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批评有效性弱化及对策
2020-11-17桫椤
桫 椤
文艺批评的功能之一,是批评者将个人对某部作品的审美意见表达出来,为受众的选择、鉴别和欣赏提供指导。在印刷媒介时代,文艺作品曾长期供不应求,受众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中根据自己的趣味和审美偏好选择阅读和欣赏;进入网络时代,无边界的网络虚拟空间和方便快捷的融媒体传播造成了“信息大爆炸”,也使网络文艺作品以几何级数增长,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艺大爆炸”景观。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不仅给受众造成了选择困难,也给文艺评论增加了难度——这种难度既有“发声”力度的问题,更有“发声”方法的问题。以网络文学为例,仅2018年一年,新增网络文学作品就达795万部,比去年同期增长48.3%,当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达到2442万部[1]《2018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810/c429145-31287235.html,2019年08月10日。。在这浩如烟海的作品面前,批评者如何谈论它们,又如何使意见传达到读者那里,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也是批评者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将其放在文艺批评范畴内观察,却会发现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大问题,本文尝试以此为例讨论专业的网络文学批评。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有效性被弱化
网络文学诞生二十多年,批评也随之诞生和发展。目前,网络文学批评的现状与繁荣兴旺、充满活力的网络文学业态很不协调,批评与创作没有实现同步前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健康、有序发展。批评的有效性弱化是当前网络文学批评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批评意见很难对大众读者发生影响。首先,传播载体限制了批评意见的传播空间。在一部网络小说的主页上,除了读者跟帖评论,一般看不到专业评论意见;对于海量作品而言,凤毛麟角的评论文章发表在纸质报刊上,创作、阅读与评论被“物理隔绝”,形成了“作品上线、评论下线”的错位局面。其次,批评风格限制了接受群体。文学批评变成了专门的知识生产和交流活动,失去了对创作和阅读现场的指导作用;大部分网络文学批评文章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有着严肃的学术格调,尤其是在批评过程中大量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媒介理论、传播理论等一般只满足同行间的交流,很难被读懂并唤起他们的兴趣。再次,批评者的视角和站位影响了批评意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一些传统批评家不进入网络文学现场,不读作品,凭印象给网络文学下判断;一些针对现象和潮流的批评文章是在没有大量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写成的,由于缺乏样本支撑,理论描述与现实情况差别较大;还有一些批评文章将网络小说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加以研究和批评,将网络文学等同于传统文学等,这些都使得批评意见缺乏公信力。
2.批评意见和理论观点难以同频共振。社会广泛呼吁要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但至今未能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的成果,仅就文体形态、文本属性和创作规律等部分问题达成了大体一致的意见,而这些意见也深度借鉴了传统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成果,原创性网络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的探索进展并不大。因为没有与现场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评论过程中所依据的理论资源极为驳杂,致使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成了理论家“杂货铺”里的橱窗,批评家“自说自话”的现象很普遍,难以形成同频共振的对话。
分析以上现象,看似是因为网络文学这一新生的文学形态及其特殊的生态场域增加了评论的难度,深入思考则会发现其中隐含着深层的社会原因:一方面,当前的批评生态割断了文学知识生产与大众接受之间的联系,导致文学批评不能适应媒介革命催动下文学现场的变化;另一方面,批评者的姿态影响了批评的效果。
首先,媒介革命加剧了文学精英与大众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媒介与文学的互动中,媒介不仅是作品的载体,也代表着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也是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要义所在。媒介转型进化的最直接后果,是其自身的属性和所传递的知识在公众中的影响面不断扩大。经验以及由经验转化来的知识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条件,这就决定了知识的生产者和占有者成为有威权的精英阶层。进入网络时代,网络的无限性和架构方式上的开放性,使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获取、交流便捷迅速,世界被浓缩在一块屏幕上,知识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处于同一空间中,精英阶层被“平权”,大众群体拥有了和精英阶层同等使用媒介的权力。但二者的紧张关系并没有因此减小,传统的文学批评因此显示出的强大力量,客观上阻碍了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其次,功利化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文学知识的普及。在当下的学术生态场中,受制于特殊的学术评价机制,知识生产功利化、圈子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有那些有可能得到学术圈内部认可的研究才被视为有水平的和“有用”的,而那些面向大众,有助于提升大众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学术生产则被轻视。一些知识分子醉心于对自己“有用”的研究,这也影响到网络文学批评的效果。当我们嗟叹网络文学是“泥沙俱下”的“垃圾”时,还应当反躬自问:文学批评为网络文学做了什么,为读者和作者做了什么?有学者在谈到专业研究与历史知识普及之间存在的问题时说:“当历史学家只注重在专业的权威期刊发表自己的成果,而忽视了将自身的专业知识转化成这个社会的公共文化的基石,并提高这个时代的普通知识人的历史文化水准,他们就没有多大的资格来哀叹民众历史知识的错乱与浮浅。”[1][美]唐小兵:《穿越民国时光的交叉小径》,《与民国相遇》(代后记),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第302页。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文学。
