派的集大成者,给后来的清修丹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张三丰注重内丹修炼功法的论述,在内丹修炼实践中领悟内丹理论的精髓,很好地做到了内丹理论与修炼实践的结合,如《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金丹诗三十六首》等。张三丰的思想,经过其弟子和后人的阐扬,形成了以他为祖师,不同于全真道的新道派。仅仅北京白云观《诸真宗派总薄》所录,以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就有八支,如三丰自然派、邋遢派、日新派、蓬莱派、松溪派等。直至清道光年间,还有川西人李西月自称得张三丰隐仙派之传,创内丹西派。[12]由他所创造的太极拳以及内丹养生功法,为诸多道派功法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为改善全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令世人所仰慕。
综上所述,张三丰内丹思想在内丹学的理论与方法上,能够融合百家精华,汇集历代大成,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有着系统、通俗、明朗、可操作性等特点,使得其内丹思想广泛流传于社会,在内丹学界以及民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继承弘扬道教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张三丰内丹理论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研究张三丰内丹,挖掘整理其理论,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造福人类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廷玉.明史(第2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P7641.
[2] 中国武当文化丛书编委会.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P257.
[3] 郭旭阳校订.张三丰全集合校[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年,P127.
[4] 胡靜道.张三丰全集·大道论[A],藏外道书:第5册[C],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P465.
[5] 方春阳.张三丰全集(点校)[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P1.
[6] 胡静道.张三丰先生全集·大道论上篇[A],藏外道书:第5册[C],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P465.
[7] 胡静道.张三丰全集·大道论[A],藏外道书:第5册[C],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P466.
[8] 胡静道.张三丰全集·大道论[A],藏外道书:第5册[C],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P469.
[9] 黄金.张三丰内丹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P50.
[10] 刘国梁,试论张三丰的哲学思想[A],杨国英,张三丰研究论文集[C],武汉,长江出版社,2012年,P178.
[11] 汤其领,张三丰道教思想探略[A],杨国英,张三丰研究论文集[C],武汉,长江出版社,2012年,P186.
[12] 王道国,张三丰考论[A],杨国英,张三丰研究论文集[C],武汉,长江出版社,2012年,P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