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根本,顺势求变,不断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广西图书馆学会成立40周年回顾及展望

2020-11-17

图书馆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全区学术

贾 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2)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广西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成立40周年。过去40年,广西图书馆事业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东风飞速发展,学会立足办会宗旨不动摇,紧跟图书馆事业发展创新服务。学会在加强组织建设、繁荣学术研究、引领学科进步、培养专业人才、促进全民阅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曾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先进学会”,并先后获得中国科协授予的全国省级“学会之星”荣誉称号、原文化部颁发的“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授予的“5A级社会组织”“广西区科协先进集体”“广西社科联先进学会”等荣誉,在业界树立了良好形象。

1 优化机构完善制度,不断扩大影响力

1979年10月,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批准,广西图书馆工作者的学术性社会团体——广西图书馆学会成立,由此拉开了全区图书馆学术研究有组织、正规化、协调发展的序幕。同年10月31日—11月3日,学会在南宁召开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科学讨论会,讨论并通过了《广西图书馆学会章程》。在40年发展历程中,为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对接图书馆事业发展现实需要,学会章程几经修改,学会宗旨、学会机构、会员权益和义务、学会相关负责人的产生和罢免等逐步得以明确和规范,但学会“学术、交流与服务”的基本宗旨始终未变。为使学会向基层延伸,吸引更多图书馆工作者参与学会活动,突破省级学会单一模式,多年来,广西图书馆学会在系统、市区指导组建地方学会,形成多层次结构,加强区内各级各类图书馆横向联系,共同推动全区各级各类图书馆业务交流和发展。截至2019年,学会有团体会员128个,召开了10次会员代表大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1979年学会成立之初,仅下设学术组和会刊组两个工作机构。如今,学会下设学术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技术工作委员会、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采访工作委员会、《图书馆界》编辑委员会、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医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涵盖面广、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日渐提高。各专业委员会凭借自己的优势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

2 以学术交流为中心,带动业界整体发展

学会坚持以学术研究为中心,以学术活动为载体,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以促进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对接、推进事业和学科发展为己任,举办的学术活动内容充实、亮点纷呈。40年来,学会共组织100多场不同形式的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和学术年会,有 9 700 余人次参加。

2.1 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

学会成立之初,正值国家开始改革开放,全国图书馆行业逐渐复兴。当时,图书馆省际交流较少,学术空白地带多。因此,学会常以学术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的形式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来桂讲学。1980—1990年,学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着重传播图书馆的工作方法、先进理念。主要有:1980年1月,由《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修订小组专家刘湘生作图书文献分类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学术报告;1982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和桂、川、蒙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图书馆法专题学术研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图书馆法专题研讨会;1983年12月,学会邀请时任中央机关及科研系统图书馆学会秘书长辛希孟和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原教授乔好勤分别就“关于当前图书馆事业改革中几个战略问题”“关于目录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等议题作学术报告;1985年9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原副研究馆员白国应作题为“关于图书馆改革工作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报告。

1990—1999年,学术报告会重点围绕图书馆向现代化转型的主题。主要有:1993年12月和1998年5月白国应作题为“树立下正确信息观念,开创文献工作新局面”和“论第三代图书馆”的学术报告;1999年11月时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承鉴作题为“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发展”的学术报告。

2000年至今,图书馆进入发展繁荣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化装备水平显著提升,这一时期学术报告会围绕图书馆面临的新环境、新技术、新机遇展开。2002年5月,学会邀请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专员朱岩主讲“信息资源数字化与数字图书馆工程”[1];6月举办网络化、数字化与图书馆采访研讨会;2004年4月时任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作题为“漫谈读者服务与数字图书馆”的学术报告;2008年7月举办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研讨会;2013年7月举办计算机管理经验交流会及特色资源建设研讨会;2014年12月举办广西智能图书馆建设经验交流及案例分享研讨会;2019年4月和6月,分别举办信用图书馆建设与实践研讨会、学术信息服务与信息化建设精准服务研讨会。

