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与都江堰

2020-11-17刘清泉

中国苏轼研究 2020年0期
关键词:都江堰白云苏轼

◇刘清泉

与都江堰相关的苏轼诗文极少,仅存《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和《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苏轼《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1]5165表达了他对同乡的羡慕和对故乡的向往。诗云: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以琼州别驾廉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八月授舒州团练副使,移永州安置;十一月复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军任便居住。元符三年是苏轼命运转折的关键一年,也是苏轼病逝常州的之前一年。

元符三年九月,苏轼还未恢复自由之身,依然处于编管之中,在前往永州、经过藤州之时,遇到同乡鲜于都曹告老还乡,遂作《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表现了对归老还乡的向往之情。灌口:《元和郡县志》卷三一载“导江县,本汉郫县地,武德元年于灌口置盘龙县,寻改为灌宁县,二年又改为导江县”[2],今四川省都江堰市。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描写朋友与自己青春不再的境况。用镊子拔尽白色如霜的胡须后,取青铜镜照,满头白发就像松针上覆盖着春雪一样。王十朋集注引次公曰:“言白须虽去,而白发犹在,故言依然也。”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想象朋友归蜀之后犀浦收芋、灌口漫步的悠闲。苏轼的祖父苏序,曾在住宅周围遍种芋魁,所收极多,野民乏食时,即用大笼蒸之,放在门外,恣人取食。苏轼《答秦太虚七首》其四云:“(黄州)大芋长尺余,不减蜀中。”[3]5753苏轼《记惠州土芋》云:“岷山之下,凶年以蹲鸱为粮,不复疫疠,知此物之宜人也。”[3]8528绳桥,在灌口,引绳架之。范成大《吴桥录》卷上载:“将至青城,当再渡绳桥。”伏龙,即伏龙观,在灌口,相传战国秦蜀郡守李冰父子治水,于此处制服孽龙。后人立祠祭祀,北宋初即名为伏龙观。范成大《离堆行》序:“沿江有两崖中断,相传秦李太守凿此,以分江水,又传李锁孽龙于潭中,今有伏龙观在潭上。”意思是早上去犀浦催收芋头,傍晚在绳桥上、伏龙观前漫步。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劝诫朋友要有淡泊名利、颐养身体的心态。驷马,指显赫的地位,《华阳国志·蜀志》云:“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四马,不过汝下也。’”千钟,谓俸禄,即高官厚禄,《史记·魏世家》曰:“魏成子以食禄千钟。”意思是不要感叹仕宦一生没有得到显赫的地位,年老致仕而身体健康比什么都强,何况高官厚禄呢?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劝慰朋友要有安享晚年、知足常乐的情怀。《汉书·扬雄传》云:“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初,除为郎,给事黄门,与王莽、刘歆并。哀帝之初,又与董贤同官。当成、哀、平间,莽、贤皆为三公,权倾人主,所荐莫不拔擢,而雄三世不徙官。”赵次公云:“子云,则先生自谓也。”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扬雄历三朝君主官位都没有升迁,又指苏轼自己历五朝君主却被编管永州,除了一身病痛,什么也没有。即使回到故乡,也只能向父老乡亲诉说自己的病情罢了。然而你有健康的身体,而且即将归老故乡,安享晚年,已经很幸运了。

这首送别诗,有现状的描写,有未来的想象,有真诚的劝慰,表达了对同乡的羡慕和对故乡的向往。

搜索苏轼诗文,除此诗外,还有一首与都江堰这个地域相关,即熙宁九年(1076)十一月作于密州的《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1]1431。周邠,字开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八年(1063)进士,曾为钱塘县令,此时为乐清县令。雁荡山,在今浙江乐清市东,风景奇秀,山顶有湖,水常不涸,春归之雁常留宿其间,故名雁荡。其二有“所恨蜀山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之句。郫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酒意郫筒不用沾。”宋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引《华阳风俗录》云:“郫人刳竹之大者,倾春酿于筒,闭以藕丝,包以蕉叶,信宿香达于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六五引古《郫志》云:“相传山涛为郫令,用筠管酿酴醾作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如今,有酿酒企业用针筒将白酒注入嫩竹节中,在嫩竹成长过程中,竹汁渗入,白酒浓度变淡,并有竹的清香。竹子长成之后,伐竹取酒,即锯下那节注入白酒的竹筒,且美其名曰:竹筒酒。此乃今人对郫筒的传承创新吧。

三苏父子是否到过都江堰,三苏作品中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推测,三苏父子应该是游览过都江堰的。理由有四:首先,喜欢游山玩水,而眉山与都江堰不远,约相距百里。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4]406其次,苏洵与张俞意趣相投、交游密切。苏轼《题张白云诗后》云:“张愈少愚,西蜀隐君子也,与予先君游,居岷山下白云溪,自号白云居士。本有经世志,特以自重难合,故老死草野,非槁项黄馘盗名者也。偶游西湖静轩,见其遗句,怀仰其人,命寺僧刻之。元祐五年九月五日。”[3]7753张白云,即张俞,字少愚,号白云,益州郫县人。屡举不第。宝元初上书言边事,授校书郎。文彦博治蜀,为置青城山白云溪以居之。《宋史》有传。再次,从前边两首诗歌可知,苏轼对都江堰景物、风俗是非常熟悉的。最后,苏轼的水学思想受到大禹、李冰的影响。苏轼《禹之所以通水之法》[3]749提倡,以“通”为治水之本,治理湖泊应当蓄泄结合,而蓄亦须以“通”为前提。

总之,从相关作品可知,苏轼与都江堰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注 释

[1]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诗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张志烈、马德富、周裕锴主编:《苏轼全集校注·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2017年版。

猜你喜欢

都江堰白云苏轼
拜水都江堰
彩铅画《锦鲤》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白云(外三首)
拜水都江堰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我喜欢白云
都江堰安澜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