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德威、季进编:《世界主义的人文视景》

2020-11-17孙连五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学研究

由王德威、季进主编的《世界主义的人文视景》是一部向李欧梵教授致敬之作。本书共收录文章28篇,作者主要是李欧梵的好友、同事及弟子。李欧梵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在国内外学术界早已得到公认。他最具代表性的成果,如《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及《东西之间:我的香港》,在英语世界中均具有开拓先河的意义。1王德威:《序》,《世界主义的人文视景》,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页。[David Wang,“Introduction,” Shijiezhuyi de renwen jingguan (Humanistic Vistas of Cosmopolitanism),Zhenjiang:Jiangsu University Press,2019,2.]如何传承和发扬李欧梵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本书所收文章基本上涵盖了李欧梵教授的学术关怀和历史视野,是对其学术理念的赓续和拓展。全书共分六辑:“铁屋中的呐喊”“‘五四’后的喧哗”“上海摩登”“我城香港”“跨界对话”“写在世界之中”。

第一辑所收文章主要是与李欧梵的鲁迅研究形成互动与对话。李欧梵早年的鲁迅研究深受业师夏济安的影响,其学术成果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被译介到国内,由乐黛云主编的《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就收入了他的《一个作家的诞生——关于鲁迅求学经历的笔记》一文。此后,李欧梵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引起了持续的反响。黄子平的《声的偏至》考察了鲁迅在留日时期主体性思想的形构,他认为,鲁迅思想的偏至有两个分支:一是引介欧洲“20世纪文明”,推崇“争天抗俗”、声动世人的“精神”。二是批判“恶声”,包括“重物质”的富国强兵论和“尊众数”的立宪国会论等。鲁迅寄希望于前者而去后者,声的主题或意向贯穿了鲁迅留日时期的活动,构成了他的主体性思想。苏文瑜的《李长之与“批判”之含义:伊曼努尔·康德如何激发对鲁迅的开创性研究》,以李长之对康德的介绍和研究为出发点,探讨了康德哲学思想对李长之《鲁迅批判》的内在影响。陈国球的《陈世骧论文学之光与摩罗诗力》,是对陈世骧抒情传统论的研究。此前,他已发表《“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6期)一文,对陈世骧早年的文学活动进行了史料的考辨与梳理。在这篇文章里,陈国球通过新发现的史料对陈世骧早期的文学观念再做探析,他所依据的两份资料是陈世骧所译《文赋》及其论述中西文学的文章《波兰文学在中国与作为“摩罗诗人”的密茨凯维奇》。陈国球认为从《文赋》的考订到与《摩罗诗力说》的对话,都渗透着陈世骧对抒情传统理念的认识与体察,这些思考构成了“抒情传统论”的先声。王德威的《从摩罗到诺贝尔:现代文学与公民论述》可谓“大题小做”之典范,他以与鲁迅相关的术语“摩罗”“人造人”“诺贝尔”为线索,与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形成历史的对话,重新思考了文学介入社会与政治的可能与不可能。

第二辑侧重于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察与研究,视角独特,发人深思,其中所涉及的郁达夫、徐志摩都是李欧梵早年重点关注的对象。许子东的《“五四”以来文学批评的类型及变化》考察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的四种类型:作家流派批评、社团组织批评、学院研究型文学批评和网络时代的泛商业批评,并对这几种文学批评的写作动机、文体特点及历史演变做出探析。陈子善一直注重现代作家的手稿研究,他曾指出手稿的价值有三:第一,校勘价值,即根据手稿来校书。第二,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可以通过手稿来探索作者创作时的心路历程。第三,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作家的手稿来揣摩他的写作技巧。2陈子善:《手稿的定义和价值》,《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171页。[CHEN Zishan,“Shougao de dingyi he jiazhi”(The Definition and Value of Manuscripts),Nanjing shifan daxue wenxueyuan xuebao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School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4 (2005):171.]他的《徐志摩墨迹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就是从手稿的角度对徐志摩研究进行了历史的回溯与展望。李思逸的《平面化的自我:郁达夫的铁路旅行与风景书写》以铁路旅行和风景消费为切入点,重新解读了郁达夫作品中缺乏内在深度的自我。邝可怡的《俄苏文学、法语左翼与中国现代派》是其专著《黑暗的明灯:中国现代派与欧洲左翼文艺》(香港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的章节,以高力里的《俄罗斯革命中的诗人们》的生成、翻译以及在中国的传播为个案,探析了20世纪30~40年代世界左翼文艺思潮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再现了中国现代派左翼文艺思想的译介实践,被认为是对左翼文学研究的一次重要的开拓。3翟猛:《近十年左翼文学研究中“世界视野”的引入与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年第4期,第43—45页。[ZHAI Meng,“Jin shi nian zuoyiwenxueyanjiu zhong shijieshiye de yinru yu fansi” (The Introd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World Vision” in the Study of Left-wing Literature in Recent Ten Years),Wenyi lilun yu piping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4 (2019):43—45.]宋伟杰的《变形的故乡,有情的测绘:〈茶馆〉,怀旧、丧失感、自我悲悼》以老舍的剧作《茶馆》以及一系列根据《茶馆》改编的戏剧、电影为线索,通过对茶馆的写实主义、表现主义、极简主义的想象与考察,将茶馆诠释为物质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合体,以及政治变化下逐步扭曲、变形的时空型,并进而探究物质毁形与情感流变的交错纠结。

