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店记忆

2020-11-17

延河(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娃娃

上店,地处千阳县西北部,与陇县麻家台、西凉湾甘肃新集、万宝川等地接壤。作为我第二故乡,真有不解之缘,上店那山那水那人,庄重清凉淳朴;那乡音乡情乡愁,多年挥之不去,久久地在我心灵深处萦绕,无助时给我力量,成功时陪我喜悦。

几回回梦回上店,忘情地揽你入怀;几次次古园寻踪,触摸心中的圣地,古朴苍凉厚重,你本色依旧……

上店总使我魂牵梦萦。

上店是我和父亲两代人奋斗过的地方,父亲当时在寨子大队当知青,一干就是十几年,姐刚出生不久,母亲带着姐一块来到上店,生活很是清苦,寨子的乡亲给了全家很多照顾,至今还有几家走着亲戚。说到上店父亲有讲不完的故事,很动情,很感人,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打开尘封已久的回忆,我不敢呼唤你的名字,我怕惊醒了世界……

上店是我工作第一站,1991年去上店乡政府当了一名办事员,第一天报到,骑上自行车,草上路还没修好,过交河,踩泥泞,四小时后终于到达。乡政府坐落于一处高地上,几排老房子,一个大铁门,街道是沙土,两边几处高低不一的老房子,有供销社,有理发店,有制衣店,有学校医院粮站,还有敬老院,看着还挺热闹,原生态影像。办公室小李接待了我,我俩挤一个房子,师傅老王很关心我,给我讲了许多工作上的事情,白天跟他修水保,男女老少齐参战,场面红红火火,跋山涉水把上店的沟坎跑了个遍,知道了磨朝、上店、李家湾、董家寺、枣林庄、安家山、寨子、冯湾岭、柳王庙、老庄沟等村庄,还有甘肃的新集、朝那、万宝川陇县的麻台、西凉湾等地。领导见我能吃苦,便安排我当团干,包最远的老庄沟村,离乡上四五十里,无交通工具,无大路,只能步行。山高林深,单趟三个小时,野狗蛇虫多,一路见不上人家,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怕,但当时我是唱着歌进去的。

有一回搭拖拉机下村,在安家山唯一的一条山路被几只狗封死,远看像狼,连拖拉机都不怕,冲过去之后几条狗撵了一路,一只竟然跳到了车前,狂吠不止,很是吓人,一伙人用木棒半天才赶了下去。还有一次与伙伴一起下村,路与大蟒蛇盘在路上,让人毛骨悚然,一直等半天蛇走后才赶路。还有在李家湾离远见到了豹子,老庄沟林子里野猪从大到小排成一列,一路上野兔野鸡飞窜,不小心吓人一跳。天上不时有猛禽盘旋,雨季上店河清澈见底,用心找能找到小鱼儿,离人家近的草很难会遇见成群的牛羊,牧人亲切地打招呼,用独特的调调吆喝牛羊,牛羊吃饱了,汉子们吼着秦腔悠哉悠哉地回去了。春季迎春花山桃花梨花盛开,夏季莽莽群山碧绿如洗,秋季山桃山杏野枣各种野果,菊花等叫不上名的野花遍野,冬季白雪皑皑,飘飘洒洒,就像春天的芭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莽莽群山,点点人家,生灵万物汇聚于此,争芳吐艳……野性上店,诗意田园。

上店人很时尚,虽然地处深山,但这里年轻人时尚不亚于城里,街道上天天有花枝招展的姑娘,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制衣店供销社人很多,逢集的日子,顶方的下棋的打扑克的,品酒的约会的做买卖的,很有感觉。上店人来自十八个省,地域文化差异大,年轻的后生一表人才,上了年纪的长铜烟锅,石头眼镜是标配,衣服各具特色,来来往往的人使街道充满了激情。只有一趟班车早上8点送走,下午4点迎回,雷打不散,既送亲人又迎路人,成了街道一景。

月娃,一个好哥们,那地道的原生态秦腔使人如醉如痴,“皮鞭打气的人满腔怒火,七品官在公堂我无法奈何……”字正腔圆,久久地在山谷回荡,隔几道粱都听得见,要有良师他一定是角。五权的食堂总是高朋满座,食客划拳的调调独特别致,就像唱山歌。玲儿的山歌更是清纯,放牛时唱几段,韵味十足,参加县上歌手大赛得了一等奖,后来去大城市出了名。萍儿一手好针线,又善于“绞花花”;菊儿教书,比娃娃大不了多少;建军,原生态天然歌手,《西游记》《渴望》等歌曲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怀生,村上少有的文化人,技术含量高的事总少不了他。长生,一名电影放映员,隔山爬岭,把文化撒到了沟沟坎坎,那年月看电影就像过会一样,热闹非凡,台下黑压压一片,镜头前娃娃们做着各种手势,银幕上便出现各种图案,笑着乐着吆喝着……德虎大哥打猎高手,隔三岔五地拽回几只野兔野鸡,晚上香气充满老庄沟整个村子,汉子们猜拳行令,机会好的话我也能品尝几口。