2.2 不断探索年会与学术研讨会融合模式

截至2019年,学会已召开38次年会暨科学讨论会,共计 4 577 人次参会。作为学会最重要的学术平台,年会吸引了全区各级各类图书馆工作者的广泛参与,推动了学者、专家与馆长、馆员之间的对话,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主要有以下特点:

2.2.1 增强学术报告的针对性、丰富性。2012年以前,年会主要遴选本地区图书馆学专家或其他领域有建树的学者作主旨发言,如:2006年时任广西科技图书馆馆长韦任平主讲“打造科文献信息共享平台 服务科技创新”;2007年广西出版总社原编审彭匈主讲“南北文化的差异与交融”;2009年《南方文坛》杂志原主编张燕玲主讲“当下的文化境况——以文学和图书馆为例”[2]。2012年之后,年会陆续邀请国内图书馆界大咖、学术名家和明星馆长做大会主旨报告,如:2013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原教授王余光主讲“图书馆与阅读推广”;2015年时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袁敏主讲“行走,也是一种阅读”;2016年时任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主讲“第三代图书馆:探索与实践”;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金武刚教授主讲“图书馆与文旅融合发展:定位与途径”。

2.2.2 建立论文评审与表彰制度。年会前,向会员开展论文征集活动,由学术工作委员会负责评选。为严格学术规范,还启用了论文重复率检测机制。年会上对获奖论文的表彰起到了鼓励学术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

2.2.3 会议形式新颖更具活力。从2010年开始,年会设置学术论坛环节。策划组织本地区几位图书馆界的资深专家分别担任主持人和嘉宾,通过访谈的形式和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图书馆与阅读推广、图书馆学论文写作的问题。随着年会规模扩大,为激发年会活力,年会以“分会场”和“案例分享”的模式展示新成果,增强互动性。2015年设置“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和“新媒体阅读推广”两个分会场。在“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分会场,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多元智能齐发展 亲子参与享乐趣”、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大手牵小手’绘本角色剧情”等案例,打开了与会者以主题阅读方式推进阅读推广的工作思路;在“新媒体阅读推广”分会场,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毕业生的礼物——我的读SHOW时光机”、南宁市图书馆的“微信与图书馆服务创新”等5家单位的案例分享,则打开了与会者用新技术手段进行阅读推广的工作思路。在广大会员认同案例分享模式推动、提升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举办了以“新时代图书馆:促融合 推阅读 兴服务”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案例大赛,收到来自公共、高校等系统图书馆提交的案例57个,最终评选出6个优秀案例进行展示。

2.2.4 传递行业科技新资讯。从2010开始,年会通过考察筛选,引入图书馆业相关知名及技术创新企业,向与会者展示图书馆数字、科技、智能方面的最新产品,搭建了企业、科研机构与图书馆用户之间的桥梁,促使广西市县(区)图书馆对业内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能够与国内发达地区同步。

2.3 主动开展跨地区的学术交流

为推进区域图书馆界合作、加强业务交流和沟通,学会主动开展跨地区学术交流。1988年,四川、吉林、江苏、广西等省(区)图书馆学会开始组织跨区域性图书馆学术交流活动,并于同年在广西南宁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其后,该研讨会每两年召开一次。1994年,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加入后,“川、吉、苏、冀、桂”五省(区)图书馆学会学术研讨会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图书馆行业交流盛会,受到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肯定和认可,至今已举办16次。其中,广西图书馆学会先后于1988年(南宁)、1996年(桂林)、2004年(北海)、2014年(南宁)承办了4次。

2001年,由广西图书馆学会与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等11个学会及单位联合倡议,在江苏无锡举办了中国沿海地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2002年该会议名称改为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范围及与会人员规模逐步扩大至全国[1]。自2001年至今,已分别在江苏无锡、辽宁大连、湖北宜昌、广东深圳、湖北襄樊、山西大同、广西南宁、黑龙江漠河、湖北宜昌、陕西西安等地召开了10次研讨会。

2.4 组织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学会秘书处每年组织会员单位参加中国图书馆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行业盛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2009年,时值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30周年,学会为2009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南宁成功举办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为全国图书馆工作者参与高品质学术会议搭建了重要平台。2016年,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数字图书馆业务技能竞赛”中,学会代表队获得二等奖;2019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同城共读 万卷共知”阅读知识竞赛全国16强总决赛,学会代表队荣获一等奖。广西图书馆学会由于组织得力,表现突出,荣获一等奖。

