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裴侠:清慎奉公的“独立使君”

2020-11-17任晋渝

支部建设 2020年14期

□任晋渝

“北斗在当头,帘泊开时应挂斗,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这是悬挂在如今解州关帝庙后院春秋楼上的一副联。春秋楼因供奉关羽读《春秋》像而得名。作为世人皆知的名人,关羽在《三国演义》一出场,就曾自报家门:“某,河东解良人也。”这里的“解良”是一个地名。据《万姓统谱》,周成王桐叶封弟叔虞于唐,即今山西曲沃,称唐侯,叔虞之子燮夫袭其位后又迁都晋邑,即今太原,由此开端晋国史。事实上,叔虞还有个儿子叫良,被封于解邑,是解姓始祖。解良也由此成为解邑的名字。不过,这里的解良并非如今我们熟知的解州,而是在今山西临猗西南。战国时,这里属于魏地,《战国策》记载了周赧王廿一年(公元前294 年)“秦败魏师于解。”解立县于汉,汉时承袭了秦河东郡制,解县是其下辖24 县之一。这个称呼北魏时更名北解,北周时废止。后世书籍提及了许多解良人,譬如关羽、柳宗元。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 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篇里那个住在蒲州解良县小祥村,年方17 岁的赵京娘。《水浒传》中的白花蛇杨春,其实,一概都与这里的解良关系不大。《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人写的,彼时的解即如今的解州。解州之称其实是五代后汉才有,明洪武初年才改称平阳,罗贯中、施耐庵是恰逢其会,故以为二解均为河东故地便是一地也不为过。其实柳宗元也不是解良人,他是永济人。隋唐时,这里是解。从年代上看,解良最正统的名人约摸只有裴侠了。

裴侠,字嵩和,本名协,南北朝北周官吏。他的祖父裴思齐是秀才,因贤良方正,而被当作皇家顾问而经常为皇帝出谋划策。他的父亲裴欣对经史涉猎广博,成为当时少见的大儒。裴侠少年时代,在首都洛阳度过。他是个奇特的孩子,好几岁了,还不会说话,大家都以为他是哑巴。在他七岁那年,有一天,在洛阳城里玩耍,奇迹发生了,只见天空中飞来成千上万只乌鸦,把太阳都遮住了。裴侠第一次见到如此壮观的场景,大感惊奇,突然张口说道:“乌鸦!乌鸦!”从此,开口说话。事实上,他的智慧远比同年孩童超人。在他13 岁时,他的父亲便去世了。故里传说,当时,他像一个大人一样,独自张罗父亲的后事。为了给父亲寻找葬地,他去过许多地方,一位神人告诉他,因为他的孝,所以上天给他指条明路:“把你的父亲葬在桑东,以后可以爵封公侯。”在裴家宅院的旁边,有一大片桑林,裴侠就把父亲安葬在桑林东边。从此开始了独立而璀璨的人生。

青年时代的裴侠早早便因常识和品德为乡人所识,故而被州里辟为主簿。在主簿任上,因其工作突出,为人正直,是个难得的贤良,所以也像他祖父那样被举为秀才。北魏正光年间,皇家感念其“门资”即家世敦正,宣其回京,当了一个散官。这个官有机会“奉朝请”。所谓“朝请”在古代分别指春季和秋季的朝见。也就是说,他可以拥有加朝会的资格。这为他日后出京为隶埋下了伏笔。

随后,裴侠被任命为义阳郡守。永安二年(529 年),元颢反魏入梁,梁武帝派陈庆之随元颢率军北取洛阳,并奉元颢为帝。元颢称帝后,下了道诏书,要求各州县听其号令。裴侠坚决和国家站在一起,当众烧掉诏书并扣押了元颢的使者。不久后,尔朱荣率军平叛,魏孝庄帝复位。他很是赞赏裴侠的爱国精神,因此特意在洛阳嘉奖裴侠,并授予其东郡太守,兼防城别将之职。裴侠因此成了军政大权一把抓的地方大员。

