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大开发2.0版的战略与机遇
——访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

2020-08-24吴文仙

当代贵州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机遇贵州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吴文仙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36条重磅举措和“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9个字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定位。

与上一轮西部大开发相比,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在哪里?对西部和全国的战略意义何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贵州迎来哪些历史机遇?……针对这些问题,《当代贵州》专访了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

“五张地图”看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定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如何理解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扩展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 “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的关系?

鄢一龙

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是我国既定战略安排,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已经写入。当然,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我们推进西部大开发更加迫切。新冠肺炎疫情本身没有产生新的结构,但是成为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结构性变化的加速器。我们的战略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将安全上升到更高的位置,由主要强调发展转向考虑发展与安全双目标。我们需要加强应对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信息战等平战一体、战和一体的无边界总体战的备战应战能力,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发展战略回旋空间大的优势,形成战略腹地,形成战略缓冲机制,而西部大开发为我国发展与安全都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点。其次,我们对外开放的格局也要做出重大的调整,对推动新型全球化、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也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

2000年国务院就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此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多有涉及,从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落地,到今年《指导意见》出台,20年来,西部大开发始终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部署之一。国家为什么屡屡锁定西部?

鄢一龙

西部地区在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可以从5张地图来理解这一战略地位。

第一张是国土资源地图,中国的地理中心在西北,西部地区占据了国土面积近60%,西部地区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最为富集地区。

第二张是自然地理地图,西部地区是我国三大阶梯地形中第一大阶梯——青藏高原和第二大阶梯——三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两大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所在地,对于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大的生态安全意义。

第三张是经济地理地图,我国在瑷珲腾冲线(胡焕庸线)以东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占94%,我国经济活动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如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仍旧是一个长期战略性问题。

第四张是人文地图,西部地区是50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占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左右,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五张是边境地图,西部拥有中国80%以上的陆地边界,与中国接壤的14个国家,除了朝鲜不和西部接壤,俄罗斯主要和东北接壤,其他12个都和西部地区接壤,西部处于我国国界安全与国际交往的战略前沿。

不仅要从中国地图看,也要从世界地图看;不仅要看现在,还要看大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陆地一直是主角,亚洲则是世界发展的火车头。然而,在短暂的几百年西方大分流历史中,海洋一跃变为主角,亚洲庞大的陆路世界成了边缘。而今,历史正在恢复其长周期常态。西部大开发在部署之初,正是对前述趋势的平衡。如今再提西部大开发,是向历史长周期常态回归大趋势的顺应。司马迁曾言,“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这一论断或将再被验证。

鄢一龙:2.0版本的西部大开发要做好大开发、大开放、大保护、大安全四篇大文章,这是新格局、新态势。(受访者供图)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在何处

鄢一龙

《指导意见》从打好“三大攻坚战”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涵盖产业能源结构、城乡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等诸多角度。如此全方位、多层次战略布局,与上一轮西部大开发相比,新在哪里?

鄢一龙

这是西部大开发进入第3个10年之际提出的一个战略,也是新时代首次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如果我们把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看成1.0版本,那么本次出台的《指导意见》可以看成2.0版本。与1.0版本相比有以下不同:

首先是主要着眼点不同。1.0版本主要着眼点在于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而提出,虽然内容越来越全面,但是大的主线就是开发西部,缩小发展差距。而2.0版本主要着眼于将西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提出。

其次是国内背景不同。1.0版本是在我国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提出,前一轮西部大开发确实也抓住了这一机遇。2.0版本是在我国进入第四次产业革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新发展阶段提出。

其三是国际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1.0版本是在我国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化背景下提出,2.0版本是在我国需要积极发挥领导力主动推动新型全球化,主动倡导“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提出。

其四是区域总体战略实现了升级。2000年时的区域战略背景是协调发展战略,而现在的区域发展战略更为全面立体,既有中西东北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还有长江经济带、黄河生态经济带、“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布局等区域联通战略,以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港珠澳为龙头的城市群化区域增长极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等空间治理战略等。

2.0版本的西部大开发要做好大开发、大开放、大保护、大安全4篇大文章,这是新格局、新态势。

大开发就是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西部路径,加大中国经济发展纵深空间,打造西部地区增长极、完善与拓展西部开发轴线,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现代化、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继续缩小与东中部的发展差距。

大开放就是要通过在西部地区构建“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加大沿边地区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推动我国形成东西双向、海陆并进多的层次多渠道开放新格局。

大保护就是要加大美丽西部建设,保护建设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为全球和全国提供生态产品。

大安全就是要通过形成西部开发新格局,为我国保障国境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民族共同体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既提出了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又提出促进西部面向欧亚大陆桥的开放,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循环。这背后对西部和全国的战略意义在哪里?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双循环战略,双循环包括内循环与外循环,我们构建双循环格局是要在国际环境发生剧变的条件下保障我们的经济安全,主动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从国际循环上看,西部大开发促进面向欧亚大陆桥的开放,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循环。

从国内循环上看,需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战略,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区域之间联通性,畅通区域间循环。在西部打造新的产业基地,促进不同区域间经济内循环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可以把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国外,以更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垂直分工。但是从经济安全角度却并非如此,在继续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要避免重蹈一些国家出现的制造业空心化覆辙,尤其是要避免我们全产业链优势被削弱,加强自主创新补足产业链短板,利用我们战略腾挪空间大的特点,鼓励产业往中西部梯度转移,以保障本国企业生存空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贵州抢抓新机遇可实现后发先至

《指导意见》除了对整个西部各省区开发、开放、发展作了安排部署,专门提到“贵州”二字的有两处,数次提到黔中、川滇黔、渝黔。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贵州将迎来哪些历史机遇?

