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全方位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2020-11-17尹碧波
尹碧波
摘 要:现有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虽然很多,但是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存在適应性问题。鉴于地方高校与传统强校研究生教育的差异,为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从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长期与短期的并重、导师质量与研究生质量的协同、官方评估与第三方评估的融合等方面入手,研究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32-0029-04
Abstract: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evaluation systems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there are adaptability problems for local universities. And local universities and traditional strong universities have many differences in many aspect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elements of the process and result, the equal emphasis of long-term and short-term, the coordination of tutor quality and postgraduate quality, the integration of official evaluation and third-party evaluation.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st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这标志着国家对“985”“211”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反思和行动的开始。“双一流建设”全面推进,意味着不是“985”和“211”的地方高校,只要学科专业发展有特色与优势,也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资源,这无疑是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化和均等化的良方,问题的关键在于地方高校能否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争取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对于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新技术的挑战,培养适应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亦是关系地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事业存亡的关键。而地方高校本身又存在招生生源主要依赖调剂、生源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缺乏科研素养以及导师队伍相对缺乏与社会新技术、新需要对接能力等问题。在上述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对接新的形势,构建新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显然应该成为这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挥棒。
一、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地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规模也日益扩大,相较于传统强校,地方高校的培养质量问题受到的质疑更多,而原有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主要是依靠原先“985”“211”高校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建立起来的,直接适用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适应性问题。因此,地方高校出于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度重视,都构建了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以判断研究生培养质量。即便如此,现有的评估体系也普遍存在一些不足,归纳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轻过程监控,重培养结果
现有的评估体系,无论是官方的还是第三方的均有一个特点,就是重量化结果指标,轻过程定性指标。很多地方高校,当然也包括一些传统强校,都将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等通过率、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及级别、主持科研创新项目数量等可量化的结果指标作为称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而对于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月均沟通次数、论文修改次数等过程指标则缺乏考虑。而高校为了结果质量指标,通常可以某些手段予以改进。如为提高论文盲审通过率,培养单位可能选择熟悉的兄弟高校院部送审论文,相互之间达成“通过默契”。还有一些高校通过导师挂名研究生发表论文提高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和层次。
(二)轻思政品德质量,重专业学术质量
纵观现有的评估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结果质量指标中,更多的是专业学术性相关指标,对于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学位论文质量等较易量化,而对于研究生在思想政治及品德道德方面的评估评价就鲜在涉及。近年来,在研究生领域,就有高校培养的个别优秀研究生,在特殊时期反而发表一些负面言论。因此,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中,设置思政品德质量的评估是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三)轻发展质量,重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最终是为了研究生的发展,因此,培养质量的根本要落脚到发展质量上。而目前,很多高校重点评估的是研究生在校期间及毕业之时的质量,为此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评估体系。研究这些评估体系,会发现对于研究生毕业后5年、10年甚或更长时间的质量跟踪的指标严重不足。这其中当然存在技术层面的困难,但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大数据时代,这些技术问题或困难,显然将不复存在。因此,应该在现有评估体系之上加上毕业后发展质量指导,建立“培养-发展-反馈-改进-更高质量培养-发展”的良性循环培养模式,从而更长期地考察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培养模式。
(四)轻导师质量,重学生质量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生源质量和导师質量是不可或缺的两面,而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大都只注重研究生质量,忽视对应的导师质量。其实,一方面,导师的学术活跃度直接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相关,另一方面,导师紧跟专业社会实践现状的对接度与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直接相关。这两个方面对于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在传统强校,同事竞争的压力,来自社会的期望,都会使得研究生导师保持学术活跃度以及跟专业社会实践的对接度。但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导师这两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而地方高校专业硕士的权重往往更高,因此,更需要与专业社会实践的对接,否则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必然会陷入理论分析不精通,专业实践能力又欠缺的尴尬境地。
(五)轻第三方评价,重官方评价
目前,鉴于官方评价往往跟教育资源的分配对接比较紧密,且官方评价大都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全面客观方面无疑占有优势。但是,第三方外部评价也不宜一概否定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第三方评估无论是从指标体系,还是从数据获取等方面均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评估系统。如上海软科、青塔、艾瑞深等第三方评估平台,提供的学科及培养质量综合评价就都非常有特色。对于官方评估体系,由于适用学校范围广、数量多,因此,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置来讲,往往注重于面面俱到,这对于开展研究生教育不久的地方高校而言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只注重官方评估可能导致地方高校找不到自身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与优势,综合参考第三方评估就显得成为重要了。
二、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尤其是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面临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思路当然是建立更全面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此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理念应是:
