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种植空心菜PVC浮床内养殖泥鳅试验
2020-11-17王春勇
王春勇
(通海县水产工作站,云南通海 652700)
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项目在我省已经实施多年,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为增加该项目推广应用中的经济效益,提高广大渔民对该项目的应用积极性,对鱼菜养种模式中的PVC +网片浮床进行改造,适当加深包裹PVC塑料管的网片,利用PVC漂浮床中央形成的空间养殖泥鳅。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地点概况
选通海县九龙街道办事处碧溪村委会草莓塘鱼塘,海拔1820 m,年平均气温15.6 ℃,最热月平均气温19.9 ℃,最冷月平均气温8 ℃,年日照时数2290 h,日照率52%,年无霜期330 d,年平均降雨量885.2 mm。
1.2 池塘条件与养殖方式
池塘面积0.3 hm2,长67.2 m、宽44.8 m,平均水深1.8 m。养殖方式以草鱼为主养品种,搭配鲤鱼、鲫鱼、鲢鳙鱼等鱼种混养。
1.3 漂浮床
2018年养殖浮床:使用外直径7.5 cm,内直径7 cm,管壁厚度0.25 cm的PVC塑料管粘接成长100 cm×宽200 cm的长方形框架。网箱规格为100 cm×200 cm×40 cm,上片网目3.5 cm,网箱底及四周箱墙网目均为1.0 cm。把粘接好的PVC框架放入网箱内,3.5 cm的网片朝上,然后把网箱固定在PVC框架上,在网箱底部4个角加挂沉石使网箱在水体中保持伸展状态。试验养殖浮床10个分别编号为1、2、3……10号。
普通浮床:使用外直径7.5 cm,内直径7 cm,管壁厚度0.25 cm的PVC塑料管粘接成长100 cm,宽200 cm的长方形框架,再用网片把框架包裹。包裹的网片上片网目全部为3 cm,下片网目分别为1 cm。普通浮床与2018年养殖浮床一致。
2019年养殖浮床:使用双层框架加高养殖浮床,也就是把两个长200 cm×宽100 cm,外直径7.5 cm,内直径7 cm,管壁厚度0.25 cm的PVC塑料管长方形框架垒加捆绑固定在一起后套上长、宽、高为200 cm×100 cm×40 cm,上片网目3.5 cm,网箱底及四周箱墙网目均为1.0 cm的网箱。试验养殖浮床5个分别编号为1、2、3、4、5号。
1.4 泥鳅放养时间及规格
2018年泥鳅放养时间 6月15日,放养品种为台湾大泥鳅,规格为每尾5~8 cm,平均尾重2.8 g;2019年泥鳅放养时间 6月21日,放养品种为台湾大泥鳅,规格为每尾6~9 cm,平均尾重3.7 g。
1.5 漂浮蔬菜种植时间及品种
漂浮蔬菜种植品种为空心菜,2018年5月13日种植,2019年5月6日种植。
1.6 泥鳅放养密度
2018年10 个泥鳅养殖浮床放养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6号浮床160尾;2、7号浮床140尾;3、8号浮床117尾;4、9号浮床98尾;5、10号浮床75尾。2019年改造5个泥鳅养殖浮床,每个浮床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50尾。
1.7 饲养饲喂
饲喂蛋白含量为30%的漂浮饲料,每天投喂3次,投喂时间为早上9:00~10:00,中午13:00~14:00,下午17:00~18:00。
1.8 测 产
2年养殖,测产时间分别是2018年10月16日,2019年9月29日。
第一次测产分别对普通浮床和泥鳅养殖浮床随机测产并编号,以后固定对应编号的浮床测产,养殖期收获空心菜4茬。
2 结果分析
2.1 加大泥鳅养殖密度对泥鳅养殖产量的影响(表1、表 2)
由表1、表2知,2018年每平米平均养殖密度为236尾,平均养殖产量1.3 kg,2019年每平米平均养殖产量增加到15.7 kg,扣除成活率提高影响因素(成活率提高了52.6个百分点)每平米产量提高5.5 kg;养殖密度每平米增加到850尾后产量提升到10.2 kg,也就是2019年养殖密度提高3.6倍后,养殖产量相应提高了7.8倍,表明台湾泥鳅耐密养。
2018年养殖密度偏低,在不影响空心菜生长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养殖密度来提高泥鳅养殖产量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加大泥鳅养殖密度对空心菜的影响 (表3、表4)
由表3、表4知,2018年普通浮床空心菜全年总产量每平米15.5 kg,养殖泥鳅浮床空心菜产量每平米15.6 kg。2019年普通浮床空心菜全年产量每平米15.5 kg,养殖泥鳅浮床空心菜产量每平米13.9 kg。2019年普通浮床空心菜产量与2018年相比无差异;2018年养殖泥鳅浮床空心菜产量与当年普通浮床比较差异性不显著,说明2018年泥鳅养殖密度较低对空心菜的生长无影响。2019年养殖泥鳅浮床空心菜产量与当年普通浮床相比较,每平米相差1.6 kg,说明在PVC漂浮浮床中央形成的空间养殖泥鳅,泥鳅养殖密度增加会对空心菜的生长产生影响,养殖密度增加空心菜产量降低。
表2 2019年9月29日测产
表3 2018年空心菜测产
表4 2019年空心菜测产
2.3 使用双层框架加高养殖浮床对泥鳅成活率(出塘率)的影响
由表1知,2018年泥鳅平均养殖成活率16.3%。成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大泥鳅生活在水体上层,生长季节喜欢游动到水面,由于其个体小、对外界因素反应能力比其他大多数鱼类慢,容易招来白鹭、夜鹭等水鸟捕食,另外养殖浮床与水面高差过小,夏季雨水较多,风浪较大,泥鳅容易逃逸。
由表2知,2019年使用双层框架加高养殖浮床后泥鳅平均养殖成活率为68.8%,证明采用双层框架加高养殖浮床与水面高差,可以解决泥鳅逃逸及泥鳅被鸟捕食的问题,达到提高养殖成活率的目的。
2.4 加大养殖密度对泥鳅生长的影响
由表1知,2018年放养平均尾重2.8 g、养殖生长期122 d、平均尾重为33.2 g,日平均增重系数[(平均尾重-放养平均尾重)/养殖天数]为 0.249。
由表2知,2019年放养平均尾重3.7 g、养殖生长期101 d、平均尾重为26.8 g,日平均增重系数为0.229,日平均增重系数2019年小于2018年0.02。说明在相对固定的PVC漂浮床中央形成的空间养殖泥鳅,由于密度增加泥鳅生长速度减小。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试验表明泥鳅养殖密度增大,产量增加,但空心菜产量降低,在不影响空心菜生长情况下,适当增加养殖密度可以提高产量。
采用双层框架加高养殖浮床,可提高泥鳅成活率。
PVC养殖空间有限,养殖密度增加泥鳅生长速度减少。
3.2 讨 论
泥鳅养殖网箱破损原因分析:2018年测产时发现4、5、8、9、10号浮床泥鳅养殖网箱破损逃逸,2019年养殖中发现3、4号浮床泥鳅养殖网箱同样破损,2019年发现破损后泥鳅转移到备用网箱中饲养,所以3、4号试验浮床无产量。破损原因:池塘中养殖的鲤鱼性成熟产卵,产卵时把浮床网箱当产卵鱼巢,导致在网箱上产卵的鲤鱼胸鳍或背鳍勾挂在网箱网线上,造成网箱破损。建议降低池塘鲤鱼养殖密度,放养性腺发育未成熟的一龄鲤鱼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