2012—2016年,学会配合理事长单位,推荐和资助全区51个县(区)级图书馆馆长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

2.5 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紧跟发展趋势

2006—2012年,学会共组织15名广西代表随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参加了6届国际图联大会(Worl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ongress,WLIC),即:2006年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主题为“图书馆:信息与知识社会的发动机”、2008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主题为“图书馆无国界:迈向全球共识”、2009年在意大利米兰召开的主题为“图书馆创造未来:筑就于文化遗产之上”、2010年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主题为“开放知识获取:推动可持续发展”、2011年在波多黎各圣胡安市召开的主题为“图书馆的自我超越——整合、创新与信息服务”和201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主题为“图书馆行动起来!激发灵感,超越想象,赋予力量”的国际性会议[2]。透过国际图联大会这扇窗口,广西代表学习到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补己之短,为我所用。

3 搭建教育培训体系,提供事业发展动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公共图书馆专业服务的重要基础,培训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作为广西图书馆事业凝心聚力的平台,学会充分发挥在行业协调、组织管理、专家资源、课程体系、信息平台等优势,为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广泛的交流机会,不断缩小图书馆间人才资源的地区差异,推进全区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学会在人才的培养上坚持“三个结合”,即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相结合、分层培训和分类培训相结合、馆长和业务骨干培训相结合,逐步从学历教育走向学术素养的提升。截至2019年,学会共培训学员 8 698 人次。

3.1 普及学历教育,提高人员文化水平

1980—2011年,学会先后与武汉大学合作举办图书馆学系函授专修科南宁班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专升本”广西函授班,共招收学员148人;1995—1998年,学会与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本科函授班,共招收学员19人;1985—2004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学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联合创办“广西图书情报中等专业函授学校”,共招收学员310人;1985—1992年,学会开设电大图书馆学教学班,共招收学员256人。

3.2 加强基础业务培训,提升馆员业务素质

学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每年举办图书馆基础知识业务培训班,旨在帮助新入职人员快速适应图书馆岗位要求。随着入职人员对职业培训要求的提高,课程的设置也不断更新,除了传统的采分编业务课程,近年来还增设了《新技术在图书的应用》《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图书馆员职业规划》等课程。

为了规范全区图书馆分类编目等工作方法、提高馆员的业务技能,学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图书馆学专家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1985年9月,举办主题标引培训班,由时任北京图书馆学研究部副主任刘湘生主讲;2006年4月举办《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第二版)》研讨班,邀请了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朱芊主讲;2006年5月举办《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研讨班,由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富平主讲;2010年8月,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推出后,举办《中图法(第五版)》高级研讨班,邀请时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副主任、教授司莉授课[2]。

学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2011年7月,学会跨系统参与广西教育技术装备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人员培训班[2],邀请区内图书馆界专家徐欣禄、秦小燕等分别作“图书馆建设理念及发展趋势”“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等专题讲座,3期共培训全区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639人次。

3.3 举办馆长高级研修班

馆长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馆长们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成为学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1)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 发挥特色优势 加强学术建设 推动黑龙江省图书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C]//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论文集(2012年卷),2012:11-15.。从2007年开始,中国图书馆学会策划、组织了“志愿者行动”,学会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志愿者行动”的学术资源,为馆长们提供了开阔眼界、吸纳前沿服务理念的平台,开启馆长学术素养培训工作。2007年7月和2011年7月,学会先后2次承办全国的“志愿者行动”活动,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时任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上海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所长刘炜、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系教授李国新、福建省图书馆馆长郑智明、浙江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副教授李超平先后授课,来自全区公共图书馆的馆长和业务骨干共293人参加培训[2]。

2009年11月,学会承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文化部、美国博物馆及图书馆服务机构主办的2009年中美图书馆员专业交流项目——全区图书馆馆长管理和服务理念创新研讨班[2],美方专家从法律、政策、管理体制、服务方式、评价体系等相关方面展示了美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和先进理念,全区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代表共156人参会。

