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研究与实践

2020-11-17唐慧

写真地理 2020年3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唐慧

课题项目:行动导向法在高职工程造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的入学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工程造价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此专业为进入社会工作打造良好基础。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更好地选择工作单位,拥有专业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改革试点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5.113

工程造价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为理论基础,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发展而来,每一项工程项目从开工至竣工的每一阶段要求全程预算,即开工预算、工程进度拨款、工程竣工结算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参与工程的企业都需要配备核心造价预算专员。因此,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综合改革势在必行,以便于充分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社会的用人条件,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效性、实效性、有效性。

1 工程造价市场专项调研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综合改革的执行前提是要对专业市场充分了解,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改革策略,促进改革的有效性提升。需要对建筑类企业、造价类企业、施工类企业中的管理层和一线技术人员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保障掌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此外,要了解一下已经毕业并进入工作的该校毕业生,从中汲取经验和不足,以方便改革弥补[1]。

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包括施工员、造价员、合同管理员、材料员、招标助理等。综合其中就业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市场用人条件基本能力需求:①具备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②具备编制招投标文件的能力;③熟悉建筑施工工艺;④具备材料管理、资料管理能力;⑤能够有效管理合同;⑥具备工程算量能力;⑦良好的清单计价能力;⑧具备良好的三维建模能力。综合以上,企业对于人才还要求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更能顺利进入社会工作,保障人才输出的实效性。

2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措施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针对专业市场用人需求调研来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要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市场用人需求为指导,结合以教育部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辅教材,充分修订和完善工程造价专员培养方案,基础性课程、高度专业性课程、专项实践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都是促进完善课程体系的有效策略[2]。

2.2 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人才输出有一定的不同,鉴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再结合市场调研用人需求来讲,促进人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十分重要。理论性课程的讲解需要配合以实践性课程试验,从而确保理论与实践统一,课程实验、上机操作、岗位实习等都可以作为促进方式,执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创建工程造价演练,通过模拟的形式尝试了解工作过程。此外,“2.5+0.5”模式的教学形式在当前广泛应用,也就是两年半的在校学习加半年的企业实习,以达到丰富学生经验和提高专业能力的目的。

2.3 积极推行双证,增强学生优势

工程造价涉及领域比较多,从工程建设领域来讲,诸多岗位都需要专业从业资格证书,包括工程造价。所以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积极指导学生考取从业证书,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的考取条件在校学生无法满足,但是施工员、资料员等基础性证书是在校学生可以报考的。因此,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证书,为进入社会工作之前给自己增加就业砝码[3]。

3 综合试点改革策略

3.1 精简教学内容,提炼教学精华

综合性改革自然是全方位、多元化,那么首先第一点从学生学习角度分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教辅教材都是由专业部门编制,但社会进步和时代更迭的速度快于教材的改革和创新,也就造成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落后于时代发展。因此,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进行相应课程教学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部分,加强重难点的训练和市场用人条件的强化练习,对低效率的、无用的内容进行删减、整合、拓展,从而保障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内容精简、高效、实用。

3.2 发挥现代技术优势,完善教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模式繁多复杂,要想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创新完善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鉴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所以说教师要完善自身技能,更好地掌握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建模等技术,以保障促进学生发展,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制于教师,从而促进技能学习和掌握[4]。

3.3 增强校企合作力度,促进学以致用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随时都能投身于工作中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所以说增强校企合作力度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是有效的综合改革策略。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更多的高校采取,但是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校方不能放松多学生的督促和管理,要注意跟踪记录学生在合作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工作能力展现,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改善问题现象。

3.4 完善专项技能考核方式,弥补不足

综合性改革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措施执行后的效果跟踪,要建立完善的专项技能考核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测考核,以便于整体审视改革效果,总结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原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予以改善[5]。考核方式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制定,考核类型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实践形式,考核的评测让合作企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更能促进结果的公平和有效。

结语: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的综合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学校、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全方位、多元化地完善教学改革计划,同时学校要注意社会市场用人需求和条件的变化,以确保及时改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迎合市场要求。综合改革的有效性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实际效率,促进学校输出更加专业的职业能力人才,促进学生进入工作后为企业带来实际利益,从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 蒋慧杰,杨中保,王元鸷,董紫君.成果导向型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50-57.

[2] 宋士忠.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