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2020-11-17付书璠孙宇洁赵永璐郭锦晨
付书璠 孙宇洁 赵永璐 郭锦晨
【摘 要】 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临床和理论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受到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广泛关注。就本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分型治疗、专法专方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和总结等方面进行综述,指明中药复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药复方;研究进展;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造成全身多系统严重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在疾病初期仅累及1~2个系统,但随着病情发展,演变为多脏器、多系统受到损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狼疮危象”,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西医采用免疫抑制剂、激素、抗疟药物等对症治疗,虽有较佳的近期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使治疗有一定的限制性[2]。中药复方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巩固临床疗效的目的[3]。笔者就近5年应用中药复方治疗SLE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古代文献尚无对SLE确切的记载和与之对应的病名[4],常将之归为“蝴蝶丹”“茱萸丹”“面游风”“马缨丹”等范畴[5]。由于SLE症状较多,病情复杂多变[6],常涉及多个脏腑和组织器官,历代医家关于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尚未完善[7]。《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风雨寒热……因虚邪之风……乃客其形。”指出SLE发病的本质是本虚[8]。《医宗金鉴》曰:“阴阳毒无常也。”因阴阳失衡,气滞血瘀[9],邪毒内阻,导致本病病情反复多变,故邪毒壅盛而正气亏虚贯穿疾病始终[10]。《金匮要略》指出:“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与SLE临床皮肤冻疮样皮损、面部赤斑及黏膜的盘状红斑等症状相似[11]。《诸病源候论》指出:“毒气不散……斑烂隐疹如绵文。”由于外邪袭表,疫毒留滞[12],内外合邪,壅滞于血分,发于肌表,引发斑毒[13]。
随着SLE的发展和演变,当代医家对于SLE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14]。胡志鹏等[15]认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耗,致五脏六腑亏损;又因自身娇弱,抵御外邪能力较差,后天脾胃运化能力亦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体内正气亏耗无力迫邪外出,反致热毒蕴结体内,引发周身组织多处受损,形成SLE[16]。陈薇薇等[17]认为,本病以脾肾气阴亏虚为本,外界邪毒入侵、日光曝晒等是诱因,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是致病之本,由于邪毒郁内化热,致气阴亏虚、瘀热互结,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马诺莎等[18]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为本,毒、瘀、痰、风为标。素体体虚,过劳耗伤心血,情志不舒,内郁化火,热灼肝肾阴血,致肝肾阴虚,邪毒内蕴,瘀血停着,闭阻清窍。李正富等[19]认为,SLE发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肝失疏泄以及肾精亏损所致,本病发病的外在条件是热毒之邪,热极易伤阴,肾阴亏耗,瘀血内阻,故患者临床常伴随烦躁、皮疹、红斑、发热等热象,亦有脱发、腰酸耳鸣、月经不调等肾阴虚之候,且伴随脉涩、闭经、斑疹色暗等血瘀之象。
2 中药复方分期治疗SLE
辨证论治展示了中医学治病的特点,SLE患者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感受外邪侵袭,毒邪内伏营血,耗气伤阴,瘀热互结,瘀阻脉络,阴阳失衡,病情复杂多变。扶正与祛邪为治疗本病的两大原则,因急性期热毒炽盛、肝肾阴虚、瘀热互结,治疗以祛邪为主,常应用清热凉血、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缓解期,因久病不愈,以气滞血瘀、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常见,治宜疏肝解郁、温肾利水、益气滋阴以扶助正气。本文通过研究现代医家运用专法专方、中西医联合等辨证治疗,结合现代医家的临床治疗特色,探析并归纳出分型、治则及治法。
2.1 急性期
2.1.1 热毒炽盛型 热入营血,气营两燔,化生风毒,损伤脉络,邪热难解。治宜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方永光等[20]采用清温解毒方(柴胡、黄芩、玄参、板蓝根、金银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姜半夏、生地黄、白芍)为基本方治疗热毒炽热型重症SLE患者3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8.89%,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且能降低重症SLE患者的感染率。马姝等[21]采用红斑清汤(忍冬藤、生地黄、黄芩、知母、石膏、白花蛇舌草、苦参、熟地黄、甘草)辅助治疗SLE患者42例,结果表明加用此方的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针對热毒炽盛型SLE患者的疗效较佳,可有效减轻SLE患者出现红斑、发热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能减少复发率和西药的不良反应。