二、在两个层面上处理好两组关系
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被誉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同步发展,才能形成良好的文艺生态,网络文学也不例外。当前,批评要在两个层面上处理好两组关系,才能真正对网络文学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在批评的内容层面上,处理好网络性与文学性的关系。布莱斯勒在《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中说,“文学批评的预设是存在着一个有待阐释的文学作品”[2][美]查尔斯·E·布莱斯勒:《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引》(第五版),赵勇、李莎、常培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页。,在传统文学中,文学作品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作品被物理媒介载体固化之后,作家写读者看,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和批评是单向度的。但是在网络文学中,网络小说主要以连载更帖的动态方式上线,作品在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呈现在受众面前,这为“粉丝共创”预留了空间和机会——受众参与创作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点击、文后跟帖或社交软件等直接表达或反馈个人意见;二是作者受到了读者的潜在影响,在安排人设、构思故事、描写场景等方面迎合读者心理,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由此可见,与对传统文学的批评不同,网络文学批评在文学生产和传播链条中的位置明显前移,在作品未完成的情况下即进场,面对的是一个半成品。这样一来,创作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活动现象超越文本本身,成为批评家需要直面的问题。网络文学批评对象的变化,导致研究和批评的难度远远大于传统文学。
在传统文学中,我们用“文学性”指称作品中那些与审美相关的语言、结构、形象、主题、叙事等要素,而这些要素无法涵盖网络文学的特征。而且网络文学动态性使这些元素处于难以描述的不确定状态。同时,网络文学迎合读者心理的创作方式使其迅速被市场捕获,资本的介入又使网络文学中出现很多非审美元素,它们与作品文本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却深刻影响了作品的生成,例如“粉丝”阅读现象、付费打赏机制、IP综合开发等问题,如何评估它们在网络文学中的作用,是传统文学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前提是有效表述和评价网络性。作为复杂的网络媒介特性在文学中的体现,网络性首先表现为开放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起于草根、长于民间”的网络文学才激发了大众读与写的动力。网络文学是没有门槛的写作,随写随发的创作方式对于解放文学生产力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直接导致在印刷媒介中形成的文学规约失效了,网络文学需要重新建立文体规范。其次是互动性。网络的交互功能影响到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与传统文学的单向传播不同,网络作家、读者和平台之间建构起了多向关系,网络文学成为多方力量共谋的产物。例如,在新文学传统中,语言居于创作的核心位置,但是网络文学为了讲述读者喜欢的情节,使语言的作用下降,故事的地位上升,文本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面貌。再次是超文本。超文本最显著的作用在于汇集作品信息、提供互动平台、促进IP开发等方面,这在传统文学中是无法实现的,是网络文学独有的特色。第四是互文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小说的IP衍生品的开发中,与影视、游戏、动漫、有声书等文艺产品之间的关联性。第五是流行性。网络文学是大众流行文艺的组成部分,它所追求的是在场价值和消费价值,它与社会流行风潮和时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迎合潮流的同时也创造潮流。
有效地评价网络性只是批评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但正是由于网络性的存在,使网络文学从传统文学中脱离出来“别开天地,另立一家”。但是,因为网络文学毕竟还是文学,在批评实践中注重其网络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文学性。
2.在批评的方法层面上,处理好批评与理论研究的关系。文学理论解决的是文学自身的审美逻辑问题;文学批评则是对文学现场的研究。一般来说,文学批评是基于文学理论对作品、作家、思潮等做出的阐释、分析和判断,而其中表现出来的有关文学本体的规律性、普遍性特征有可能进入文学理论中,实现实践对理论的反哺。由此可以看出,理论与批评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假如没有批评的实践,理论是不可能产生或进步的。对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理论基础还不牢固的网络文学而言,没有批评实践,就更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网络文学理论体系。但在当下的网络文学现场,重理论、轻批评,“批评文章研究化”颇为流行。一些批评文章热衷于分析和归纳打怪升级、穿越架空、练气修真、时空异转等故事情节的自身逻辑,却忽视了对作品的价值导向、审美倾向、创作技法等方面的对错和优劣判断。虽然对故事内部叙事和审美逻辑的研究为读者理解网络文学提供了某种视角,但不得不承认,在这一过程中,经由理论的提炼和提升,作品中一些不合理的逻辑和手法等被认定为是合理的,而对创作产生了不良影响,违背了文学批评的初衷。
网络文学的确给中国文学带来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些作品存在淫秽色情描写,或者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对人进行感官刺激;有的作品宣扬丛林法则,充斥凶杀、血腥、暴力情节;有的作品在世界设定、人物关系等方面违背人类基本认知和伦理道德;一些作品格调晦暗,矛盾冲突极端,反人性反理性;还有的作品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传布堪舆风水、算命占卜等文化糟粕。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的是创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有意为之的选择,有的是作者自身思想素养和创作能力不足导致的,但也与批评界的审美标准失之于宽,立场和态度飘忽暧昧,没有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有关。