永熙二年(533 年),魏孝武帝为抗衡权臣高欢,向河南征兵以加强京城的宿卫。裴侠再一次站在了国家面前,率领自己的部曲赶赴洛阳宿卫京都。当时的武卫将军王思政找到裴侠,向他询问朝廷出路,当时,朝廷都建议皇帝入关中投奔地方军阀宇文泰。深谋远虑的裴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宇文泰为三军所推,居百二之地,所谓己操戈矛,宁肯授人以柄,虽欲抚之,恐是‘据于蒺藜’也。”王思政听了,很是为难,问裴侠该怎么办。裴侠答道:“现在高欢之危在旦夕间,关中虽祸,尚在将来,理应先顾眼前。”王思政将裴侠的观点告诉了皇帝。皇帝认为裴侠有理,就升其为左中郎将。在西迁时,裴侠将妻子留在东郡护驾同行。他的朋友荥阳的郑伟劝他:“天下这么乱,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是谁的天下,你为什么不回到东郡,守着家人,等国家安定了,再出来呢?”裴侠回答:“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毅然而然地去了关中。史书上并没有裴侠妻子后来的记载。但裴侠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思想,以及“食君之禄尽君之事”的敬业精神,却是非常值得我们思味的。

公元535 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公元537 年,西魏丞相宇文泰率大军在陕西大荔南边的沙苑设伏,大败东魏军。裴侠率领乡兵部曲随军作战,冲锋陷阵十分勇敢。文帝引用孔子“仁者必勇”的话,赞其勇决精神,命其改裴协为裴侠,进爵为侯。

大统八年(542 年),西魏东魏又爆发了著名的玉壁之战(在今稷山县境内),并州刺史王思政奉命镇守玉壁,在朝中选择镇守之将,任裴侠为长史。玉壁城周八里,四面并临深谷,地势险要,难以攻克。东魏的高欢写信给王思政,诱他投降。王思政文笔不佳,就请裴侠代笔回信,裴侠的文字气势壮烈。既表达了宁死不降的意愿,又劝高欢退兵求和。文帝知道后,“古代著名的鲁仲连,也不过如此啊!”鲁仲连是战国时候人,以调解各国纠纷,平息战乱而出名。大统十二年(546 年),因守玉壁有功裴侠拜为河北郡守,从此转为文官。

河北郡即今运城境,包括安邑、夏县、平陆、芮城等地。郡上有个旧俗,官府可以从民间征调渔猎者30 人、男丁30 人供郡守驱使。裴侠知道后,深觉此事不妥,他说,“为了自己的口舌之欲,惊扰这么多百姓,这不是我应该做的。”就免了这些人的差。他们交纳的租税,他也不去享用,而是让人去买了官马,放在山中喂养。他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平日里只以豆麦咸菜之类度日。等到他离任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裴老爷的马居然成千上万,然而,却没有一匹被他带走。老百姓感叹之余,写了一首歌谣竞相传颂:“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裴侠清政爱民的风范令文帝十分欣赏,特意召他入朝。有一次,文帝在朝中突然把他喊了出来,让他一个人站在一边,然后对所有的大臣说:“裴侠清慎奉公,是天下第一。你们大家,谁要觉得自己和裴侠一样,就请站到裴侠那边去。”满朝文武都面带羞愧,没有一个敢应对的,也没有一个起身走向裴侠的身边。之后文帝重重地赏了裴侠,从此之后,西魏朝的臣子们,送给裴侠一个外号“独立使君”。

北周时期,裴侠被任命为户部中大夫。他到任后,发现户部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官员们大多有贪污现象,有的甚至超过千万钱。裴侠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将贪官污吏一一拿获,追回了大多数财务,为国家挽回了不少损失。因其功绩卓著,皇帝又调任其为工部中大夫。当时,大司空府有一个小吏叫李贵,一听说裴侠要来了,竟吓得成天哭泣,别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掌管的财物,账目不清,裴公清正严厉,一定会治我。”裴侠听说后,派人传话:“只要能自首,就可以不追究。”李贵马上就到官府自首了。

裴侠去世前,重病不起。有一天正在昏睡,突然听见打更鼓,马上坐了起来,说到了办公时间了,要去上班。说来也奇怪,当时他红光满面,一点也没有病态的样子。皇帝听说了,赞叹说,这是老天保佑勤恪的人啊。他们去探望裴侠,才发现这么大的官员居然“房屋不免霜露”,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

裴侠不光自己清廉,就连家门也要求跟着清廉。他特意写了一篇家训,追思自己的九世祖,三国时著名清官裴潜,以其廉洁奉公的事迹,来教育后代。有人不喜欢他这样,笑话他,当官居然如此清苦那还当官干什么。裴侠回答,“清廉本就是做官之本,节俭本就是做人基础。我们裴家是望族,世受尊重,凭的就是这两样。现在,我这么做只不过是担心辱没了祖宗的名声。你们有什么好笑的呢?”

公元559 年,裴侠病逝,朝廷赠给他太子太师,蒲州刺史的称号,谥号为“贞”,和他的祖先裴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