王福祖等[22]将426例热毒炽盛型SL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3例,治疗组给予醋酸泼尼松联合犀角地黄汤治疗,对照组仅用醋酸泼尼松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1.2 肝肾阴虚型 热毒内蕴,郁结营血,暗耗阴血,灼伤阴液,致脏腑受损,真阴亏虚,阴虚内热。治宜养阴清热,滋补肝肾。白琳等[23]以青蒿鳖甲汤为基本方(鳖甲、青蒿、女贞子、知母、地骨皮、银柴胡、牡丹皮、白薇、玄参、墨旱莲、忍冬藤、白花蛇舌草、生地黄)随症加减治疗SLE,结果表明,对阴虚内热型患者疗效较佳,且能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提高补体C3、C4水平。刘莹等[24]将68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青蒿汤(半边莲、青蒿、白英、半枝莲、当归、生地黄、茯苓、赤芍、丹参、菊花、薏苡仁),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好转、减轻更明显。戴清漪等[25]将64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组基础治疗方案为醋酸泼尼松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滋肾青芪颗粒,对照组加服滋肾青芪颗粒安慰剂。结果显示,滋肾青芪颗粒可明显改善肝肾阴虚型SLE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激素的不良反应。
2.1.3 瘀热痹阻型 素体蕴热,复感邪气,郁久化热,损伤脉络,血液外溢,出现瘀斑;或湿热痹阻关节,关节屈伸不利、红肿热痛。治宜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代荣琴等[26]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红花、当归、赤芍、桃仁、丹参、生地黄、知母、柴胡、牛膝)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瘀热痹阻型SLE患者85例,总有效率为90.6%。任丽蓉[27]运用自拟方(青蒿、鸡血藤、白薇、生地黄、鳖甲、紫草、白薇、金银花、秦艽、白芍、凌霄花、漏芦、知母、柴胡、牡丹皮)配合醋酸泼尼松龙与葡萄糖静脉给药治疗瘀热痹阻型SLE患者31例,总有效率为90.32%。
2.2 缓解期
2.2.1 气滞血瘀型 病情反复变化,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气为血之帅,气郁血行不畅,瘀热互结。治宜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王夜等[28]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白芍、当归、枳壳、柴胡、红花、桃仁、生地黄、川芎、薄荷、甘草、牛膝)治疗气滞血瘀型SLE患者56例,结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王雷芳[29]将23例对照组SLE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糖皮质激素治疗,2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辨证治疗,气滞血瘀型运用秦艽丸加减(丹参、柴胡、秦艽、赤芍、延胡索、白花蛇舌草、紫草、郁金、当归、连翘、枳壳、香附、乌梢蛇、玫瑰花),结果秦艽丸对气滞血瘀型SLE有显著疗效。
2.2.2 脾肾阳虚型 久病不愈,阴亏日久,疾病后期易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终致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出现水肿症状。治宜调和阴阳,温肾健脾,化气行水。王福祖等[30]将218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9例。治疗组以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党参、生姜、甘草、大枣、法半夏)为基础方,脾肾阳虚证患者加入制附子10 g,加用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照组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奎片、甲氨蝶呤片治疗,结果表明,小柴胡汤加味能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SLE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李松伟等[31]将80例脾肾阳虚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芡实合剂(芡实、党参、黄芪、茯苓、白术、黄精、山药、金樱子、百合、益母草、菟丝子、地龙)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7.5%。
2.2.3 气阴两虚型 病情久延,内伏蕴热,热盛成毒,内迫营血,耗伤营阴,终致气阴两伤,内损脏腑。治宜益气养阴,滋阴清热。朱英[32]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汤(太子参、黄芪、女贞子、山药、丹参、菟丝子、茯苓、熟地黄、桃仁、知母、车前子、牛膝、甘草、川芎)治疗气阴两虚型患者53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0.57%。杨金风[33]将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丹参、黄芪、麦冬、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等养阴益气、解毒化瘀之品治疗气阴两虚型SLE患者44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18%。
3 总 结
综上所述,SLE病情复杂多变,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34]。中医学对SLE的研究历史悠久,中医药治疗能提高疗效,缓解西药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中药复方治疗本病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中西药联合治疗较单用中药或西药的疗效更加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故积极寻求安全、方便、有效的治疗途径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天阳,黄传兵.探讨“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2):2501-2503.
