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7 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特征
2020-11-17李嘉欣
李嘉欣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烟台 264000)
16 世纪时,德国宗教改革领导人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并且发起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对人的精神束缚。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政治运动。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展开,之后迅速传播到了整个欧洲大陆,英国宗教改革与同时期的德国宗教改革和瑞士宗教改革相比,展现出其独树一帜的风采。英国宗教改革给英国历史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也展现出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王权成为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政教合一追求共同利益以及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渐进性的改革。
1 王权成为宗教改革领导者
1.1 君主成为民族国家的象征
英国史学家波拉德(A.F.Pollard,1869—1948)曾指出,15 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古代君主制的新型君主制形式,这种新君主形式是封建君主专制向现代君主制度过渡的一个阶段。波拉德认为16 世纪的政府是一个“绝对政府”。波拉德尤为关注新君主作为整个国家的象征这一特点。他认为,人民有着相同的民族国家观念是国家利益被摆到至高无上地位的重要原因。在他看来,与国家利益相比,个人生活、自由和利益都是不值一提的,这才是真正的都铎暴政。亨利七世一边支持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一边团结刑事法庭和枢密院提高自身威信,重视人才选拔,从新贵族和新兴市民资产阶级中培育支持自己的力量,授予他们官职以加强王权统治。国民认可这样一位睿智、具有决策能力并且可以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国王。
与黑暗腐败天主教会教皇教士相比,国民更愿意拥护一位真真正正为国家着想的睿智英国国王。同时16 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王权也有意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合作,“封建主义表层下面形成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于王权,王权是进步因素,是人格化的国家。因此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与忠君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英国的民族感情围绕都铎家族而得到巩固,王权与民族国家的这种关系使王权成为英国民族国家的象征”,也为自上而下顺利地进行宗教改革提供了便利。此时的英国既有同天主教会深刻的矛盾冲突,又具有十分强大的专制力量的国王,一场由国王领导和规范的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1.2 自上而下的一次改革
亨利八世离婚案一直被称作英国宗教改革的导火索,亨利八世决意与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离婚,然而离婚诉讼案的失败使亨利八世对罗马教皇彻底失望,当英国与西班牙、法国对抗的时候,与罗马教会相隔一海的英国毫无优势。罗马教皇始终站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利益这边。看清这一点,这位曾经被授予“天主教卫士”称号的国王毅然地发动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于1529 年11 月,召开了宗教改革的第一次议会会议,会议制定了三项法令。以立法形式限制教士和教会的权力,借此向罗马教会施压,希望教皇可以改变,但毫无用处。1531 年1 月,亨利八世试图逼迫英国教会和教士承认他是英国教会的保护人和最高领导人,但遭到了英国天主教会的抵制,承认国王是最高领导人就是背叛罗马教会,但是迫于严峻的局势,教士们被迫承认国王是他们的“单独的保护者和唯一的最高的君主,甚至在不违反基督教宗教法的情况下,奉他为最高的宗教首脑”。[1]之后的几次会议,议会又通过了大量的法案,基本都是关于限制教士权力的。亨利八世通过这系列的禁止文件逐渐使英国教会处于王权的限制之下了。如亨利自己所说:“国王和君主,除了上帝之外,不承认任何权威。”教权在与王权的斗争中落败。
2 政教合一追求共同利益
宗教改革之前,教权和王权分管两个世界,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国王管理世俗民众的物质生活,以其专制力量保证国家臣民的安全和公平;教权则主导基督信徒的精神和宗教生活。当然,二者虽然管辖两个世界,但在现实生活中,二者相互交缠,相互渗透,二者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伴随着尖锐的矛盾。宗教改革之后,新教建立,新教成为君主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一方面君主通过政治力量促进新教的建立与传播,另一方面,新教成为国王追求政治利益的载体。