第三辑所谈话题与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书形成呼应,这部著作对30~40年代上海都市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堪称一部关于都市文化研究的力作。陈建华的《周瘦鹃与中国影视现代性》是其新近出版的专著《紫罗兰的魅影:周瘦鹃与上海文学文化,1911—1949》(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考索周瘦鹃早期的电影实践,并评骘周瘦鹃对中国电影发展所做的贡献,为我们了解和认识通俗文学提供了新角度。孟悦的《曾经的世界素食之都:戒杀、护生与人类进化的上海》选取上海的功德林饭店作为考察对象,探究了上海素食文化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伦理观念之间的关联。胡小真的《无线电时代上海女性弹词开篇的新创作空间》以姜映清的弹词开篇为例,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女性弹词的创作空间。罗靓的《非人之人性:青白蛇的挑战》以方成培的《雷峰塔》、《申报》所刊载白蛇形象、田汉改编的《金钵记》、李碧华、严歌苓等人的小说以及近年来改编的电视剧为例,谈论了流变中的白蛇故事对人性边界的不断挑战。黄心村的《旧闻新语话春申:陈定山的上海与台北》考察了通俗作家陈定山在上海和台湾时期的文学活动,重新定义了这位离散飘零的边缘作家。这些话题基本都关涉现代上海的地理空间和文化语境,也都是对李欧梵都市文化研究的拓展与延伸。

第四辑所收文章都与香港有关。李欧梵与香港有着不解之缘,从哈佛荣休后,他也选择在这座城市安度晚年,对香港的文化地理学意义进行了不断的阐释与思索。陈平原的随笔《我见青山多妩媚》考察了叶灵凤、李欧梵的香港书写,对他们不同的文章趣味做出了概述。吴国坤的《香港与星马冷战文化双城记:〈小说报〉与刘以鬯的〈星嘉坡故事〉》聚焦冷战时期香港的《小说报》,以刘以鬯的小说《星嘉坡故事》的登载与传播为例,探察美援文化体制下本地文化界知识分子、出版商与作家如何参与、出版本地书籍和报纸,是对冷战时期台港文学史的丰富与延展。这一辑还收录了两篇散文,即北岛的《在中国这幅画的留白处》和廖炳惠的《旅居与跨文化书写》。

李欧梵是一个典型的狐狸型学者,他的兴趣广泛,文学之外,还迷恋古典音乐、电影等。第五辑所谈论的话题多与跨界有关,这也与李欧梵的多重文化身份形成对照。古艾玲的《舞台中央的电影往事:身为怀旧守护者的华语电影人》和张英进的《朱利安〈万重浪〉的跨地实践与跨媒体美学》是对中外电影先锋艺术理念的透视。梅家玲的《李渝的小说美学观及其〈和平时光〉:现代主义、女性意识与故事新编》立足于台湾女作家李渝的创作,讨论了她的小说理念及其故事新编小说与鲁迅所形成的对话。王斑的《无用之用》是一篇颇见锋芒的文章,作者对夏志清《新小说的提倡者:严复与梁启超》的有关论点提出质疑,认为夏志清的文学理念受新批评影响过深,纯粹的不受政治理念影响的美学观念在现代中国是不存在的,中国批评家不是将文学孤立为一种自主的、超然的话语,而是更深入地将文学融入社会、道德和政治问题的根本语境。不过,此文有些观点也值得商榷,作者谈到夏志清在1978年撰写《新小说的提倡者:严复与梁启超》之时,美国新批评正盛行,4王德威、季进编:《世界主义的人文视景》,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85—286页。[David Wang and JI Jin,eds.,Shijie zhuyi de renwen jingguan (Humanistic Vistas of Cosmopolitanism),285—86.]这是有违史实的。

最后一辑是对李欧梵“世界主义”理念的烛照与回响。刘剑梅的《文学如何面对暴力》是对波拉尼奥的小说《2666》书写暴力和人性之恶的评论。王晓珏的《去冷战批评与中国文学现代性》可与吴国坤的《香港与星马冷战文化双城记》进行对照,这篇文章是她对专著《冷战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反思,考察了冷战文化对中国现代作家思想与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并呼吁建立一种去冷战的批评话语。季进的《论世界文学语境下的海外汉学研究》借助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理论重新审视了海外汉学研究中的“西方主义”与“东方主义”倾向,指出两者异同之处,为认识和解读海外汉学提供了新的空间。王晓明的《在“利”字当先的时代里》是对当下中国文化研究发展理路的深思。刘再复的文章回忆了他与夏志清的友谊。

总的来看,本书体现出以下三个显著的特色:一是作者大多留学海外,知识体系横跨中西,具有完备的世界文学视野。中国现代文学自其发生发展就受外国文学浸淫,如何从世界文学视域下观照中国文学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重要理路,本书所涉及的李长之与康德、戴望舒与高力里,为我们重新解读中国文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二是倡导文学研究的多元理念,致力打通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为我们展示了新颖的研究角度。比如宋伟杰对《茶馆》的研究、罗靓对白蛇故事的考察,都是将文学文本与电影、戏剧等文本改编形式结合起来,对文学演变的内在理路做出了精彩的分析。三是本书所谈论的话题极具前沿性,对国内的现代文学研究有诸多的启示意义。比如抒情传统这一文学观念最早是从海外刮起一股旋风,经王德威、陈国球等人的不断拓展,已成为近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中的热门议题。又如,在以往的台港文学研究中,学者大多注意党派文艺和自由主义文艺两条文学发展脉络,近年来,随着美国新闻处(USIS)一批历史档案的解密,美援文艺成为冷战时期台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吴国坤、王晓珏的论文都涉及这一问题,另外值得关注的学者有陈建忠、王梅香等人。本书所提供的精彩论点还有很多,对于深入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值得向大家推荐。

猜你喜欢

文学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