[2] 何美莹,陈新林,李先涛.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热毒炽盛证中医临床症方药规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11):2699-2703,2821.
[3] 李满意,娄玉钤.运用经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体会与实践[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2):59-61.
[4] 陈汉玉.养阴清热解毒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内热证患者Th1/Th2细胞失衡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9):1279-1282,1301.
[5] 赵志娜,李桓,李松伟.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间质病变的中医病机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11):57-59.
[6] 何美莹,陈新林,李先涛.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阴虚证中医临床核心症状及方药规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6):152-160.
[7] 陈薇薇,苏励,苏晓,等.当代医家中医药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4):922-924.
[8] 刘滨,刘维,张磊,等.滋阴潜陽法治疗风湿病的具体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446-3447.
[9] 张文娟,谌曦.浅述中医药辨治狼疮性肾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4):66-69.
[10] 王义,董玉山,王志文,等.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8):148-151.
[11] 杨曈,王欣,林丽.基于数据分析的孟如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规律[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2):86-90.
[12] 刘佳,李中宇.李中宇教授运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4):124-127.
[13] 佟颖,刁志惠,孙乐,等.益肾壮骨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继发的激素性骨质疏松症48例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24(9):1214-1218.
[14] 赵志勇,马玉琛.《素问》重阳和痹病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4):49-51.
[15] 胡志鹏,杨茂艺,呼永河.呼永河分期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33-34.
[16] 朱月玲,吴芳.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及变化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973-2975.
[17] 陈薇薇,苏励.苏励从脾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6):24-27.
[18] 马诺莎,汪悦.金实教授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中枢神经损害的临床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1):104-105.
[19] 李正富,吴德鸿,王新昌,等.范永升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经验总结[J].中華中医药杂志,2018,33(9):3938-3941.
[20] 方永光,向阳,徐展,等.清温解毒方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J].中医学报,2019,34(6):1288-1291,1338.
[21] 马姝,金云玉,史莹,等.红斑清汤辅助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IL-2R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9,37(8):141-143.
[22] 王福祖,李琴,宋维海.犀角地黄汤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治疗热毒炽盛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1):156-159.
[23] 白琳,赵君.青蒿鳖甲汤对阴虚内热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C4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9):53-56.
[24] 刘莹,陈龙.青蒿汤方联合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5):26-28.
[25] 戴清漪,顾军花.滋肾青芪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轻中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8):65-67,71.
[26] 代荣琴,潘磊,平利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11):972-974.
[27] 任丽蓉.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8):111-112.
[28] 王夜,许辉.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6例[J].河南中医,2016,36(9):1603-1605.
[29] 王雷芳.中西医结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2):128-129.
[30] 王福祖,李琴,宋维海.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2):149-152.
[31] 李松伟,冯福海,郭洪涛,等.芡实合剂治疗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7):150-153
[32] 朱英.益气补肾汤配合常规治疗对气阴两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3):125-128.
[33] 杨金风.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2):246-248.
[34] 严小倩,韩梅,刘琴,等.狼疮性肾炎复发风险的中西医结合预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3):299-304.
收稿日期:2020-01-14;修回日期: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