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认同视域下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成因解析
2020-11-17张昉
张昉
摘 要:由于各参与成员的素质基础以及参与动机具有多样性,为了确保城市约跑族群体规模的不断拓展,促进城市约跑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引导下,对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成因进行全面解析,了解与掌握约跑族成员参与心理的实质,实施精准式的规范与引导,这对于提高约跑族成员的群体认同程度,推进城市约跑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群体认同 约跑族 参与动机 成因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9(b)-0187-08
Abstract: Due to the diversity of the quality foundation and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each participa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urban jogging community and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of urban jogging activ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the causes of the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of urban jogging community members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essence of their participation psychology is understood and mastered, and the precise type is implemented standardization and guidance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group identity of the members of the jogging race and promote the normalization of urban jogg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Group identity; Joggers;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Cause of formation
跑步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能力之一,同时,也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体育运动形式,无论年龄的高低,或者是性别的不同,均可以参与其中,因而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另外,由于跑步对场地、器材、服装及气候条件的要求较低,因而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体育健身项目。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跑步已发展成为广大民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城市,更是出现了以跑步运用为主的体育健身群体——城市约跑团,所有约跑团成员被称之为“约跑族”。该团体的出现,提高了城市跑步健身的组织化程度,在推动城市跑步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约跑族成员在身体素质及参与动机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所蕴含的潜在隐患会伴随着约跑活动的不断开展而逐渐显现出来,成为影响与制约城市约跑活动常态化更好开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因动机不同而导致群体分裂的危险性更为突出。由此可见,对城市约跑族成员的参与动机进行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引导与启示,具有必要性。而共性参与动机的产生需要较高程度的群体认同为保障,因此,为了全面了解与掌握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现状及群体认同的程度,对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成因进行解析,把握其成因的实质,用以促进具有群体认同效应的规范化参与动机的形成,对于实现城市约跑活動的常态化开展,提高广大成员的跑步健身效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群体认同涵义
“认同”一词是由心理学中所提出的,并常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同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而群体认同则是众多社会认同的形式之一。在群体成员中,群体认同影响着个体的自我认识程度。目前,群体认同分为2个研究视角:一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基于认同理论,是人与人之间在群体中交往、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认同;二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集中研究于种族、民族、宗教信仰和国家的认同。Turner认为群体认同是个体在群体中,与其他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个体的自我认同与群体的认同是否相符,决定着个体在群体中的参与度。群体认同是个体对于某一群体中所处身份的认可,个体的群体认同度越高,就意味着他对群体越认可,对群体的目标、行为发展就越努力。如古语中所讲“身在曹营心在汉”和“徐庶进曹营”,都是个体对群体的目标不认同,导致个体的参与度降低。同时,当个体离开群体后,个体的群体认同也随之消失。
“认同”被社会学分为2个部分: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包括群体认同,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群体是由若干个体组成并群在社会之中,个体又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为个体提供交流、交往的平台,个体通过自身的条件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进行互动产生群体认同,并增强自我的认同。