老支书总把我当文化人,开会叫我先说,我也当仁不让,把上级精神、工作任务交代清楚,交公购粮、平田修地、计划生育、社教、收农业税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上店人工作从不打岔,连续几年老庄沟村都是年终先进,山里人识字不多,但对上级工作认认真真,我想那可能是信仰的力量,一个会开到半晚,汉子们老烟锅明明暗暗就停不了,正事说完,拉拉家常,亲如一家。

上店人勤,天没亮,放牛砍柴的、担水扫院的、下地播种的总是闲不住。鸡叫犬吠鸟鸣,女人们吆喝娃娃起床,汉子们吼着秦腔犁地,和谐的二重奏,新的一天开始了。八点多,炊烟起,女人们忙开了,要把最好的食材做给男人及娃娃,饭好了,女人狗娃猫娃地叫着,还要在门口张望干活犁地的男人……

站在高处,炊烟袅袅,云遮雾绕,古屋石磨老井戏楼,空旷的山野,厚重的大山,笑开了花的娃娃,羞涩的年轻媳妇,憨厚的后生,慈祥的老人,旁边蹲着悠闲的猫狗……一切是那样自然和谐,现在回味起来真是洗涤心灵的圣地,蜗居城市再也找不回那美妙的感觉。

上店人爱喝酒,地处陕甘交界,性格粗犷,好多人每顿必饮,说酒喝好才能干好活,这也许与直爽的性格有关。酒是自酿的,菜是野生的,罐罐茶家里必备,辛劳的人们熬茶非常仔细,茶喝不好干活没劲,给人感觉那不是喝茶而是事业。茶叶虽不名贵,仔细熬下来真是享受,喝一口醉人心脾,食材是原汁原味的山货,来了客人,野味、烧酒、罐罐茶是最高礼遇,上店人就这样一年年满足着、快乐着……

上店人爱热闹,爱秦腔,如醉如痴,各村都有古会,乡政府每年请大戏公演,到那时人山人海。场下各种买卖,山货交易,老戏迷台下评着角儿们的表演,唱好唱坏他们一本账;娃娃们树上、台子角落、草堆上占居有利位置,一不小心掉下来,倒也没事,拍拍土又爬上去了;小贩们叫卖声各有特点,生意不大却出口成章,看客连连叫好。后生们抓紧机会约会,到底成了几对,无人统计……散场了还久久不想离去,提一捆麻糖乐悠悠地走亲访友,来客多的人家很是风光,想接待总统一样,用最好的东西招待……年轻人爱看歌舞,大棚内挤满了人,上面唱下面和,乐哉悠哉。

上店人爱人,街道村口路旁,不管生熟,一根烟,几分钟就成朋友,家长里短,谝上半天。谁家做了好吃的,满庄叫人来尝,来了客人更是热情,家里缺啥隔壁就拿。秋季金黄色的玉米,红彤彤的辣椒,各种野味食材,核桃柿子成堆,野花怒放,农家院就像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玉米架更是一绝,要通风透光,结实好用,又要漂亮大气,一家比一家阔气,成了艺术品。

上店的大婚热闹非凡,谁家过事全庄出动,那年月娶媳妇用拖拉机是最高级别。娶亲队伍有一里长,打闹的,吆喝的,拉箱子的,抬嫁妆的,娶女客,送女客,亲亲热热;吹手使劲吹,鞭炮放一路,这边管事的,跑堂的,下厨的,迎门的各司其职,井井有条;洞房花花绿绿,院子干干净净,借来大小不一的餐桌,摆满八碗一品,酒要大口喝,肉要大口吃;娃娃院子里乱跑,女人们指着新媳妇比划,几个后生盯着新媳妇眼都不换,最后一根过桥烟后生们喜上半天……第二天三刀面更是热闹,三天不分大小,新媳妇伯伯叔叔地叫着,后生们变着法子耍着,汉子们喝着小酒发着小赏,女人们急着看新媳妇的刀功,吃得快快乐乐……原汁原味,满庄沉醉。

上店人爱过年,一到腊月,人们全身心投入,那年月外出打工的少,辛劳了一年的农人开始了他们的狂欢,扫舍祭祀,杀猪宰羊,蒸馍煮肉,虽不宽裕但倾其所有。娃娃穿上新衣,兜里装着压岁钱,放炮,滚铁环,打沙包,玩得晕天黑地。乡政府举办篮球比赛,紧张激烈,还举办舞会晚会,年轻人载歌载舞,快乐着;还要走亲访友,吃好喝好,正月十五地台社火、马社火、车社火把热闹推向高潮……

岁月匆匆,上店,曾经年少的青春岁月,承载着几代人的幸福,燃烧着几代人的激情,是那样让人不舍,深深地扎在心底,纯净透彻,弹指一挥间近三十年了;灵魂需要停留,何处是归途,我心依旧,燃着爱恋,我爱上店的厚重,爱她的原汁原味,那山满目葱郁,那水清澈见底,那人敞开心扉……

愿生命化作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

爱着你的爱,幸福着你的幸福,我的上店。

猜你喜欢

娃娃
CLAW BACK
无所畏惧的蜜獾
绿娃娃
娃娃家
可爱的大脸娃娃
可爱的娃娃
娃娃家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