2012—2014年,学会分别组织策划了3次全区公共图书馆馆长高级研修班,共培训馆长320人次。其中,2014年培训地点为原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现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原文化部巡视员刘小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刘兹恒、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副院长申晓娟、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邓菊英、广东东莞市图书馆馆长李东来等国内图书馆界专家学者分别授课。

3.4 积极推进中国图书馆学会三大项目

从2012年至今,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相继启动“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和“网络书香·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宣传推广活动”,学会积极申请承办。2014—2016年连续3年,学会完成了三大项目在广西的培训工作,培训全区公共图书馆馆长及业务骨干492人次,活动特色鲜明,效果良好。在“全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提升计划”中,时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主讲“当代儿童的阅读问题——由识字说起”;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原教授范并思主讲“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和阅读推广”;德国汉堡市市立图书馆下属儿童分馆的布瑞特·易卜生女士介绍德国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中的活动和项目;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系教授黄如花主讲“美国图书馆的未成年人服务”。在“‘网络书香·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广西站系列活动”中,设置数字图书馆体验区,面向图书馆业界同仁及公众进行推进工程的总体介绍、规划、建设成果及活动开展多年来的展望,通过平面、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数字图书馆在社会和公众间的影响力。

3.5 助力“三区”人才培训工作

2013年,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等5部门《关于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全区于2013年起开展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3]。学会从2013—2015年参与到此项工作中,通过对65家“三区”受援县级图书馆的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通过知识讲授、案例说明和体验式现场教学的方式,先后举办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图书馆读者活动策划与信息服务培训班、图书馆采编业务自动化培训班等七大类培训[2],培训学员650余人次,为推动“三区”文化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人才支持[3]。

4 引领学术方向,服务学术研究

1980年,学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联合创办的《图书馆界》是广西唯一一份国内公开发行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2006年,刊物由原来的每期60页增加至96页,版面也由原来的16开改为大16开,2010年起正式从季刊改为双月刊,从创刊至2019年共编辑出版173期。《图书馆界》旨在推动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以交流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发现,推动该领域知识创新为己任,刊载了许多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性、前沿性和理论性的学术成果,同时注重发表本地最新研究。根据不同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特点,《图书馆界》的发文也各有侧重。在1980年创刊时,《图书馆界》兼具学术性和报道性功能。1990年以后刊登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化、图书馆事业发展探索、世纪之交的思考等。2002年至2019年,随着国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图书馆界》刊登的学术研究成果也随之丰富多彩,主要有弘扬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立法、阅读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数据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为及时宣传推广图书馆事业新理念、新观点、新经验,满足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工作需求,从1980年起,学会陆续编印了一批专业书籍,包括《〈中图法〉各类分书方法(初稿)》《〈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使用参考手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评论集》12套(类)。为激发会员学术研究热情,保存学术研究成果,学会征集了对图书馆工作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进行出版,如《桂图文萃》《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发展研究》《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

5 传递行业新要求,发挥行业的领头作用

在履行行业学会职能的同时,学会还积极承担部分政府职能,传递行业新标准和新要求,推动广西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5.1 举办馆长联席会议,创新工作思路

从2008年起,学会每年在区内不同地市召开全区自治区、市级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培训班),至今已连续举办12次。参会人员主要为自治区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和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培训班)既是行业主管部门与基层图书馆沟通的桥梁,也是聚焦行业热点问题、谋划全区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思路的一个创新、开放的交流平台。通过学会编制的《全区图书馆事业发展数据概览》《全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对标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寻找差距、探求原因,在推动全区公共图书馆科学发展、助力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5.2 以评估为契机,推动事业发展

