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编辑业务分析
2020-11-17
时政新闻指的是对事实消息的报道,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同时也决定着其受欢迎程度远不如娱乐类新闻。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时政新闻的报道。时政新闻必须寻求变革从而让广大受众易于接受,让每一篇报道都能被理解接受。
一、新媒体环境时政新闻的表现形式
时政新闻通常是政府及其下属的单位发布,一般是对国家的政治事件的报道,具有政治性以及时效性,同时受政策影响,传播范围较为广泛。早期的时政新闻因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很难广泛传播,由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时政新闻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有了极大的改变,时政新闻也由原来的严肃逐渐向民众靠近,包容性不断提升。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些民生政策的普及、便民活动的宣传以及网络辟谣也被认定是时政新闻。时政新闻在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党政机关的公务活动新闻。这种类型的新闻一般具有固定的采写方式和编辑模式,例如国家领导人的走访、会议、接见等。
第二类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会议。例如全国两会,全国教育大会等。
第三类是政策的发布。例如公积金的调整、制度的修订等,这类时政新闻更贴近民众,往往更受大众关注。
第四类是民生类的活动。例如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惠民活动,民生类新闻由于涉及诸多群体,因此受众较广。
这四种类型的时政新闻通过政府官方网站、新闻客户端或者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传播,受众面大,时效性强。
二、时政新闻的编辑要求
时政新闻的对象以及内容都有一定的规范,受新闻编辑者的政治及文化素质的影响较大。时政新闻的编辑需要对记者采集的新闻素材挑选整理,并经过上级审核才能发布。编辑需要根据报道内容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并且要做到能够吸引大众的阅读兴趣。时政新闻的编辑要做好内容的选择、组合以及排版,让时政新闻向受众传达正确的价值取向,传递正能量,发挥时政新闻的政治作用。因此,时政新闻的记者和编辑要紧密联系,做好协调配合,编辑要为记者提供策划方案,为采访的内容和形式提供合理的建议。时政新闻的记者在出访之前应和编辑就采访的问题进行沟通,保证采访的针对性,使时政新闻更容易编辑且能够吸引受众的兴趣。
三、时政新闻的编辑策略
(一)时政新闻的内容要精准
网络的普及也造成了信息的过量传播,受众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而目前的新闻软件例如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提供的新闻分类较为复杂,这就要求编辑在对时政新闻拟题时多做文章。一篇新闻的标题不仅仅要精练还要有新意,能够让受众直接了解内容的梗概同时也能够吸引受众的阅读。在内容上要做到精简、准确,一般受众不会在一条新闻上过多地停留,要充分利用版面传递有用的信息。所以在编辑时政新闻时,首先要做到短小精悍,对新闻的空间进行限制,要求短中有质。编辑需要整理并提炼新闻的关键信息,力求主题新颖,内容精练,表述准确。
(二)深度剖析时政新闻的细节
俗话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对细节把控不到位就可能造成词不达意,不能准确传播信息,时政新闻更需要关注细节。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要对步骤有详尽的安排,针对性地进行采访,同时要注意对内容的处理,使内容精简干练,从而体现出时政新闻的价值,在采访时要关注时政的政治性,体会主要思想,将采访和受众联系起来,使时政新闻能够沟通领导和群众。在采访时注意导语的作用,简短的提纲和精彩的细节往往能够吸引群众的眼光。一般情况下,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能够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内容。在导语的设计上要下功夫,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导语如描述型导语、评论型导语等展现不同的新闻。
(三)编辑时政新闻要注意创新
相比于娱乐新闻,时政新闻的编辑受限,时政新闻的创新上更为受限。例如党政机关会议的形式千篇一律,就会议本身来讲,没有太多的新闻价值,想在会议的形式上加以创新基本上没有可能。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充分挖掘会议内容,如果是政策的改变,则整理出和人民群众相关的政策变化;如果有关于民生,则将涉及民生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从而达到领导重视,受众关心的新闻效果。在取景时可通过采集相关的画面信息,并定格重要的讲话以使新闻更具可信度。
(四)采集的时政新闻画面要有美感
传统报刊采集的是静态的图片,在采集时可选取主要的画面进行排版,以反映新闻事实即可。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的素材不仅仅包括文字、图片信息,还包括了语音、视频等动态资源,因此在制作时政新闻时要注意画面的美感,在整体布局以及细节特写上都要做到完美,在拍摄时要注意选景的角度,画面的切换,以便后期制作时可以制作出符合新闻主题的视频文件。许多时候记者是没有办法长时间摄影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调整、矫正画面,因此在拍摄照片和视频时要尽量选择多机位拍摄,以便在后期能够选出角度完美的图片、视频素材。如果拍摄的是静态的照片,为了让群众能够快速了解新闻内容,可以将画面与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能够使图片体现出周围的环境信息,最终呈现出能直达主题的图片。在拍摄时也可通过全景和细节特写相结合的形式来展现新闻内容。读者在获取新闻信息时往往不愿通读文字信息,而是通过浏览图片等形式去了解新闻的具体内容,因此编辑是要注意让图片能够传达出时政新闻的内容信息,新闻的画面的有连续,符合事件发展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多组图片的相互联系,让组合图片呈现出最佳整体视觉效果,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需要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的情况下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并且时政新闻在整体上要能够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同时要能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时政新闻更要传递出正能量,在拍摄和编辑时选取合适的素材,通过对内容以及拍摄画面的用心设计,达到时政新闻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从而在时政新闻的编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使时政新闻更好地服务广大受众,达到最佳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