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前三板技战术特征分析
2020-11-17韩宇昕
韩宇昕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时前三板的技战术特征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分析,为其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马龙发球多以直线近台区域的侧下旋短球为主,落点变化灵活;马龙高质量的接发球多在控制中寻求机会上手,为给后面的进攻创造有利的机会;马龙在第三板技术使用上多以正手抢攻技术为主,但是失误较多,马龙本场比赛的侧身抢攻战术运用的不是很突出,没有突出自己的优势。
关键词:马龙 前三板 乒乓球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b)-0231-03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video observ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three boards of Ma Lone's 2020 German Open final, so as to provide some data support for his preparation for the Tokyo Olympic Gam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 Lone's serve is mainly side down short ball in the area of straight line and close to the platform, and its landing point is flexible. Ma Lone's high-quality receive and serve is mainly to seek opportunities to start in the control, so as to create favorable opportunities for the later attack. Ma Lone's use of the third board technology is mainly forehand attack technology, but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Ma Lone's side attack strategy in this game is not very good outstanding, without highlighting their own advantages.
Key Words: Ma Lone; The first three boards; Table tenni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马龙是世界大满贯得主,他的打法具有旋转强、速度快、进攻技术突出、技战术应用合理多变等特点,灵活多变的技战术,很好地应对了国外选手的冲击。2020年2月1日德国公开赛落下帷幕,馬龙与许昕再次上演精彩的对决,这场比赛可以说是本次公开赛最具观赏性的比赛,许昕赛点的神球,征服了德国的现场观众,最终马龙0∶4不敌许昕获得亚军。本研究特以马龙为例,进行深入的统计及对比分析,研究其在德国公开赛决赛中的技战术使用情况,总结出他的技战术使用规律,明确优势,发现不足,以期能为中国乒乓球男队今后有针对性的训练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为更好地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前三板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了国内2015—2019年刊载以“乒乓球”“前三板”“技战术分析”为关键词的论文,经过对文献的分析,深入了解马龙技战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发展状况,力求弄清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归纳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1.2.2 录像观察法
笔者通过2020年德国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比赛录像视频,对其在比赛中所运用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仔细的观看并进行科学的技术、线路统计,从而获得相关技战术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观看马龙决赛比赛视频后,将所统计到的原始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中建立数据库。根据文章需要以概率论和乒乓球三段统计法为基础,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总结所得数据的规律性,得出相关结论。
1.2.4 对比分析法
对马龙决赛中“前三板”击球的各项技术的线路、落点变化等方面的使用和得分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其技战术运用所存在的差异性。
1.2.5 专家访谈法
走访沈阳体育学院乒乓球教研室专家,对技战术方面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与建议,就有关乒乓球技战术方面问题及时向专项课教师请教并进行交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前三板技术特征分析