不能将理论和评价体系不完善作为批评缺位的借口。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理论界和批评界借助传统文学以及大众文化、传播学等交叉科学的理论资源,已经对作品和现象进行了初步的解释、描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网络文学的基础性理论框架,这些都为批评准备了必要的前期条件;而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标准建设,也必须通过批评实践加以完善和丰富。
三、创新批评方法,开展在场批评
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及其引发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在商业属性的作用下,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工业特征,由此导致网络文学批评面对的现场复杂程度远超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批评不仅要像传统文学批评那样承担“质检员”和“鉴定师”的职责,鉴别作品的艺术水平、主题价值,更要对作品中的世界创设、故事设定、描写尺度、“金手指”运用等创作技法作出分析;在向公众阐释网络文学阅读和欣赏方法的同时,既要为作者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也要为文化工业生产从网络文学中选择IP提供帮助。因此,网络文学批评不仅关系到网络文学作为新兴文学样式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文化消费品生产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这就给文学批评和网络文学业界提出了新课题。
批评家要上网,要进入网络现场开展“在场批评”,这是从事网络文学批评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身在网络现场,才能感受到汹涌澎湃的网络文学浪潮,观察到不断制造文化热点和“创富”神话的传奇,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有现场感;只有进场,才能从实践层面上了解网络文学新颖的运作模式,分析和总结网络文学创作、阅读、传播等的规律和原理,对其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潮流做出正确判断,才能精准找出网络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学理化分析,从而得出有公信力的研究结论。
业界应合力为“进场批评”提供条件。网络平台可以在网站主界面或网络小说主页上设置专业批评区,使专业批评文章能够便捷地被创读双方阅读;一些文艺、文化、学术类网站则应开办专门的批评栏目,鼓励批评家撰写文章,高校和学术机构在考核研究人员的专业成果时,可以将一些学术网站的原创文章认定为学术成果,以鼓励专业人员投入到网络文学研究和批评之中;鼓励网络平台和批评家在解决好版权问题后,在网络上广泛推广批评成果,提高批评意见在公众中的传播效率。还应鼓励网站平台邀请批评家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对本网站作品开展批评,促使专业批评与大众批评的融合,以期形成“网生”的专业批评,创新网络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文体样式。
批评家要善于面对大众说话。从事网络文学批评,既要能够通过课题项目、核心期刊、专业期刊等理论平台发表理论研究成果,在理论圈内交流,更要敢于还原批评的本来面目,放下理论架子面向大众说话,说普通读者能读懂的话。同时,倡导有情感、有温度、有立场、有态度的写作,摒弃“八股体”的冷面孔论文;鼓励批评家在微信、微博、网站、报纸等公共媒体发表短小精悍、直击要害的批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意见真正抵达网络文学现场,并为受众接受。
批评家要有责任担当,敢褒敢贬,态度鲜明。在当下的文艺领域,很多批评文章变成了表扬稿,很多批评家已经变成了“表扬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原因,也有批评家自己的原因。相对于传统文学批评,网络文学的生态环境给批评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例如除了现象复杂、作品海量之外,网络文学中的“粉丝”文化现象也会导致批评意见在“粉丝”们那里引起反应,这就要求网络文学批评者有坚定的文学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养,以及应对舆论风险的能力;在批评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敢于呈现和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能被流俗裹胁。
批评家还要有广博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从文学脉络上看,网络文学脱胎于传统通俗文学,是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学,这一结论基本得到了业界和学界公认——这只厘清了它的文学身份,事实上它与互联网、文化产业等有着同样紧密的关系,是不同社会文化力量交叉作用的产物。网络文学批评应当是交叉理论指导下的批评实践。这就要求批评家不仅熟悉传统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文化知识、传播理论、媒介理论、受众理论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在多重理论视角下观察和分析网络文学,才能真正把握和切中其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的大众文学形态的本质特征,从而得出创新性结论。
总之,开展网络文学批评,远不似评论一部传统小说那样容易——后者并不简单,只是在久远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理论基础上,已经探索和积累了足够多的视角、方法等经验范式,形成了可供实践运用的批评技巧,熟练掌握和使用这些技巧和方法足以给批评家带来自信。而进行网络文学批评,则需要在文学环境和背景发生极大变化的前提下,重新建立批评的理论坐标和评价体系,探索新的批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抓住理论上网、批评进场这个关键,合理而有效地评价网络小说中的文学性和网络性,才能使网络文学批评真正为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提供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