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破“难得糊涂”

2020-11-17艾广明

共产党员(辽宁) 2020年23期
关键词:精神状态郑板桥周瑜

文/艾广明

“糊涂”,自古以来都是个贬义词,指的是理智缺失,是非利害弄不清,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下如果处理大事,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处理寻常事情呢?也许闹了一场误会,走了一段弯路。“糊涂”向来名声不好,然而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书写的“难得糊涂”四字又影响深远,至今还能引起一些共鸣。“糊涂”怎么还有用处,甚至被视为难得的东西呢?这个话题的谈论跨越古今,现在仍有进一步理清楚的必要。

郑板桥写下“难得糊涂”四字经过深思熟虑,恐人费解还加了款跋:“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就明确了“难得糊涂”不同于通常的糊涂,而是既难以做到,又有些用处的。某人智能低下,被讽为“糊涂虫”,或是常人偶尔犯了糊涂,做了错事,这既谈不到难得,也不值得珍惜。

聪明与糊涂本来是相对的,人的学识、智力、思考之有益有用,终究是有限度的。有时自以为聪明的高见,也可能被实践检验为谬误。在情况不明、真相模糊时,自以为掌握了实质,参透了玄机,看起来聪明,却未必是真知灼见。此时能感觉自己有些糊涂,反倒近于理智。听人述说情况混乱不清,“都把我搞糊涂了”,这自认的糊涂正是进一步明辨事实的开始。《三国演义》里的“群英会蒋干中计”,表现了聪明与糊涂的难解难分。蒋干自恃才高,自告奋勇为曹操过江劝周瑜归顺,周瑜看破了他的来意却佯作不知。周瑜与蒋干把酒言欢后,装作醉得一塌糊涂,让蒋干看到曹营水军大将的“投降信”,蒋干回去报告曹操,导致两名将领被误杀,正中了周瑜设计的圈套。蒋干的小聪明实在是真糊涂,周瑜的装糊涂掩盖着真聪明。看来意识到自己在糊涂,就不是糊涂而是清醒了。觉得自己足智多谋的人倒可能犯了糊涂。意识到的糊涂,故意用起来的糊涂,仅仅是用了糊涂的字眼,有点糊涂的表象,实则蕴含着理智清醒,可谓难得。现在有人处于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无所作为,却拿古人的话解嘲,说自己是“难得糊涂”,实质是放任和不作为,就是常见的糊涂,缺少责任感、事业心才会如此。这种糊涂浸透了懒散怠惰,哪里够得上难得呢?

人应该清醒理智,但并不能什么事都了如指掌,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俗话说“大事清楚些,小事糊涂些”,意思是要将有限的精力、能力、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小事糊涂些意味着不必过于分散精力,动脑筋要有所取舍。“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典故千古流传。吕端是宋朝的宰相,平时并不显得精明细密,给人以有点糊涂的印象,然而面临重大事变,他又虑事周密、行动果断。宋太宗病危,吕端敏锐意识到太子面临被夺权的威胁,朝廷危在旦夕。吕端凭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说服了皇后,让太子尽快坐上了皇位。这位宋真宗即位之时,垂帘见群臣。吕端不放心,登殿审视,确认是原来的太子后才退回殿阶,率群臣跪拜。卷起帘子看看人,说明吕端做事非常精细。小事糊涂些不是说一概忽略小事和细节,大事与小事相互交织、转化,事关大局的细微之处绝不应放过。大事不糊涂重在对全局的把握和控制,在这个原则下,不一叶障目,不眉毛胡子一把抓,实则透着明智。把“小事糊涂些”当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阵清醒,一阵糊涂;这儿清醒,那儿糊涂,是非常有害的误解。

有意识的糊涂还可以用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使心灵获得安宁。对名利在乎,有所追求可谓人之常情,但搞“精致利己主义”,时时处处拨拉着个人小算盘,影响事业上的作为,也为周围人所厌恶。对名利看淡些,少想一些,糊涂一些,也有益处。梦境可说是一种糊涂,但进入梦乡又是幸福的。睡前非常清醒,倒很难入眠。大事要事清醒,留一些糊涂,并不影响精明。有些事情、有些情感总是萦绕内心,越想越不清楚,甚至忧郁成疾。提醒自己糊涂一些,反倒比无休无止地绞尽脑汁好得多。

“难得糊涂”不可混淆于通常的糊涂,而应归于理智,归于明智地取舍。它是理智框架里的放任,轮廓清晰中的细部模糊,知不可为而不为的超脱。学得到聪明,修炼出精明,才用得上“难得糊涂”。

猜你喜欢

精神状态郑板桥周瑜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还不都一样
体育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郑板桥劝学
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