2.1.1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发球技术特征分析
发球技术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1]。
马龙在发球落点和线路上灵活多变,六条线路都有变化,发球方式变化丰富,为第三板的衔接争取上手进攻的机会,马龙发球的落点主要是直线区域,其中直线短球的使用率较高。其次,直线长球、中路短球和斜线长球的使用率相差不大,马龙也在不断改变发球的线路和落点来控制对手。而当对方接球质量较高时,接第三板球时马龙无法抢攻被迫采取控制技术接球,对方往往更为主动,在这种情况下马龙不占优势。而中路长球虽然得分率高,但使用率低,在比赛中偶尔偷袭对手时使用的发球。马龙在恢复期应加强体能训练,突出优势以及心理训练,为东京奥运会做好充分准备。
2.1.2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接发球技术特征分析
接发球技术的好坏与下一板进攻的得分率有较大影响,因此接发球质量的好坏是关系比赛胜负的重要原因之一[2,3]。从比赛中可见,马龙回接对手球时,主要运用进攻和控制2种手段,进攻采用挑打和反手拧拉技术,控制采用摆短和搓长技术。马龙接发球质量高,变化相对灵活。从比赛中马龙接发球比较积极主动,但失误不少,要控制对手正手进攻的几率,压住对手的反手位,还应加强控制对手短球,摆短到对手左半台短球位置,控制对手进攻,给自己争取上手进攻的机会,结合劈长到对手左半台长球,与对手形成进攻,进入自己优势技术。在近台短球中,马龙回接到对手中路近台球,主要运用摆短来回接,控制对手上手进攻,挑打技术使用率较低。比赛中接发球相对较难,原因是由于在比赛中接发球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因此,在接发球时,必须集中全部精力,判断发球方使用的技战术,并及时调整站位,并最大程度上牵制对手进攻,掌控比赛节奏,才能有机会赢得比赛。
2.1.3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第三板技术特征分析
第三板是乒乓球技战术中的最后一板球即“第三板球”,其指的是发球后的第三次击球,也就是指发球方的第二次击球。第三板球技战术的使用,也是比赛中获取得分的关键[4]。从比赛可以看出马龙在第三板进攻中,有巧有力,上手积极主动,多采用正手拉球技术,加大进攻的杀伤力。虽然马龙正手进攻的杀伤力大、质量高,但是在这次比赛中失误较多,原因可能是马龙膝盖手术后半年,处于恢复期。另外马龙在比赛中侧身进攻的质量高、旋转强、杀伤力大,给对手造成威胁,反手拧拉表现也比较突出。
2.2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一、三板战术分析
2.2.1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一、三板战术得分率分析
马龙决赛中发球中路结合第三板进攻的得分率相对较高,仅次于发球斜线结合控制处理接发球,整场比赛中这种球马龙仅使用一次,存在偶然性,因此马龙主要的得分手段是发球中路并结合第三板进攻得分。其次是发直线球结合第三板控制比赛节奏。马龙在第三板技术使用上多以正手抢攻技术为主,并灵活运用其他的技战术。通过视频对比分析,发现马龙本场比赛的侧身抢攻战术运用的不是很突出,没有突出自己的优势,最终输掉比赛。因此,马龙要有效把握第三板的主动权,为比赛中争取每一分球做好准备。
2.2.2 马龙2020年德国公开赛决赛一、三板战术使用率分析
马龙抢攻段的使用率是前三板的重要部分之一,其次是控制型打法。整場比赛马龙的直线球为主。其次是斜线球中路球较少。对于乒乓球运动员而言,能否在前三板占据比赛先机,取决于技术组合形式的多变性,包括控球速度、身体反应速度、接发球速度都需要不断提高,才能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应对三板技战术配合的超长发挥。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1)马龙发球多以直线近台区域的侧下旋短球为主,旋转强、落点变化灵活。
(2)马龙高质量的接发球多在控制中寻求机会上手,为给后面的进攻创造有利的机会。
(3)马龙在第三板技术使用上多以正手抢攻技术为主,并灵活运用其他的技战术,马龙本场比赛的侧身抢攻战术运用的不是很突出,没有突出自己的优势。
3.2 研究建议
(1)在发球阶时,马龙应该提高发球的落点质量,能够灵活调整,提高抢攻的质量,加强正手弧圈球的线路变化与稳定性,增强侧身位抢攻的主动性与质量。
(2)在接发球时,马龙应提高自己的接球质量,减少失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控制对手进攻,使自己由被动转换成主动,让自己的技战术更加全面。
(3)在处理第三板球时,应加强线路的变化把握机会进攻,尽可能给对手造成威胁。恢复期应加强体能和心理方面的训练,以最好的状态迎战东京奥运会。
参考文献
[1] 朱超.中国优秀乒乓球直拍运动员发球轮技战术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2] 王晓斐.中国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发球轮与接发球轮技战术特征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
[3] 董易.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男乒主要对手技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4] 陈家恒.优秀男子乒乓球单打选手前三板技战术运用特征与趋势分析[D].郑州大学,2017.
[5] 云美君.中国优秀运动员马龙技战术特征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9.
[6] 李亚娇.乒乓球运动员前三板技战术原则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9(1):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