2 动机相关概念内容涵义
2.1 动机
动机是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内在的动力。也就是说要推动或满足个体的心理愿望或理想。动机是个体进行某种行为的过程,而不是这种过程的结果。动机是一种人们复杂的内心活动和身体行为。动机会受环境、心情等诸多因素影响。由于动机的复杂性,学术界至今未有具体的统一概念。彭聃龄认为动机是由目标引导、激活和维持个人活动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且需要目标,这个目标引导个人活动的方向,并提供动力。目前动机的分类比较明确: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1)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这是根据兴趣的特点进行分类。以直接兴趣为基础,指向活动过程本身的动机是直接动机;以间接兴趣为基础,指向活动的结果的动机是间接动机。
(2)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这是根据动机来源分类。来源于客观外部原因的动机是外部动机;来源于主观内部原因的动机是内部动机。
动机产生的条件有内在和外在的。内在条件是人体内部心理的需要,而外在条件是使人产生行动的诱因。
2.2 运动动机
体育运动心理领域中,“运动动机”作为一个古老而又不断创新的主题,日益受到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关注。我国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在此之前中国在运动心理学中并没有重视运动动机问题。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运动动机问题备受关注,在张力为教授出版的《体育运动心理学》中,体育运动动机就出现该书中,并对动机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动机的分类、基本涵义,还包括动机的“认知评价论”“社会认知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这三个重大理论的详细观点。
2.3 参与动机理论
关于参与动机的理论研究很多,本文主要研究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分析,结合当前对参与动机理论的研究,总结为以下3个。
(1)肯雍动机理论模型。
肯雍曾通过相关研究,总结出就是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理论模型,通过对参与动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6种原因:增强社会经验;强身健体;寻找刺激、消遣时间;提高审美;发泄情绪;磨练意志。
(2)尼克尔斯能力直觉理论。
尼克尔斯认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有2个方面的因素,自我和任务定向。自我定向是认为个体参加运动是为了与他人进行比较,与他人竞争;任务定向则是于自己进行比较,确认自己是否比以前有所进步。
(3)目标定向理论。
目标定向理论是个体在进行参与体育活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下来的目标,并且希望通过体育活动而实现。目标定向理论认为该软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自己认定的目标,制定这种目标的个体比较看重自我能力在体育活动种是否有所提升,看重过程的自我成长;另一种是任务认定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制定个体则注重结果。
3 跑步兴起的社会背景
3.1 物质经济发展
GDP常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已经达到了中等发展水平,国民的生活经济水平具有一定的实力,当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国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结构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开始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在消费结构上,人们开始享受生活,对于商品的消费降低,而对于服务消费却越来越多。通过国际的经验发现,跑步运动的兴起是由“经济的基础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两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我国2011年的人均GDP已经5540美元,而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接近中等发达水平,国民的体育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逐渐向参与体育方面转变,其中,参与跑步群体的人数增长迅速。近些年,我国人均GDP逐年增长,国家所举办的与跑步相关的赛事同样也是逐年增多,2019年,我国马拉松赛事举办高达1828场,跑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场“群体的狂欢”。
由跑步所兴起的运动装备、体育赛事都需要经济所支持。通过调查,上海目前跑步群体的平均年龄为30岁,并且有较高的学历和收入,对于运动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跑步鞋和服装上面,其中人均跑步鞋6双,且跑步鞋的价格达到500元以上的超过50%,购买服装价格达到1000元的人数接近50%。跑步运动的热度高涨,同时也伴随着关于跑步的消费的增加。鲍德里亚提出现代社会的逻辑是消费,在这样的社会中,商品所被人们赋予的价值更加被人们自己所看重,这种被赋予的价值可以指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等,因此,商品就有了它自己的象征。总体上讲,消费的提升主要是由经济、物质的发展所提供的,当人们的物质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后,人们开始追求和满足精神与文化的需求。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市场经济带来了变化,为人们所提供的商品多种多样,当人们的经济和物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人们通常会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地位,表现出与他人所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跑步已经成为人们物质经济发展后的参与项目。
3.2 信息技术的发展
