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生“两材”在手,高分看我
2020-11-17吴霞颖
吴霞颖
摘要: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事倍功半”,辛苦学习却拿不到高分,提高历史解题能力已成燃眉之急。針对高中学生历史学习中的两大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及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差,来谈谈解决的策略——如何更好地把握“两材”,即教材和材料,提高历史解题能力,获得高分。
关键词:历史解题能力;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材料信息提取;审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67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现实。对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来说,如何在选考、高考中获得更理想的分数是他们的终极追求。但是,与这个目标相悖的是,学生总感觉历史学习是“事倍功半”——平时下了不少功夫,但是考试就是拿不到高分。这是摆在我们所有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为什么在历史考试中拿不到高分?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问题一: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浙江省的高中历史选考试卷十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真正做到了将教材内容的活化、迁移和上升。尽管试题命制者也引用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和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究其根本,考查的落脚点还落实在构成学科的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但恰恰是基础知识考查题,学生失分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反映出学生的首要问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
问题二:材料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差,解题的准确度不够。
除了基础知识,选考命题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能力培养的立意,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其中包括多途径获取信息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论从史出、辩证分析能力等。而这恰恰是学生的短板。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一是提高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储备,回归教材夯实基础。二是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增强材料信息提取能力。
策略一: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把握选考“根”和“源”
从近几年的选考试卷与浙江省的选考考试说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都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教材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回归教材,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是提高历史解题能力的第一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重视《考试说明》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对照两者进行基础知识和历史概念的复习
众所周知,《考试说明》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浙江省高中历史教学和考试的权威和依据,在进行基础知识复习之前就让学生明确要掌握的内容和程度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学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将课本的文本内容作为材料来读,能够使学生在提高阅读、分析、提炼、综合等能力的同时,巩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面并不广,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全面了解相关史实的历史背景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我们现行的课程进度安排也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大规模的知识拓展,那么如何运用好我们手头有的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就很重要。而教材正好解决了我们的需要。
现行的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相关拓展信息更多。除了正文内容之外,教材还有“知识链接”“学习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等部分,这些都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内容。比如,必修二的专题五中的知识链接中就有“资本的原始积累”“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这些重要的历史概念。让学生熟悉并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基础知识非常有帮助。
策略二:掌握方法,加强训练,以提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题能力,除了通过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储备外,解题技巧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历史解题能力的关键就是对材料信息的把握。
一、客观题材料信息解读基本技巧
客观题材料信息的解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要从题目较为简短的材料中把握解题的关键。什么是客观题解题的关键?就是关键词和限定项。关键词和限定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答项语、限定项、分值等。要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题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找题目的关键词和限定项。比如2018年4月选考卷的第19题:
(2018)19.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群星闪耀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一位“大人物”(恩格斯语)的名字作为开始的标志。他采用梦幻文学的形式,通过幻游三界过程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先驱。他是()
A.但丁B.彼特拉克C.薄伽丘D.莎士比亚
【答案】A
此题的题干中关键词有很多:“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开始的标志”“幻游三界”“抨击教会的贪腐,歌颂自由的理性”等等,从这些关键词中就可以判断这是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神曲》,从而得出答案。
总体而言,客观题因题型的限制材料一般不会太长,这对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审清试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我们教学中,学生客观题解题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相对更容易些。而主观题却相反,主观题又应如何把握关键信息呢?
二、主观题材料信息解读基本技巧
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主观题材料信息解读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首先要提醒学生注意材料主题——明确题目所有材料的主题、中心问题,一般由引题就能把握;其次要提醒学生注意具体材料——包括材料中出现的时间、地点、出处、事件等关键字词;最后要提醒学生注意设问——包括问题中的关键词、限定项(根据什么来回答也是一个审题点,根据材料还是所学知识就是提示答案的出处)以及分值。只有把握了这些环节才能真正把握题目材料,才能够顺利地按照需要提炼材料信息从而解题。
总之,解题能力的提升,方法及技巧的培养是关键,针对性训练是途径,而基础知识的巩固则是根本。
以上是笔者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面的几点浅显的认识,在此献丑,以期与大家共同交流。
参考文献:
[1]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一中学3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