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境讲述者

2020-11-17

延河(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苏南梦境散文

在中国当下语境,选择写散文,无疑是选择了一条最艰辛的道路。因为同一个代际的作家,写小说和诗歌的,往往都比写散文的更容易受到关注,也更容易获得认同和肯定。以70后作家为例,列举代表人物,我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冯唐、盛可以、徐则臣、鲁敏、乔叶、李浩、田耳、葛亮、王十月、弋舟、黄咏梅、魏微、朱山坡、金仁顺、任晓雯、石一枫、李宏伟、张忌等小说家。散文家呢,若不是李修文、谢宗玉、塞壬、李娟、张宏杰、袁凌等几位,恐怕要颜面尽失。导致如此尴尬的局面,我以为从上而下对小说的重视、散文文体的难度当为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前者会让人产生写小说才是正途的误导——不少散文家和诗人总是试图转型写小说,后者也让不少人知难而退。从这个意义而言,立志专业从事散文写作的人,多少带有一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壮色彩。进一步言之,一个散文作者,要在无以计数的同行中杀出一条血路,引起文学界的关注,确实如摘星取月,万分不易。但这一现象,在90后作家这个群体中似乎有所改观。《广西文学》在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对90后散文作家进行了梳理,推出了十余位代表作家的作品。他们虽然年轻,却已写出了十分成熟并迥异于前辈美学风格的散文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气象与质量,都足以与同龄小说家和诗人们平分秋色。他们是有着较为充足的创作准备和创作自觉的一代散文家。苏南是其中代表。

苏南的散文,属于典型的新散文。她的散文语言,不是我们惯常见到的那种独属于传统散文的扁平语言,大众化的语言,没有辨识度的语言,而是有棱角的语言,有腔调的语言,有刃口的语言。这可能与她早些年写诗的经历密不可分。她的诗歌,语言锋利,意象新颖,想象奇特,不少句子,像针尖一样,闪烁着一点雪亮的光。那光,能够扎到你的心里去,能够让你感觉到疼痛。她的诗歌,也不是传统的抒情诗,而是带着情绪的诗,有个性的诗。她散文的语言,承袭了诗歌的语言,具有先锋意识。而我一贯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先锋意识,才可能写好文学作品。这个先锋意识,属于先天性的东西,属于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东西。它与一个人的性格在某种意义上是等同的。换言之,只有具备先锋意识,才可能时时刻刻对生活保持敏感,洞悉隐藏在生活表象背面的本质,也才可能写出卓尔不群的文字,并通过这样的文字,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她的行文方式,也是典型的新散文的行文方式。她所写下的,都是可读性特别强的叙事散文,与传统散文三段论式的写法迥然有别。她在书写的过程中,特别自然地借用了小说的叙事技巧,甚至还使用了镜头语言,使得她所写下的文字,富有立体的画面感。我们甚至可以把她的部分散文当作小说来读。我认为这是新散文作家们在过去二十余年的写作实践中做出的大胆尝试与贡献。他们在写作时,不拘泥于固有的条条框框和陈腐的散文观念,而是尝试将更驳杂的内容更丰富的信息纳入文本,扩大散文这种文体的容纳能力和吞吐能力,同时借鉴小说、戏剧、影视等叙事技巧,让散文变得更为复杂,张力更强,并呈现出一种陌生化的新意。简单一点说,就是让散文看起来不那么像散文,以此拓展散文的边界。苏南虽然年轻,但她已经在散文写作中流露出了她的美学趣味以及她对散文的清醒认知。

当然,苏南的写作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她在最开始学习写散文时,写了一系列读起来特别温馨的作品。譬如“有个小姑娘叫周芷怡”系列。但是她在练笔期,就已经显示出了较高的天赋。待她写出真正成熟的作品,如《狩猎者》《胎记》时,已明显摆脱了早年的那颗容易伤感也容易欢笑的“少女心”,表达的主题相应地变得深刻复杂。她已经在思考和书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类如此严肃的主题。具体而言,《祖母的季节》中变形的语言,绚丽多彩,像孔雀的羽毛,足见其语言方面的天赋;《狩猎者》中令人唏嘘的故事,一环套一环,一个比一个更引人深思,足见其怀抱着强烈的探索意识;《胎记》借对妹妹可怜身世的书写,控诉了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背后更为复杂的成因,足见其诚心与勇气。正是因为她在写作中不回避真实的情感,敢于直面最真实的生活,她才写出了这几篇辨识度较高而且充满疼痛的作品。为什么我们时常会感叹难以读到打动人心的散文作品?原因很简单,我们在写作时,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使用一面看不见的“滤镜”,进行自我美化和道德审查,以至于我们把那些事实上最能引人共鸣、最具“嚼劲”的情感体验“过滤”掉了。苏南在这一点上的坦诚,让我想到周晓枫、格致和塞壬。她们三位的散文作品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人注目,除了她们的探索意识和思想深度,与她们的真实与坦诚也密不可分。而这篇《梦境及其他》,回忆了祖母生前的往事,读来十分温暖,像是回放一幕幕梦境。语言含蓄讲究,颇见功力;内容的裁剪上,也动了许多心细;许多细节,栩栩如生……毫无疑问,这也是一篇诚意之作,一篇有情之作。

无独有偶,苏南在《狩猎者》《胎记》《梦境及其他》这几篇近作中,都写到了梦境。这些梦境,不仅没有让她文章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反而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毕竟梦境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生活的衍生物,潜意识的投射,比真实的生活更真实。而苏南擅于把真实的生活与梦境交融在一起,像魔术师一样,让文字呈现出某种迷人气息和魔幻效果。正因为如此,我把她称之为梦境讲述者。

猜你喜欢

苏南梦境散文
苏南年俗亦动人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路先生,我错了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绝美海滩
梦境
白昼之月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