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方法探究

2020-11-17许建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初中语文

许建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越来越被各大高校的语文教师所推崇。所谓的整本书阅读其实是和以往的篇章阅读相对而言的。新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要求中学生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本文通过对中学生阅读习惯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中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于中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指导方法

整本书阅读提倡中学生读书要全面、系统、完整,改变以前的浅阅读、篇章阅读的习惯。中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在良好的阅读方法的引导下,中学生既可以高效完成阅读,又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师在中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要起到引领作用,通过积极探索找出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方法。

一、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

1.阅读表面化

应试教育模式下,许多中学生在面对阅读作业时积极性并不高。阅读的表面化现象在中学生中较为普遍。

首先,阅读的表面化体现在学生阅读书籍内容时理解不深入,这样的阅读习惯在面临整本书的阅读时就会产生理解的断层,由于没有深入了解书中前半部分的内容,在对书中后半部分的内容进行阅读时就无法实现自然衔接,无法察觉到作者在文中埋下的伏笔,很难理解书中的精妙之处。这样的阅读习惯将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阅读的表面化还体现在学生的阅读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只是把阅读当作自己需要完成的作业。此种状态下,学生就会把阅读内容量化,他们的阅读收获就会变成每天完成的阅读页数而不是每天从书中获取了多少知识。所以,老师需要对学生阅读片面化的现状进行研究,找出相应的阅读方法。

2.阅读零碎化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阅读APP层出不穷,确实为中学生阅读提供了一些便利,但也导致了零碎化阅读的情况在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

阅读的零碎化,不仅体现在阅读的篇章化,也体现在阅读内容的复杂多变化。电子书阅读相较于纸质书而言,具有可以随时与读者交流互动、资源丰富、阅读便捷等优点,但也存在书籍良莠不齐、信息过于冗杂、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情况,而这些情况都是导致中学生阅读篇章化、零碎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学生阅读的零碎化也与其自身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关。当代中学生普遍较为浮躁,对于一些需要细细品味的名著,他们往往没有耐心阅读,这样的阅读习惯最终会导致阅读耗时长而收获少的结果。

3.阅读狭窄化

阅读狭窄化主要表现在阅读内容的狭窄上。新《课标》提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整本书的阅读有利于打破篇章阅读带来的阅读内容不完整导致的阅读狭窄化问题。但是,教师还应该注意,要扩大中学生的阅读面,不能只推荐某一类或者某几类的书籍。在向中学生推荐书籍时,可以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针对中学生的性格,广泛推荐各类书籍。还要做到扩宽阅读面和提升阅读品味的有机统一。

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

1.以兴趣为出发点

在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生半途而废、换书频繁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书籍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出发点来给学生选择书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此外,为了扩大初中生的阅读面,老师可以在日常讲课的过程中进行课外知识的延伸和相关书籍的推荐,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因为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阅读量十分有限而且多为短阅读,导致一些学生习惯性地进行碎片化阅读,针对这些同学,可以在了解他们的兴趣的同时,先推荐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且字数较少的书籍,在他们有了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之后,再鼓励他们读一些深层次的书籍。所以,整本书阅读应该按照以兴趣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

2.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效率,还有利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初期,可以以兴趣为出发点寻找书籍,然后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想法、体会和疑问。带着这些问题,再对其他章节进行阅读。在每一章节的阅读过程中,都要留下静心思考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后,要梳理自己之前对于每一章节的理解,并且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最后,可以总结一些文中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在读完整本书后,也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扩展延伸。

3.精细化阅读

精细化阅读对于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有着重要意义。学生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思考:已经读过很多书籍,阅读量的积累究竟什么时候才会产生质的飞跃?这是所有学生以及老师都在着重探讨的问题。在阅读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之所以还没有把握阅读理解的技巧,是因为阅读的质量不够高。要提升阅读的质量,就需要实现精细化阅读。

對作者精彩的铺垫、巧妙的故事情节以及写作手法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反复品味,这样,读者才能深入情境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碰撞出心灵的火花。阅读的时候,要注意有详有略,有精细把握,也有大致了解。对于作者在文章展现出的一些情感和态度,要深入地体会,这样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4.结合生活感知书籍内容

从适宜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来看,多数都包含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人物,有些内容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真实发生的生活经历,再阅读书籍,既有利于体会书中的情感,又有利于增进对书籍的理解。

比如,当教师让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这本书时,从书的整体内容上来看,描述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虽然总是遇到生活、情感上的不如意,但依然保持坚持不懈、自立自强的精神。而初中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对未来抱有美好的向往,同时在不久后会参加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试—中考,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和初中生的生活联系较为紧密,需要学生心体会。从中感知主人公在人生历程中遭受的艰难险阻,这会在无形中激励着学生,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不时地用红笔划出自己喜爱的语句,如“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当回忆……”“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等,并将这些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在课余时间慢慢品读这些精美的语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而且,这些表现强烈情感的语句是该书的思想核心,如果学生可以品读透彻,能够促使学生更为流畅地阅读该书,获得更多的启发,这就有利于实现阅读的效果。

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部分书籍内容后,仿写书中的精彩语句,如根据“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当回忆……”的语句模式,可以仿写成“我们为什么不能常常反思?当在反思的过程中,不至于因为自大骄狂而迷失,也不至于一无所获而惭愧;这样的自己,才是不断成长的自己,这样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这就有利于学以致用,既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总之,初中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此外,阅读作为一项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有助于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在于提升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现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并运用合适的方法加以指导,如此才能提升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 宋开菊《初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与策略》,《新课程》2019年第6期。

[2] 涂红梅《浅议核心素养下初中名著“整本书阅读”导读与推荐课教学实践》,《新课程》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略谈幼儿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试论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