自1994年以来,原文化部组织了6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学会作为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和承担相关工作,先后负责全区第三、第四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联络、组织、策划等工作;2017年全程负责组织实施全区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为切实做好第六次评估工作,学会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制订全区评估工作方案;遴选图书专业人才进入“全国评估定级专家库”;组织2次评估标准培训:2017年3月,学会积极向中国图书馆学会积极争取,承办了全国唯一一个省级(副省级)图书馆评估定级培训班,来自全国各省级(副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业务骨干共160余人参加培训[4];2017年5月,承办原自治区文化厅2017年免费开放经费管理暨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培训班,全区14个地市112家公共图书馆馆长和相关人员共计210人参加培训。培训解决了区内外图书馆在评估过程中对评估细则理解的偏差问题,对评估准确性、一致性的统一认识起到很好作用。组织专家组成员对全区112家市、县级图书馆的材料进行网上初评及实地抽查复评工作;对各评估小组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汇总后,撰写全区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总结上报原自治区文化厅。

学会参与政府评估活动,在政府领导下工作,学会组织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各程序、各环节有条不紊,向政府展现了学会的素质能力。评估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各级政府意识到图书文化事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在物质文明建设中重视以营造书香社会为代表的精神文明建设;各级图书馆建设是有国家标准的,包括资金投入、建筑面积、资源总量、人才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全区市、县、区图书馆在评估推动下软硬件建设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6 整合行业力量,开展联动而有影响的项目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民阅读和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力量,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战略部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6—2019年,学会连续4年发动全区图书馆开展“同筑中国梦 共度书香年”图书馆春节主题活动。2017—2019年连续3年举办“八桂书香远,诗书气自华”全民阅读网络答题竞赛活动,在公共、高校图书馆取得良好反响,近万人参加比赛。在2019年“4·23”世界读书日期间,全区56家图书馆参与开展了以“读经典 学新知 链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学会由于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形成行业联动,成效显著而得到中国图书馆学会的通报表扬。2019年举办第一届“学问杯”《说出你的故事》演讲比赛,100多位读者在各市公共图书馆参加初赛,最终14个市级图书馆推荐的29位选手参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的决赛。2019年组织“图书馆杯”全民英语口语风采展示活动,活动覆盖全区,共有 5 000 多人报名参加。

2018年起,学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强跨界合作,在引领会员单位开展生态科普活动方面做了有益尝试。通过举办“奇趣生灵——广西野生动物图片展”开启了与广西生态学会合作科普宣传的序幕;承办中国生态文明科学大讲坛分会场,拓宽科普受众群体;联动全区14个市的公共图书馆开展主题为“我们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的食物 我们的健康”科普活动,助推生态文明传播的深度和广度。2018年起,学会还将“广西自然科普讲堂”引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每月举办1期。自然科普讲堂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受众,重在将严谨复杂的生态科学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这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热烈响应,各地电视台、电台、纸媒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7 展 望

回顾过去40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学会的组织机构不断壮大,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服务方式渐趋多样,办会空间得到拓展。主要经验就是:抓住根本、顺应时势、主动作为。学会工作要再上台阶,除了继续做好以上工作,还要关注文化业态变化及新技术应用,重点研究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7.1 强化导向意识,进一步明确组织发展方向

学会因所属行业和领域不同,由各自相关的国家(地方)政策、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而呈现出差异性,但共同点是具有“服从党的领导”,“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社会责任。做有社会责任的学会,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应该成为学会工作的持久驱动力,学会只有精准定位,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7.2 坚持学术引领使命,保障学科健康发展

7.2.1 优化学术创新环境。引导会员重视学科道德和学风建设,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活动。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倡导严肃、自律、求真的学术风气,坚决抵制各类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

7.2.2 探索学术创新机制。推进学科发展的动态研究,建立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制度,全面、客面地反映本地区事业推进中具有影响力的生长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文化主管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和规划战略布局提供参考。

7.2.3 注重学术活动的前瞻性。未来图书馆的服务不仅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也更注重于融合式发展。充分利用各工作委员会的力量,关注新形势、新问题、新技术,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形成学术活动预见性和引领性,提升驾驭学术活动走向的能力。

