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超早期应用尿激酶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0-11-17杨晓涛李彦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尿激酶血肿微创

杨晓涛,李彦君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陕西延安 717300

高血压脑出血(HICH)属于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比较快,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冬春季节容易发病,多发于50~70岁男性群体[1-2]。HICH的发病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底小动脉病理改变,其小动脉管壁出现纤维样、玻璃样变性及局灶缺血、出血及坏死[3-4]。HICH患者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剧烈头痛、昏迷、嗜睡、躁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5-6]。对HICH患者主要治疗原则是降低颅内压,消除水肿,改善机体脑循环,临床通常采用手术方案,但传统开颅手术切口大,容易发生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尿激酶为外源非特异纤溶酶相关激动剂,可有效溶解血肿。为探讨微创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治疗对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预后影响,本文对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诊治96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同意书;(2)发病时,突然头部剧痛,呕吐频繁,偶见抽搐症状;(3)收缩压超过180 mm Hg;(4)血性脑脊液,CT扫描确诊为HICH;(5)具手术指征者,发病到治疗少于48 h;(6)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有手术禁忌证患者;(2)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其他脑出血患者;(4)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5)中途退出患者。研究组中女21例,男27例;年龄41~77岁,平均(57.62±9.28)岁;平均出血量(48.96±9.63)mL;出血部位:脑叶10例,基底节区15例,丘脑9例,破脑室8例,小脑6例。对照组中女20例,男28例;年龄42~76岁,平均(58.12±9.52)岁;平均出血量(49.15±10.18)mL;出血部位:脑叶11例,基底节区16例,丘脑10例,破脑室7例,小脑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消毒后全身麻醉处理,予以开颅手术,明确头颅血肿及大骨瓣情况,手术入口为皮层最前区,结合显微镜辅助观察其血肿组织,清除血肿后,采用脑室置管相关外引流术,放置引流管。研究组患者予以微创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治疗,患者平躺后局部麻醉处理,均采用CT完成穿刺靶点定位,检查明确血肿情况,自垂直的矢量面进针,硬脑膜穿刺以后,钻芯取出,并把配套的塑料针芯旋入血肿腔内,直到观察陈旧暗红色的血液,帽盖拧紧后,穿刺针到血肿腔中,侧孔接引流管,注射器负压抽吸,引出血肿,引流管夹闭3 h引流暂停,结合引流、CT检查情况,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47)25 000 U,封闭2 h以后引流。术后2组患者均进行降颅内压、抗感染、血压控制、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评分: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进行评估,评分0~42分,分值越低表示功能越好[7]。并发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依据SF-36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等,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8]。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意识清醒、肢体肌力不低于Ⅲ级,生活均可自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偶尔会意识模糊,肢体肌力在Ⅲ级以下,视为好转;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28.13±3.26)分]与对照组[(27.68±3.5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12.23±2.19)分]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18.1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颅内感染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2组并发症比较[n(%)]

2.4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HICH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其本质是原发高血压导致脑实质出血,HICH发病比较快,恢复比较慢,病死率高,会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9]。对于HICH通常采用药物、对症干预及手术等方案进行治疗,因脑血肿会长时间地压迫神经,容易遗留各种神经功能病症[10]。传统开颅手术,窗口比较大,并发症比较多,影响术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低于研究组(91.67%),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12.23±2.19)分]低于对照组[(18.16±2.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杜姣姣等[11]研究结果相符。证实微创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原因可能是,HICH通常发病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时,起病快,数小时可发展至高峰期,微创手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治疗,能有效缩小切口,清除机体血肿,改善颅内的炎性反应状态;而尿激酶为外源非特异纤溶酶相关激动剂,能高效溶解血肿,超早期用药,可对血肿急性的占位效应产生抑制,降低机体颅内积气,并能避免再灌注损伤[12]。总之,微创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用药,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与情感职能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微创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治疗能有效降低HICH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于HICH患者,微创术联合超早期尿激酶治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另外,微创手术对临床操作医生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选用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尿激酶血肿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脑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