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信息时代的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着信息和媒介。如跑步运动,可以通过互联网就能够了解关于以跑步为主题的相关信息,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移动智能设备广泛应用,运动手表、手环等,以及手机上各类关于体育健身的APP。运动类APP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所能提供的功能也逐渐全面,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常锻炼的需求,提供运动计划,还能为用户提供交流平台,满足社交的需求。
科技的发展为跑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或者随身携带手机就能较为准确地知道自己所跑的距离、步数、心率等方面的信息。人们通过具体的数字能够增强他们进行跑步的积极性,并且可以运用运动类APP定位功能对跑步者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地区进行保存记录,同时也可以用自己双脚作为“绘画”工具,通过跑步的路线“画”出有趣的内容,并在APP上所呈现出来。正如麦克卢汉所提到的“媒介及人的延伸”。
3.3 闲暇时间充足
什么是“闲暇”,不同的学科对于它的定义存在的差异。从宏观上看,它是國家社会的生活。从微观上看,它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在《辞海》中对它的解释为空闲无事的时候,而再从时间层次上看,闲暇可以认为是除了工作和生理需要之外的时间,它是能够由人们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从总体上看,闲暇包括3个条件:时间、活动、心情。人们有了闲暇的时间才能够进行活动,通过进行活动而形成良好的心情。我国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不超过8h,且每周至少休息1d,人们的闲暇时间也有所保障。因此,跑步运动的流行和普及不仅满足了人们消遣自己的闲暇时间,同时还能够进行闲暇活动,提高闲暇心情。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其他的活动来消遣自己的闲暇时间,有些人会根据自身的习惯性进行选择,有些人会以健康的需求所选择,无论人们选择哪一种方法都会花费掉自己的闲暇时间,所以,人们只有在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时,才能够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的文化生活。
3.4 商业发展的推动
跑步作为历史长久的运动,即使像是足球和篮球这样的运动已经流行世界,但是在奥运赛场上,以跑步为代表的田径仍是奖牌量最大的运动,但是田径仍然处在奥运会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变,城市马拉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跑步,马拉松赛事由政府提供跑步道路,并且由商业进行赞助和包装。当人们想要释放压力,并且想要通过体育运动这条路径,但是又因为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跑步就成为了人们宣泄情绪、体验运动快乐的首选项目。而正是因为商业化,使跑步成为让人们共同参与进来的平台,让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和互动。目前我国跑步团体已经超过12万个,其中商业和互联网跑步团体影响最为强大,跑步团体在商业化的资助下提供专业的指导以及必要的费用,并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以推广健康、快乐等主体吸引群众参与进来。如今,跑步团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跑步运动也比以往更加专业,不论对于赞助商还是供应商都有巨大的品牌商机,商业化的跑步团体也在不断壮大。
3.5 跑步的多重动机
《美国科学健身法》认为,人们进行运动项目的好与坏的判断标准应通过耗氧量的大小来区分,所以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应选择跑步、游泳和球类运动等,并且跑步比其他项目见效要快,是最有效的锻炼身体方法。如今医学发展迅速,在医学研究中表明,跑步能够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促进心血管流通,提高身体素质和塑造骨骼等多重的功能。
其次,由于跑步运动的独特性,它相比较于其他项目入门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场地以及復杂的技术动作,并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不同的人群都积极地参与到跑步这项运动中来。马拉松作为长跑运动,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跑步项目,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为跑步者提供了良好的参与和交流的平台,让参与者之间形成了和睦的状态。
4 约跑族的含义及特点
4.1 约跑族
“约跑”这一名词来源于网络,是一方通过某种方式对另一方发出跑步的邀请,相约在某一地点并按照某条路线一起跑步。而“约跑族”则是邀请后,共同进行跑步的群体。
4.2 约跑族的特点
(1)年龄特点。
从约跑族的成员年龄上看,各个年龄段都有分布。其中,对跑步这项运动喜爱的中年人群占比较大,并且年龄分布逐渐向年轻群体所发展。如今,随着物质精神文化的快速发展,跑步这项运动并不只局限于中年人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他们穿着时尚,装备齐全,充满着活力,与以往的“银发”跑者的形象截然相反。
(2)活动形式。
从组织形式上看,约跑族内的成员不仅是身边的朋友、亲属,同时,还有一些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所结交到具有共同爱好的陌生人。他们会通过一些社交网站所集合在一起,甚至有些城市还成立了业余的俱乐部,大家在共同的闲暇时间一起跑步,并且会在周末时间进行其他运动项目。
(3)路线特点。
从约跑族的跑步路线上看,他们所跑步的路线每天都基本相同,大部分都是在傍晚时分相约在公园、广场等地,在相约的时间之前到达并一起做跑步前的准备活动,之后按照以往的跑步路线进行跑步。由于每个人的时间、体质等因素,成员可以选择返回时间,这样一来照顾到所有成员的情况。
4.3 约跑族的益处
(1)跑步增强体质。
人们进行适当的运动对于身体的机能有强化的作用,跑步是一项具有节奏感的运动,能够促进跑者的心肺功能、改善体质、提高耐力、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等。同时,通过跑步还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目前社会发展速度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并且我国是亚健康人口最多的国家,身体的健康已经是目前人们的最大隐患,而跑步除了增强体质等功能外,还能缓解人们的压力,通过在室外跑步,呼吸新鲜空气等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在跑步后,人们会感觉身体身体放松,使人们更加有活力。
