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2020-11-17龙凤

写真地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初中

龙凤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营造出较为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及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的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有利于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渗透。所以,教师教学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应当将案例教学法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以达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其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200

前言: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商学院,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其实就是将正式的场景进行典型化的处理,以供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现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已在我国各个年段的课堂中逐步实施。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的参与去课堂讨论十分有利,可以达到高效课堂的效果。

1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与同样纳进中考考试科目内其他科目相同,所以,无论是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塑造的方面考虑,还是从学生升学考试这一方面进行考虑,它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课师资力量的欠缺以及中考时所占的分数比重相比其他主科稍弱,因此。道德与法治一科没能够引起校方和教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的任课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就只是照本宣科的机械式地讲授。课堂氛围相比之下较为压抑,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打折扣。优秀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条件,也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和谐友好交往的重要前提。所以,校方必须要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放在首要位置上,并对其采用更为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以及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断提高起到促进作用的根本目的[1]。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对其进行较为正确的道德品质培育和养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忽略学生的思想以及精神的引导更是万万不可。现如今,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知识需求,如是想要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将其充分的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去,就必须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案例教学法相比于其他教学辅助方法最好的一点就是——就地取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选取的案例可以选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与相应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所举的案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切身相关,更加便于学生们对其进行联想与理解。而且,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完全可以充当一个协助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一个案例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观点和看法,并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中获得真理。此外,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去,开放课堂,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式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创造力进行提升。

2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

2.1 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

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大部分教师就只顾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就只是机械式的记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2]。而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将学生放在课堂正中央,以学生为主体的。并且还要对学生有充分的尊重和关爱,给学生们创设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才可以高效的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准备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选取比较典型的实例,并且一定要与当下的时事政治相互关联,并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取得预期的效果。

2.2 在授课时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初中阶段的众多学科中,道德与法治一科与学生生活的是关联最深的,學生们可以通过这门课程了解本国国情,并对学生知法守纪良好的品质加以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同时学会与人交往,从而树立起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从某种角度上也就是说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相对而言更加侧重传播思想,所以这一科目的教育教学过程离不开人,可见也是其主旨也是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灵进行碰撞,进一步的激发学生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由此来取得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中的收获,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道德品质也随之有所提升。

2.3 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

对于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说,时事政治对其政治素养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案例教学法中一定要对基本时事政治的引领作用加以重视,要激发学生,并使学生爱上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只靠教师将其讲通、讲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对其产生兴趣,才可以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得到提升,案例教学法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之一。

总结:在进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若是能够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提升,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其实践能力加以适当的培养。所以,教师们应该在今后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益突飞猛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要将自身素养再次提升,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提高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欧阳芸,袁成,卢志.道德与法治学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 A 市调查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9(6):90-94.

[2] 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3.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