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脚下“地生金”
2020-11-17李海钦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海钦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村产业革命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2019年,贵州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坝区亩均产值增长30%以上,有力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
贵州充分发挥农村产业革命“智囊团”作用,组织万名农技专家下基层,下沉技术力量到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提升管护优化管理,帮助提高生产效益,助推农业生产抢时间、补损失。
技术下沉化解“多”与“少”的矛盾。“八山一水一分田”生动阐释了贵州地形地势特点和资源禀赋,可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土地面积较少。脱贫攻坚力度不减,产业革命高歌猛进,脱贫出列标准不降。要发展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就要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化解减贫人口多与土地资源少之间的矛盾,用科学技术让土地生黄金,扩大产业革命成效,帮助贫困群众高质量脱贫致富。
技术下沉破解“快”与“慢”的难题。种植养殖业发展有其规律,农作物从种植到收成、从形成规模到产生效益、从种植户开始种植到种植积极性提升,需要时间沉淀。与之相对,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坚持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抓好农村产业革命,就要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作用,补上技术短板,降低因技术原因造成的农业减产减收风险。
技术下沉兼顾“大”与“小”的统一。以坝区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是农村产业革命的主阵地,然而客观上同时存在作坊式种植园;种植的对象既有茶、食用菌、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也有其他作物。在实际技术服务中针对不同的种植规模和品类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既要破解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同时满足作坊式生产的各类技术需求,把技术指导贯穿种植养殖全周期、全过程、各环节。
农业是对自然环境、季节很敏感的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紧扣“八要素”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的要求,既要直接提供技术服务,也要注意从当地挖掘“土专家”、“土秀才”进行技术传授,培养一批技术能手,不断提升产业革命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农村产业革命使贵州农业农村面貌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脚下是生机勃勃的土地,身旁是渴望小康的人民,农村产业革命中的“智囊团”用脚丈量土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用技术服务推动产业革命,助力脚下土地生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