(2)增强社交能力,积累人脉资源。
如今社会时代发展迅速,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缺乏沟通。而约跑族则是通过网络将具有共同爱好却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联系到一起,除了一起跑步增强体质外,约跑族还将各成员相互联系到一起,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之间提供了交流和互动的平台,从中增强社交能力,积累资源。约跑族是一个团体,每位成员在团体中都承担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培养各自的兴趣爱好,增强各自之间的情感交流。
(3)宣泄负面情绪。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信息时代下,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来获取各式各样的新闻、消息等,然而在这鱼龙混杂的网络中,也参杂着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念。对于处在青少年阶段的人来说,他们的三观还未成型,很容易受到来自网络内容的“攻击”,如毒鸡汤、拜金主义等。而在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迷茫的心理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宣泄,跑步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跑者在与同伴跑步时身心放松,放空自我,宣泄掉自己的负面情绪。
5 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现状分析
参与动机是指引发或促进社会个体从事某一行为的内在力量与心理状态,是维系与支撑社会个体参与行为持续性坚持的内在动力。正确的参与动机是获取理想参与效果的必要条件,反之,消极的参与动机会对参与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切实了解与掌握有关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的现状,本研究选取了“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的466名成员做为调查对象,对其参与城市约跑活动的动机进行调查统计。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得知,在被调查的466名“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中,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为参与动机的人数为184人,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39.48%;以“缓解压力,改善精神状态”为参与动机的人数为10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1.67%;以“经济实惠,没有经济压力”为参与动机的人数为67人,所占比例为14.38%;以“凑个热闹,增加一点乐趣”为参与动机的人数达到43人,所占比例为9.23%;以“增进交流,拓展交际范围”为参与动机的人数为39人,所占比例为8.37%;因“无事可做,参与体验一下”的心理状态而参与城市约跑活动的人数为32人,所占比例为6.87%。从动机属性来划分,可划分为积极性与消极性2种,通过整理与归纳得知,“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动机主要包括: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缓解压力,改善精神状态;增进交流,拓展交际范围3种形式。消极性参与动机主要包括:凑个热闹,增加一点乐趣;无事可做,参与体验一下。另外,还存有一种处于积极性与消极性之间的参与动机,该动机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影响而引发的,经济压力过大会对城市约跑族成员的参与产生阻碍性影响,因而会诱发消极性参与动机的形成;而对于没有经济压力的成员而言,则表明这些成员具有较为理性的消费心理,因而具备了较为积极的参与动机。而一旦该群体成员的经济压力得到缓解,则势必会激发其积极性参与动机的自主生成。
由此可见,“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的参与动机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特征的存在,一方面反映出城市约跑族成员在素质基础、参与取向、参与目标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显著;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动机的不同,使得各成员的参与取向以及参与目标也各不相同,一旦在城市约跑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未能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势必会造成城市約跑族成员的群体认同存有分裂的潜在威胁。这对于促进城市约跑团建设,确保城市约跑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从提高群体认同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约跑族成员的参与动机进行整体性的规范与调整,用以消除消极性动机,确保其积极性参与动机的有机生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 群体认同视域下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成因的解析
所谓群体认同是指2个以上社会个体通过体认与模仿他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形成具有共性特征的群体品格的心理历程,其实质是群体成员通过体验、模仿与感悟进而达成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共性认识与普遍认可。群体认同产生的基本条件在于大众的共识程度,共识程度越高表明群体认同水平越高,反之,在未能获取理想的大众认同时,是无法产生群体认同的。由此可见,采用有效的手段来促成大众认同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另一层面来讲,群体认同是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认识,是基于绝大多数成员经历参与、体验与感知的基础上,而凝聚生化而成的。因此,群体认同是事物发展、行为效果获取以及个体自主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驱动力,是形成内在合力的必要条件。群体认同是确立共性参与动机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群体得以长期维系与不断拓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以群体认同为依据对城市约跑族成员参与动机多样化的成因进行解析,对于提高城市约跑族成员的群体认同程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
