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2019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综述
2020-11-17张兰芳
张兰芳
2019年10月11日—14日,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了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2019年年会暨“百年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性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会议旨在全面回顾百年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现代性建构历程,总结艺术理论生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探寻社会历史转型与文化艺术嬗变的互动关联,展望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未来走向。此次会议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东北大学联合承办,东南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艺术百家》杂志社、《民族艺术》杂志社、《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以及中国文联出版社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青年才俊及业界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理论基本问题
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是艺术学学科门类的理论基础,也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届会议从现代性视域出发探讨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对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思考学科理路方法、理清学科界限关联,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学科专业建设来看,呼吁建立比较艺术学学科,是本届会议的一个热点。中国艺术理论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从改革开放40年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尤其是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后自身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呼吁建立一门新兴学科——比较艺术学。他指出,该学科定位应坚持以“比较”为核心,遵循“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原则,重点关注跨国家、民族、文化的艺术比较,跨学科、门类、视域的艺术比较,跨艺术种类、样式、体裁的比较,研究方法可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以及“独特的艺术样式比较”等方面展开。这一呼吁为艺术学理论学科下设二级学科指出了新的方向,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支持。
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来看,基于艺术的特性探寻艺术的共性原则和基本规律,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东南大学教授王廷信以中国戏曲剧种在东南亚的传播为例,提出戏曲剧种跨国传播的六大法则:“戏随人走”“缘近先传”“誉引戏传”“戏因俗聚”“商促戏传”“为传而变”,认为这六个法则均围绕“人”——观众而运行。这不仅是戏曲剧种传播的基本路径,同样也是其他门类艺术传播的共性法则。这一思路对沟通门类艺术学与艺术学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具有启示意义。
就艺术学理论学科认知来看,学界尚存在不同声音,理清该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十分必要。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针对目前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认知的两种不同意见——倾向于一般艺术史论评或门类艺术史论评,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尚处生长期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应抱以“开放有度”的学科姿态,将门类艺术史论评作为学科基础,跨门类艺术史论评作为学科主干,一般艺术史论评作为学科主导,多条路径相互协作、渗透共生,才能促进艺术学理论学科不断发展壮大。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晶从跨学科视角思考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之后如何建立艺术美学学科的问题,在辨析文艺美学和艺术美学血缘关系的同时,他强调艺术美学应着重关注艺术的审美价值,深入到各个门类艺术中,探索相互之间的共通性和特殊性,关注艺术语言问题,凸显艺术的审美特性。这一点与艺术学理论学科具有一定相通之处,探讨艺术的共性、本质性问题要始终将门类艺术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田川流针对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与门类艺术学的分界与跨界问题进行探讨,认为艺术学理论与门类艺术学之间既并峙、又交叉,研究过程中应有机调适二者的关系,使其在共处互融中获得深化,协调发展。
