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7翟如君

写真地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地理应用

翟如君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教学所采取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也更加明显,包括微课的应用。通过借助微课,教师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不仅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也能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基于此,本文结合微课的实际特点,探讨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01

由于地理知识的扩展性和抽象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下,学生无法通过单纯的理论讲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丧失对地理知识的兴趣。随着微课作为教学工具进入初中地理的课堂后,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理解地理知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因此,随着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引入微课来突破传统教学的举行,并将之运用到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1 做好导入,运用微课解决教学的开端问题

地理知识需要学生的思维构建和抽象转换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微课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比如在学习到城市的热岛效应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师事先录制的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城市的区域为什么会呈现热岛呢?这个视频我很喜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开展地理教学就会较为顺利。“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动画视频,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热岛效应会为城市及周边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这堂课我们就逐一来揭秘。”,这样,相对于直接进入理论教学令学生更容易接受。再比如,还是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录制实验的视频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先进行一场实验活动,然后大家再讨论这个实验活动到底讲了什么。”视频中可以放置两个水杯,一个水杯加温,一个水杯保持正常温度,看哪个水杯得到的水蒸气较多。通过实验可知,相对于常温水杯来说,加温的水杯得到的水蒸气较多。由于实验的时间较长,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来记录实验的过程,并进行剪辑制作成微课,不仅做到导入有趣,还能够较大幅度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 深化课堂,借助微课提升地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地理课堂中利用微课讲解可以提高效率、丰富课堂形式,进而促进地理课堂目标的实现。由此,微课的视频录制不仅要符合课堂知识的需要,还要在时间、表述等方面做出把握,确保微课最大程度体现价值和效果[2]。首先,在实际应用中,微课要充分结合地理课程需要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比如,在讲解水土流失时,教师要适时引入微课,对水土流失的原理、方式进行展示,不仅可以对原理进行展示,更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将影响传达给学生。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来说,视频中可以包括黄土高原经过逐渐的水土流失所形成的当前地貌,将上百年的地貌浓缩在几分钟内,让学生从长久的角度看待水土流失的形成,并可以将近年来国家对于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和效果进行播放。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还通过知识扩展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知识用于实践的思维。当然,如果在微课中加入动手实践的实验活动则会收到更佳的效果。比如,在讲解水土流失时,教师可以用植物、黄土、水等工具,通过水对黄土的冲刷来让学生直观看待植物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通过演示来分析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思考,有助于降低实验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3 课后跟踪,利用微课强化学生地理知识扩展和实践能力

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之上,更在于课堂之后的消化吸收,包括了地理知识的实践与综合思维的培养。课堂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没有完全消化,这就充分发挥了微课的优势,学生可以利用课堂录制的视频进行反复观看以便更好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给学生观看一些课外需要扩展的知识[3],比如学习中国地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编制一些《航拍中国》的片段,让学生领略地理课堂之外的魅力。同时,对实践也具有指导作用。比如在学习水土流失的课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跟着视频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了解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启发学生分析研究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而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当然,微课中还要包括下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掌握学习要点,还能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增加课堂的整体效率。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预习的实际来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课堂知识的掌握,从而实现师生通过微课之间的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微课作为一种最新的教学工具,需要教师具备开阔的思维和视频制作的技能。为此,要推动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首先要在初中地理课程体系中将微课纳入其中,建立起教师关于微课应用的思维和能力;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关于微课的接受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完善微课在实际中的应用。

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时期学生成长的实际特点,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学教学中师生应该具备的思维和技能。微课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要体现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本着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目标来制作微课,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的学习和实践应用,提升整体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宏亮.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00(003):P.70-71.

[2] 孙凡勇.微课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7):138-139.

[3] 林志吉.浅析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13(005):192.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初中地理应用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