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供应链困境的复盘和反思

2020-11-17海智在线

进出口经理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链疫情

文/海智在线

艾本德集团全球采购亚太区负责人海智在线嘉宾 赵武杰

赵武杰拥有20多年供应链领域的管理经验,先后在大型央企及全球领先企业负责研发、生产运营和采购工作。面对2020年突然而至的疫情,他是如何做好风险控制和管理,确保企业在危机时刻平稳运行的呢?

——海智在线推荐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20年暴发的疫情给全球制造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工厂停工、供应链断裂、物流停滞、出口衰退……虽然当下国内制造业已经在逐步复苏,但为了能提高今后面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改善应对方案,复盘和反思必不可少。

胸有成竹才能临危不乱,风险预案的四种有效方法

在当下多变、动态的时代,企业负责人应当对企业、行业和经济走向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洞察力。只有居安思危,做好风险分析和控制,在“灰犀牛”冲撞而来的时候,才能胸有成竹地做好风险控制方案,确保企业不会陷入困境。

赵武杰分享了艾本德集团在疫情期间针对供应链出现的潜在断裂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风险预案措施。

建立物料风险管理小组组织工程师、计划采购、生产、质量等人员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同时建立物料风险管理机制和模型,从可持续供应能力、成本控制和供应商资信状况3个维度对现有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涨价评估和供应商的稳定性评估。

对客户进行风险分析和应对对存在风险的供应商和核心供应商进行密切互动与沟通,从员工到岗情况、复工情况、供应链情况和资金链等多方面进行每周会议更新,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持续经营。

临时提高安全库存的额度按照ABC库存管理原则和订货策略,调高安全库存和订货周期。

提高评审频率日常采购订单的评审和跟催频率,由以前的月度或半月调整改为每周两次,以确保货物及时交付。

供应链优化过程中,把控新供应商的资质

当疫情处于胶着阶段时,对于如何遴选供应商,赵武杰认为,除了关注质量体系、技术、生产、供应链等流程控制,以及进行沟通和合作态度等常规考察,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供应商的战略定位、财务风险和持续供应能力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战略定位供应商的战略定位必须与企业的战略定位“同频”。企业无论大小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其战略定位都非常重要。如果选择战略定位不“同频”的供应商作为未来长期的合作伙伴,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危险。

财务风险疫情期间,很多制造企业财务风险加大,危机重重,运营艰难。在开发新供应商时,财务方面的风险需重点关注。除了通过财务报表、第三方报告来判断,客户构成和销售比例也十分重要。另外,采购还可以从信用等级、员工离职率、设备稼动率、进单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供应能力供应能力不仅体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而且体现其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如果企业没有在上下游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它获取物料的能力将会受到限制。

当然,除了以上3点,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评估标准和角度,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领域、行业调整应对措施,得到最佳实践结果。

高瞻远瞩、理性选择,打造专属的核心竞争力

在疫情暴发的2020年2—4月,国内口罩机市场异常疯狂,很多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到这个热“钱”汹涌的行业寻找商机。但5月以后,由于国家出台了多项规定,市场越来越规范,许多匆匆上马的企业“输”得非常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句话同样适用制造业。所有追逐“风口”的企业都要保持理性,在拥抱趋势的同时,脚踏实地关注本职工作,谨记风险与机遇同在。

赵武杰表示:“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绝。”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其技术、能力、市场、资源十分有限,很难做到多轮驱动、多点开花,只有集中优势资源,专注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

欧洲很多“隐形冠军”企业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它们在自己的深耕领域拥有绝对优势。曾有企业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过良好的建议:要一厘米宽,一公里深;不要做大市场的“第一”,而要做小市场的“唯一”。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总结起来,就是不忘初心,心无旁骛,方能致远。

革旧从新,供应链结构加速重组

我们越来越发现,各种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正频繁地冲击着全球供应链。但目前全球供应链结构刚性有余、弹性不足、韧性有限。很多跨国企业开始反思和评估当下的供应链战略和布局,通过提升供应链韧性水平,加速供应链结构调整,吸收、减缓全球供应链整体风险。赵武杰也一直在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他认为,新的供应链结构重组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做出改变。

从成本优先转为成本和风险并举

由于全球供应链已多年未经冲击而发生断裂,凭借成本驱动一直占据着决策的优先地位。虽然有些企业在遴选供应商时会考虑成本、质量、技术和整体采购成本,但价格是选择的门槛和关键,从价格“洼地”找最佳价格,是不言而喻的战略。有些企业采取“双供应商体系”或“三方供应商体系”,这会造成供应商很可能落到同一区域,大大增加了风险值。多点布局,应该是一个规避风险的较好的选项。

数字化供应链结构改造

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关厂、隔离,线上办公成了许多企业的选择,也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从供应链角度看,企业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布局,打造基于线上数据和云端的网络化供应链生态,实现供方、需方、制造和销售等环节的融合,使整个供应链更加协同、敏捷、精益,增加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

供应链风险的智能监控与应对

目前,传统的线性供应链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表现为信息滞后、延迟和不对称,造成了供应链的信息流风险,进而导致物流和资金流的风险。赵新杰认为,疫情后如何实现供应链的智能监控和应对,将成为许多企业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数字孪生技术应派上用场,一方面端到端的实时数据使企业能在现实世界中掌握供应链全过程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基于现实世界和各种变量的模拟情况,监控和预测供应链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并给出应对方案,未雨绸缪,才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

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供应链将成为重中之重。中国有句名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不仅要提升制造竞争力,而且要加大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迎接市场的挑战,紧紧锚牢行业的趋势,跟上时代的步伐。

猜你喜欢

供应商供应链疫情
战疫情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