6.1 健康第一思想的引导,是城市约跑族成员积极性参与动机形成的重要导向
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普及以及“健康中国2030”战略规划的实施,通过体育健身来提升健康水平已得到广大民众的充分认同。因此,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体育健身参与动机在广大国民当中普遍存在。通过调查发现,有超过60.0%的“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的参与动机与身心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由此说明了大多数的城市约跑族成员对于跑步与健康之间的必然联系有着较高的理解与认知,因而“以跑步促进健康”是这一部分约跑族成员的共性群体认同,并且群体认同的程度较高,成为其参与城市约跑活动的重要动力。这些成员之所以将提高健康水平作为参与动机的核心,与其身体健康状况及对跑步健身功能的认知程度有着一定的关联。鉴于此,本研究对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健康情况以及对跑步功能认知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了解与掌握该群体成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对跑步功效的认知程度,进而为解析其积极性参与动机的成因,提供保障。
(1)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参与动机的调查统计发现,共有285名跑团成员具有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参与动机。该群体成员中,身体非常健康的人数比例为12.63%,身体健康的人数比例为25.61%,健康情况一般的人数比例为31.21%,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数比例为22.81%,健康状况非常差的人数比例为7.91%。从总体上讲,上述285名被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超过30%的约跑族成员的健康状况较差,还有31.21%的成员处在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通过参与城市约跑活动来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是上述285名被调查对象群体认同的具体体现。另外,在109名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跑团成员中,通过参与跑步活动来维系与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是这一群体共性认同的集中显现。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改善与提高自身健康状况,实现身心健康的均衡发展,是该群体确立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参与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约跑族成员积极性参与动机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2)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对跑步功能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众所周知,跑步具有重要的健身功效,无论是于参与者的体质健康、呼吸系统、心脏机能,还是对于参与者的意志品质、情绪及心理健康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跑步对于身体素质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体能方面,经常性参与跑步活动,会对人体体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储能”功能。因而跑步是一项最具基础性的体育运动形式,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技能的培养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由此可以说明,跑步是一项最为简易、最具实效性且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体育健身项目。因此,通过参与跑步活动来提升健康水平,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的跑步爱好者大有人在。群体认同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于对事物或行为充分的理解与高度认知,因而,确立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参与动机的首要环节在于对跑步功能的有效理解与高度认同。鉴于此,通过对285名具有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参与动机的城市约跑族成员对跑步功能了解与认知情况的调查统计发现,被调查的285名“沈阳市贴地飞行北陵跑团”成员对跑步功能的认知水平较高,有接近70%的成员对跑步重要的健身功能具有较高的理解与认知,其群体认同程度处在较高的水平。剩余成员对于跑步重要作用的认知水平正处于逐步形成并不断提升的阶段。由此可见,正是由于这一群体成员对跑步健身功能的全面理解与高度认同,使之对参与城市约跑活动具有较高的期望与需求,因而在参与动机上彰显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内涵。
综上所述,伴随着“健康中国2030”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内涵已得到普遍的关注与认同。因此,确立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城市约跑活动参与动机,彰显出适应性与实效性,是当下及未来城市约跑活动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鉴于此,提高广大城市约跑族成员对健康第一思想的群体认同程度,强化其对跑步健身功能的深入理解,就成为其确立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核心的参与动机的必要条件。这种具有正向性的城市约跑活动参与动机,是维系与推进城市约跑团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