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创新为教育宣传添翼
——以十堰日报社教育周刊转型发展为例
2020-11-17党立杰
◎刘 炜 党立杰 王 勇
2019 年,《十堰日报社教育周刊融合发展经验》被评为2018 年度中国融媒体优秀案例。 十堰日报社教育周刊的答案是:转变机制博击市场,激活体制开拓市场。
一、文教事业呼唤宣传阵地
早在2011 年之前,十堰的文教宣传工作从新闻宣传到经营服务都是弱势群体,原因如下:
第一, 宣传之弱。 文化教育工作原本就是一项神圣工作, 属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 这就决定了这个行业难得有“世俗新闻”,只有在“中考状元”“高考状元”诞生之际,媒体才能用新闻眼看文教。 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世俗新闻”宣传是不利于文化教育正常发展的, 不利于营造一方清新的文教之风气的。从2012 年开始,中宣部、教育部也开始出台规定,严禁炒作“状元”。这样的事实,导致文教宣传仅靠关系,但关系稿刊发毕竟有限。
第二,经营之弱。在2011 年之前,媒体服务文化教育事业的经营部门非常薄弱,比起商超、通讯、房产动辄几百万的年创收,年创收不到百万元的文化教育实在不堪比肩,故尔长期以来日报、晚报的教培部1 个人1 个部室,主任、科员一肩挑。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当年弱势的教培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教育周刊,独立发展,实行采编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一则让文化教育单位拥有“一亩三分地”,二则让教育培训行业找到领头人、娘家人,为教育培训市场提供更精准、更及时的服务。最终首批创业的5 名员工相互激励,带着对服务文化教育宣传事业美好的追求,从市教育局到各县市区教育局,从公办学校到培训机构,一家一家联系,逐步建立教育系统通讯员队伍。
正所谓“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当教育周刊的出发点是为了服务文化教育市场, 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精神文明家园、打造和谐社会而承担一份媒体人的责任时,教育培训市场也向我们敞开了热情的怀抱。
二、文教宣传需要专业阵地
先谋事,后做事。 创业之初,我们落实报社党委提出的发展理念:合作双赢,伙伴先赢。 基于这样服务文化教育行业的理念,教育周刊实行采编经营分工合作制,信息共享,既遵循新闻报道规律,又延伸服务领域。 符合新闻规律的,坚决不沾一分钱。 对方希望深度挖掘的,则提供相应服务。文化教育不是最大、最强势的行业领域,但群体大、知识分子最多。他们有高度,有文化,有人文情怀,有担当,讲大义。服务文化教育行业,要采用适宜的办法。 挖掘行业特点,发现不同需求。比如,公办学校做宣传,做的是一种情怀,是思想和声音的传递,他们在意的是正能量声音传播面有多广。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看重宣传效果,追求的是影响力和招生效果。 我们的编辑、记者、业务员就需要在新闻与经营中实现穿越,业务员发现了好线索提供给记者,升华成新闻作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私立学校、培训机构有强烈做大做强宣传意愿时,又反馈给业务员,持续跟进,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用新闻+服务的方式搅活了文化教育行业一池春水。
三、融媒发展为文教宣传事业添翼
教育周刊的管理体制经过了两次重要的变革: 第一次是从广告经营总公司的业务部室,到成立教育周刊编辑部,将日报、晚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采编经营一体,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整合。 第二次是成为社党委直管的二级单位,实现了运营和管理的相对独立。如果说第一次整合是为了服务文化教育行业, 那么第二次整合则是为了激活内部活力,让教育周刊可以甩开膀子加油干!
在解放思想中,大胆创新,在变迁的过程中想办法、找出路,一步一步实现了从教育外行到内行、从单一纸媒到多元媒体的升华。
在新媒体蓬勃之势,也让我们感到万分着急,但体制上的松绑,也带来了融合的优势。 2012 年创刊之初,《十堰日报》 教育周刊每周2 个版,《十堰晚报》 教育周刊每周8 个版,当年成立了小记者活动中心;2015 年,报社将秦楚网教育频道划归教育周刊编辑部管理,实现了日报、晚报、网站、小记者4 个平台;2016 年,创办新媒体,教育周刊官方微信平台粉丝数当年过10 万;2017 年, 投资建设新闻直播间、录音间, 从而拥有了十堰日报教育周刊、 十堰晚报教育周刊、秦楚网教育频道、十堰日报教育周刊官方微信、十堰日报社教育周刊官方微博共五大传播平台,开通音频、视频、直播,实现了真正的全媒体服务教育的理想。
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报纸、网站、音视频、直播,尤其是新媒体的宣传介入, 全新的宣传手段一下子激活了教育宣传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