7.2.4 增强学术活动的实用性。学会的生命力不是来自行政指令,而是学术在工作实践中的指导意义,要继续发扬学术立会传统。在拟定学会年会主题和各类学术研讨会议题时,要通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了解当前图书馆工作面临的问题、背景、成因,掌握可靠的数据和事实,形成具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力避不接地气、老生常谈、跟风操作,与图书馆业务现实相脱节。要集约学会办会资源,丰富已有品牌的学术内涵,引导所属工作委员会和各馆加强联动,形成理念多元、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综合性学术交流体系。近年来,高质量的年会与学术研讨活动扩大了学会的影响力,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品牌,实现品牌价值与学术质量的良性互动。高质量的学术活动需要广大馆长的参与支持,始终紧紧围绕培养馆长学术能力和提高骨干业务能力培养的核心,使学会年会真正成为精英会聚之会。

7.3 推动全民阅读,促进知识的创新与传播

7.3.1 深化阅读推广理论研究,搭建阅读指导专业体系。利用阅读推广人才聚集的优势,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并将成果推广应用。通过在本地区开展“书香城市”“书香社区”和“书香校园”的评奖活动,完善全民阅读组织与评奖机制,树立全民阅读典型。加强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合作,分类对“阅读推广人”进行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加有效、规范地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7.3.2 主动挖掘跨学科资源,以合作共赢促进发展。学会的优势在于活动,其生命力和活力体现在扎实、有效、极具特色的活动上。当前,很多学会地位不明、作用不大、社会关注度不高,主要是每个学会都有自己的弱项短板,制约了学会的发展。通过挖掘跨学科资源,扬长补短,有效解决设施保障难、经费短缺、人手不足等困难,以合作共赢促进谋求学会发展壮大之道。从广西图书馆学会和广西生态学学会的成功合作可以看出,广西生态学学会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很多图书馆和学校都主动邀请他们去开展生态科普宣传;广西图书馆学会所属会员单位也因此吸引到更多社会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提升了社会美誉度[5]。

7.4 利用优势,完善事业协同发展机制

学会拥有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应当通过建立全区专业人才库及学术信息成果库,加强全区各级各类图书馆间广泛协作,尤其是与区内高校图书馆学院系的合作。全面掌握会员中专家、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情况,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整合区内人才优势,把图书馆界分散的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在开展行业管理与决策咨询、学科研究、编辑出版和教育培训等工作的核心作用。

7.5 注重以效能考核为抓手,建立常态绩效评估机制

积极参与到政府的文化事业建设效能考评等相关工作中,促进构建全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健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融入社会服务大体系的建设与考评,形成以绩效评价推动图书与文化建设的机制。逐步建立省馆指导市馆、市馆指导县(区)馆、县(区)馆指导乡镇图书馆(室)和村级文化站点的格局,完善全区公共图书馆业务数据报送机制,形成自上而下层级式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图书馆绩效评价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7.6 抓住文旅融合新趋势,实施产学研融合发展

国家机构改革助推文旅融合跨越式发展,学会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推动图书馆事业与数字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学会平台,展示国内和区内图书馆成功探索,如:浙江省青田县坐忘阁分馆的建设,在全民阅读与当地乡村旅游业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尝试,打破图书馆固有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将图书馆建设融入多种文化和旅游色彩。2020年,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倾力打造具有广西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品牌活动——“走读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在线上平台宣传和推广,以推选出的“广西全民阅读推广人”作为“导游”角色,通过旅游线路导览结合图文推荐的形式向广大读者介绍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鼓励读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文化和旅游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达到阅读推广、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目的,吸引读者到广西体验文化之旅。融合探索需要标杆、需要交流、需要行动,学会将继续发挥分享信息和优秀经验成果的桥梁作用,助力广西各级各类图书馆践行文旅融合背景下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新尝试,同时搭建更多行业内外联动共享平台,捕捉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向,促进学术成果的评价和转化。

7.7 建立健全荣誉体系,提升向心力和凝聚力

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建立层级多样、类型丰富的学会荣誉体系。推动建立符合行业发展的学术成果评价机制,深入挖掘事业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服务和案例,开展优秀会员和图书馆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表彰活动。按照《公共图书馆法》的要求,积极与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桥梁,从而推动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8 结 语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全民阅读,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立新功。基于此,学会将始终坚守图书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初心,充满激情、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努力发挥行业引领、协调与服务作用,为广西图书馆事业开创新篇章。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全区学术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期刊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长江学术》发展论坛掠影
学术出版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服务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