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桥”变身“连心桥”
2020-11-17张宁
文 张宁
“我们村上这座桥修得也太假了,你们纪委能解决吗?”在擂鼓镇田坝村走访时,村民刘福蓉话语中充斥着不满与担忧,一脸质疑。
年初,我转岗到北川羌族自治县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工作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棘手事。
田坝村于2018年5月动工修建了一座长48米、宽5米的“便民桥”,用于解决村上1000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题。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超出预定工期半年之久,仍处于停工未整改状态,让村民们很是“堵心”。
在问题线索分析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村民反映的问题迟迟没有解决,关系到出行安全,甚至会给全县脱贫攻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该线索立刻进行初核。根据工作安排,由我担任核查组组长。
于是,我和同事迅速行动,调阅相关资料,走访当地群众,摸清了基本情况,发现这座桥的修建过程中不仅偷工减料,而且还用了被雨水淋湿而受潮的水泥,甚至直接在桥墩下挖“连槽砂”修桥。
“受潮的水泥绝对不能再用,这是建筑常识。河道里未经清洗和筛选的砂石叫‘连槽砂’,也不能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这些劣质材料一旦使用,工程质量就难以保证。万一大桥垮了那就是害人命啊!”同事小何一边分析,一边感叹。
“当时发现这一情况,我们就向村上、镇上作了反映,他们也来看过,不知道为什么桥还是修起来了!听说检测不合格,老板还拿到了钱!”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再一次把重重疑问抛给了核查组。作为组长,我深感责任重大,暗下决心一定要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县纪委监委立即组织人员对工程施工方负责人、乡镇主管干部、具体经办人员进行了谈话调查。调查发现,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虽然当时去施工现场进行了查看和制止,但并未真正引起重视,更未深入调查、采取有效措施,才导致“便民桥”出现如此严重的质量问题。
经过多番调查,2020年6月,两名直接监管责任人被党纪立案查处,其他涉案人员也被追责问责。
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下,当地政府协调施工方进行了彻底整改,破碎“问题桥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了重新修建。
便民桥是解决群众出行的“民生桥”,是拉近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决不是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夺命桥”。该案暴露出个别基层党员干部遇到难题不下深水、工作浮于表面、作风不实的弊病。
然而,问责并不是最终目的,打通干群“连心桥”,修正党员干部思想“歧路”履职“歪路”才是我们纪检人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