鄢一龙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对于贵州发展意味着巨大的历史机遇,包括高质量发展机遇、对外开放机遇、生态建设机遇与治理现代化机遇等。我们前面谈到2.0版本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背景下提出的,我想重点谈一下贵州如何抓住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

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数字化、智能化革命,我们还处于这一革命的早期阶段,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会改变经济地理基本格局。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而言,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世界银行概括的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要素,提高经济聚集度、缩短经济距离、减少分割。

在第四次产业革命背景下我们不但要考虑传统经济地理,还要考虑数字经济地理,不但要看地缘格局还要看数缘格局,数字一线城市并不等于地理一线城市。对于数字经济地理而言,注意力、泛在赋能、互联联通等要素变得非常重要。第四次产业革命将为贵州发展带来以下3个方面的机遇。

第一,蛙跳赶超机遇。由于沉没成本小,新的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使得后发地区不必遵循传统的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去承接先发地区转移来的产业,而是可以采取蛙跳战略,直接采用最新的技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先至。这一点贵州已经创造了典型的案例,贵州发展不是简单发挥比较优势,而是把握住了新兴产业趋势,进行前瞻性布局,推动了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贵州目前已经是全国的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可以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上,把握新基建、新投资、新消费的经济发展机遇,使得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链条与业态更为完整。新基建重点在于为第四次产业革命构建基础设施,包括发展各种类型智能终端、构建5G等通讯基础设施,构建城市大脑、数据存储中心、计算中心等智能中枢设施。新投资是指加大对于不同部门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投资。新消费是指鼓励推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消费,推动衣食住行游娱学消费方式变革。

第二,泛在赋能机遇。我们前面说到距离是经济地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使得传统经济地理中比较偏远的地区处于发展很不利的地位。但是互联网具有泛在赋能的特性,它使得距离变成了零距离,只要接入就是无距离,就是和其他地区处于同一起跑线。例如,现在直播带货是一个风口,直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直播加源头销售,内容电商比传统电商进一步将中间环节削减。贵州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带来的结果是贵州有很多高质量的农产品,特色产业的源头地用直播带货等内容电商的方式进行销售,就会创造巨大的市场机遇。

第三,注意力经济机遇。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哪些地区吸引最大的注意力资源就能为促进当地的发展创造机遇,注意力的高地也有机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高地。多彩贵州拥有异常丰富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完全可以打造出无数的网红业态、网红景点、网红产品,形成更多的注意力高地,在数字时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当然,贵州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最大瓶颈在于人才,如何吸引全国人才、全球人才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抢人是比抢夺产业更重要的事情。

经过20年的发展,贵州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具备了高质量发展基础条件。将良好的发展条件变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贵州的路径在哪里?

鄢一龙

第一,走出一条内陆后发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推动贵州实现较快发展与提质转型的双胜利。牢牢把握第四次产业革命机遇,立足贵州省情,发挥比较优势、集聚优势、跨越优势,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特色产业品质化、品牌化,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效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黔中城市群为中心增长极、带动辐射其他市州的开发格局,加强跨省联动开发机制,构建省内循环与省际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将农村建设为新的生产中心与消费中心,促进构建城乡多层次、多渠道循环。

第二,主动搭建西南地区大开发协作平台。西部大开发可以划分为西北与西南两大板块,这两大板块在自然地理、人文、经济、开放方向等区情上差异甚大。西南地区不但是地理区域、人文区域,也是经济区域,需要在国家规定的西部大开发意见指导下制定形成西南地区大开发新格局的实施方案。贵州作为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省份,地处西南地区中心地带,需要将贵州发展放在西南地区5省市区的大开发中去谋篇布局,积极搭建西南地区大开发协作平台,形成共同落实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方案,促进西南地区开发开放大协作。

第三,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川滇黔、渝黔、黔桂等跨省协同开放发展机制,搭建带路联动、陆海联接、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走廊。深化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积极探索数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深化国内外生态合作,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

第四,加强多彩贵州建设,打造我国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深化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保护和建设生态多样性。实施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保护生态多样性,建设生态屏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挖掘和保护,加强人口较少民族保护,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丰富的旅游景观开发保护,保护和建设自然景观多样性。

跨越黔滇两省交界处北盘江大峡谷的毕节至都格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桥梁主跨720米,桥面距水面565米,2018年9月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桥”,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龚小勇 摄)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机遇贵州
再见,机遇号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机遇
国务院副总理首提物联网强调“四个关系,五个着力”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