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以及新贵族要求摆脱教会繁苛的盘剥和统治,建立属于英国国家自己的民族教会的时候,亨利八世主动发起宗教改革,充分发挥了国家的政治力量,建立新教,并促进新教的传播和发展。新教在本质上是为了反抗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与腐败,而从天主教演变出来的一种“廉价”宗教,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英国民众的意愿。
政治力量通过建立新教拔除原罗马教会在英国的势力。宗教改革之前,亨利八世与拥护王权的新兴市民资产阶级就觊觎教会丰厚的财富以及土地资产。新教建立之后,亨利八世立即开始回收天主教的土地和财产。“亨利八世以修道院晚期修士生活腐化、买卖圣职、滥施刑律、宗教道德沦丧等罪名,要求解散英国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全部财产以及土地。”[2]
新教的确立使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在英国受到巨大打击,信徒的减少以及教产的没收都使天主教会很难再东山再起。并且没收教产的活动中,市民阶层是除王室外,剥夺教会财产的主要受益者。亨利为了进一步赢得市民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和拥护,将市民资产阶级凯觑已久的教会财产进行大规模拍卖,赠送和赏赐。而在这场土地交易中既满足了国王对金钱的需求,又使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获取更多的土地进行商业活动,这使双方的联合更加紧密。并且将土地拍卖、赏赐给新贵族之后,新贵族就因和王权建立了更加牢固的关系转而更加支持王权至上。亨利八世凭借与新贵族和新兴市民资产阶级组成的议会的支持,大大地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获得了更多的治理权力。
3 一次渐进模式的改革
英国的宗教改革是近代欧洲宗教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英国本身甚至西欧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改变了西欧历史发展进程。与德国马丁·路德改革以及瑞士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相比,英国的宗教改革历时时间长,改革过程中历经几位国王,改革之路一波三折。并且英国改革后所建立的国教在新旧教的关系上具有明显的中庸主义色彩,英国国教既倾向于新教,却又保留了大量天主教色彩,相比于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与瑞士的加尔文改革,英国宗教改革是一次不彻底的改革。
英国宗教改革可以说从亨利八世起就是走的中庸路线,没有对天主教进行彻底的清扫,这也影响了后期的英国国教。从亨利八世颁布的各种法令来看,也主要是为了限制和取消教皇在英国的特权地位,加强和保证王权在英国的独尊地位。并不是亨利对天主教教义有什么不满。1539 年,亨利八世颁布了被称为“带六根刺的血腥鞭子”的《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其中除了仍然否定罗马教皇有权赦罪外,其教义均与旧教无异。由此可以看出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希望的仅仅是建立一个“没有教皇的天主教”。[3]而不是像德国、瑞士宗教改革那般彻底推翻天主教。
之后和亨利八世同样面对巨大改革压力的伊丽莎白同样也走的是中庸之道。在她即位之前,她就几次改变宗教信仰。可以说确实“她本人从来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究竟是信仰宗教教义还是严于律己、提高思想道德去拯救灵魂,对伊丽莎白而言都没有关系”。正是这种宽松的宗教政策缓和了当时两教的矛盾,为伊丽莎白巩固留出了时间。
英国宗教改革自亨利八世改革之初,就对天主教会的教俗教义进行了大量保留,伊丽莎白更是为了巩固国内的统治稳定,对宗教改革采取了温和的执行措施,可以说二者仅仅是为了拔出教皇的特权地位,而对民众的宗教信仰采取温和的中庸政策。
4 结语
英国的宗教改革由于英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得英国宗教改革具有了不同于德国和瑞士改革的显著特色。英国宗教改革虽然相比于其他两国国家改革不够彻底,但不能将改革不彻底作为缺点来看待,改革不彻底的原因不仅仅是国王个人原因,同时与英国当时的社会背景、阶级力量、人民诉求都有关系。而且英国在宗教改革之后率先迈入了资本主义时代,这相对于彻底改革的德国和瑞士无疑是进步的。英国宗教改革中展现的民族性格以及问题处理方式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英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面对历史问题,我们应将其放到其所在的时空中去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