(一)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预警机制,构建过程监控指标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结果评估固然重要,但好的结果的产生,必定是来自于好的过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讲,培养质量结果评估实质上是事后诸葛亮,对于某一个研究生个体而言,培养质量结果对他本人来讲没有意义。从教书育人的目标来讲,应该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预警机制,以加强培养质量过程监控,同时,评估指标设置既应考虑结果,又应考虑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中既要有结果定量指标又要有过程定性指标。当然,可以是定量的结果指标为主,定性的过程指标为辅的基本理念。
(二)建立思政品德考核记录制度,构建思政品德质量指标
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否则研究生人才培养将失去意义。因此,必须构建研究生思政品德日常考核记录制度,以参加思政学习频次、党团员研究生比例、优秀研究生党员比例等构建思政品德质量指标体系。
(三)建立长短期研究生培养信息反馈机制,构建长期发展质量指标
研究生人才培养要始终对接市场需要,培养质量才具有真正的含义,这一点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尤为重要,可以说是事关研究生教育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在大数据时代,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逐步成熟,完全可以构建长期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机制,长期定位本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即研究生发展质量。因此,要在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期发展质量指标以纳入评估体系。
(四)建立师生评估同步机制,构建导师质量指标体系
高水平的导师质量,造就高水平的培养质量,所以,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从根源上应该涉及导师质量评估。而评估指标体系是培养质量的导向标,指标体系的完备能够引导地方高校全面提高学位点建设水平,突出建设特色。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设置导师质量评估指标,无疑将有利于地方高校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学术科研水平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进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建立综合评估机制,构建官方和第三方评估交叉融合的指标体系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与传统强校不同的特色与优势,由于现有的官方评估指标体系大都存在主要依托传统强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经验及培养条件构建,如果专一依赖官方评估体系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必然存在适应性问题。而且研究生培养质量本身就存在系统性和多层次性,适用于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必须要能够全面反映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层次的,这样既有利于地方高校以及地方高校的管理部门更全方位地了解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也有利于管理部门在不同层次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和调控。
三、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
通常的指标体系一般分成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若干。一般的一级指标包括:招生情况、导师构成、科学研究、评奖评优、学位论文与社会评价等。但就地方高校而言,既要有这些一般性普遍适用性的一级指标,更要有考虑地方高校的特色与优势的全方位评估指标。
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应是一个全方位反映研究生培养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既要体现评估的总体目标和主要特征,也要适应不同类型高校的特色与优势;既要有事后结果质量,又要有事前资源条件质量、事中过程监控质量;既要有短期质量,又要有长期质量;既要有研究生质量,又要有导师质量;既要有官方质量,又要有第三方质量;既要有传统强校适用的指标体系,又要考虑融入适应新形势新发展需要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既要有总量指标,又要有结构指标。
研究生培养质量由诸多要素组成,要充分考虑其完备性、结构性、客观性、导向性,设置各个一级指标及其二级和三级指标。总的来说,一个全方位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要考虑如下方面:
第一,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过程因素应从研究生入校开始到毕业后就业的整个过程,包括课程教学绩点、学术与专业实践学分获得情况、学术交流参与度、师生沟通频次、学位论文修改次数等。结果因素则主要考虑培养结果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学术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影响因子、科研创新项目数、成果获奖及评奖评优数、毕业论文盲审通过率及答辩一次通过率、就业率及就业专业吻合度等。
第二,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长期因素主要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新兴分析工具,建立长期发展质量反馈机制和发展质量观测点,包括更换工作次数、所在企业规模、年薪增长率、职级职称变化等。短期因素主要考虑毕业证和学位证获得率、就业率等。
第三,导师因素和研究生因素。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质量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师的学术活跃度、专业实践对接度、导师学术论文发表数、导师主持科研项目及经费数等。研究生因素方面则主要考虑生源质量、文献下载数、图书借阅数、课程出勤率、学术讨论与交流参与率、专业社会实践参与度等。
第四,资源条件因素与总量结构因素。优秀的资源条件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专业期刊与图书数量,中外数据库数量、教学与实验实践条件投入、研究生教育相关规章制度完备率、研究生奖助率、学术道德与学术不端正反面案例数等。总量方面主要考虑学科方向特色与优势、导师及研究生规模、博士导师数、教授及副教授导师数、学校研究生教育投入经费总额等,结构因素方面则主要考虑生源结构、导师职称及学历结构、研究生经费投入结构等。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构建指标体系的时候我们既要有以绝对数字衡量的规模性质的质量指标(如导师与研究生总数、导师科研成果数和等级),也要有以比例数等呈现的结构指标(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导师及研究生人均发表论文数、导师人均科研经费数)。具体指标體系初步设置如表1。
四、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的实践展望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以传统强校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基础的,因此对于地方高校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存在适应性问题。为此,本文在研究当下研究生教育各项评估指标以及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设置了一个考虑地方高校特色与优势的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可为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提供参考。
目前,鉴于我校从事研究生教育的时间不长,相关评估实践还存在无法践行的情况,所以并没有对这套评估指标体系实践检验。但是,我们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如制定《导师招生资格认定办法》考核导师的科研成果及项目经费数,以激励导师提高学术活跃度。当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地方高校各自具有不同的学科特点,本文提出的全方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也可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完全及不适应之处,需要不断完善和修改,才能更好为提升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服务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柴媛媛,翟小蒙,巩丽萍.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研究[J].大学教育,2018(8):172-175.
[2]陈静,张其敏.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的第三方参与问题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3):6-10.
[3]梁传杰,邓宸.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问责:理念、标准与主体[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1):6-10.
[4]王健,曲鲁平.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76-79,91.
[5]王玉兵,刘珍珍,周文学.基于AHP法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6):1-4.
[6]陈健.基于第三方评价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8(13):44-47.
[7]钟勇为,梁琼.研究生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构建的误区与出路[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2):42-47.
[8]赵泰清,宋贵宝.浅析中美军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J].高教学刊,2015(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