尽管学界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认知角度与学科定位看法不一,但纷争热议中也包含着对这个学科的关怀。自觉维护学科建设与发展,努力探索学科理论框架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中国学派已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东北大学教授宋伟以人文视域为中心,分析了艺术学理论的两个基本性向,认为艺术学理论是艺术学门类中最具人文性与理论性的基础理论学科。上海大学教授金丹元就如何开创与构建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中国学派进行思考。他强调梳理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十分重要,应联系当下创作动向予以活用与创新,在学习借鉴外来理论的同时,敢于超越西方定势,使之中国化,以顺应当下艺术观念、思维的变革,进而提出新的艺术理论。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党维波围绕艺术内涵进行分析,并从现代视域思考艺术内涵及其边界拓展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王谦阐释了“艺术一般”的概念,对艺术学理论学科与门类艺术学、美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界限进行梳理,并对艺术学理论学科本体论、方法论与价值观等方面遭受的质疑作出回应,尝试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方向。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杨慧分析当前消费文化视域中的艺术接受问题,认为当今消费文化构筑的场域促使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发生改变,进而引发艺术接受效应的改变。大连海洋大学副教授高家骥结合我国新时代艺术生产出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着重探讨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上述研究对艺术理论基本问题展开多角度分析研究,为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方法与参考借鉴。
二、中西视域融合中的现代艺术理论建构
艺术学学科门类真正独立是以艺术理论的建构为标识的。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艺术理论深受外来艺术理论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西文化艺术交流往来,理论研究视野不断拓展。本届会议从中西视域融合角度探讨现代艺术理论的建构问题,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上,涌现出很多新成果。
一是对非西方艺术趋于委顿及其艺术史后果的反思。东南大学教授徐子方从宏观层面对近代非西方政治文化演变及其艺术史后果做了概括分析,认为殖民化是导致美、非等洲艺术传统中断的根本原因。尽管东方曾是世界艺术发展的中心,然而由于遭受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东方被迫接受西方现代化的同时也迅速西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化”冲击,文化领域再次出现国际化“趋同”现象。面临如此态势,我们一定要谨记近代西方殖民入侵对非西方艺术发展的戕害,在国际化的同时必须探索形成本民族特色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对当前理论研究的“西化”“趋同”现象发出警示,旨在强化艺术学人坚守中国艺术史论研究的本土化、民族化。
二是对西方美学思想与艺术史源头的深层解析。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云对柏拉图的艺术正义思想进行解析,认为柏拉图对人类的正义学说做出重要贡献,将不同世界的正义联系起来进行论述,竭力主张艺术作品应彰显完全艺术正义,同时否定艺术非正义和不完全艺术正义。其思想不仅是英国批评家莱默创立“诗的正义”思想的先导,而且对我国文学与美学研究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客观评价柏拉图艺术正义思想是十分必要的。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张伟在回溯古希腊造型艺术史与美学相关理论的同时,对造型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美学特征做了分析,认为古希腊造型艺术的规范有序与自由舒展给予后世的启示,不仅在于艺术根植于模仿,同时还强调理想的重现。
三是对现代西方艺术事象与理论形态的梳理总结。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施錡梳理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西方学界禅画研究历程,认为喜龙仁、李雪曼、高居翰等西方学者都曾做出重要贡献,但研究西方视野中的“禅画”,直接考量西方的研究结论是不够完善的,在研究材料、思路及方法上,还应引入日本学者的相关资讯,才能深入理解西方观念的生成与变迁。齐鲁工业大学副教授胡玲玲以“弗朗西斯·培根与往昔艺术展”为考察对象,发现这个展览通过营造问题域的方式,将作品的图式、造型、色彩、光影等阐释与思辨交给观众,真正实现了新博物馆学所倡导的从“以展品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教授陶永生在“后理论”背景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主流批评思潮的形态与嬗变进行梳理,认为观照当代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潮现状,至少应当包括福柯“谱系学”历史观、威廉斯“文化唯物”论和阿尔都塞“症候式阅读”论三种主要形态。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支运波聚焦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所具有的生命政治的装置机关,着重分析了本雅明关注技术给艺术造成的断裂与荣光之处,旨在凸显本雅明在艺术的生命政治转向上的理论贡献与创见。
另外,与会代表还对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相通性做了探讨。东南大学教授季欣围绕“荒寒”与“荒野”两个范畴,探究中国山水画对美国生态文化的深度影响,认为美国生态文化在哲学、文学以及景观等领域呈现出的“荒野”情结,某种程度上吸收了中国山水画的“荒寒”精髓,并从影响的土壤、机制、推手三方面展开分析,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叠合与共振。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邢文通过对史前数理美术与现代分形几何的综合考察,发现中国古代数理美术作品与西方现代派、后现代派作品从形式到数理的相似,说明艺术科学的数学方法可作为中西视域融合中艺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曲阜师范大学讲师武宁从中国古典意象论角度对马勒交响曲的“鸟鸣符号”做了研析,试图以中释西,探索采用中国美学范畴阐释西方音乐的可能性。
上述研究论题丰富、视角多元,既重视外来艺术理论的译介阐释,也认识到中国艺术资源对国外艺术创作及理论的影响,尤其是以宏阔的视野整体观照东西方艺术发展形态,深层次反思中国艺术理论自身建设问题,对现代艺术理论体系建构具有积极影响。
三、中国现当代艺术学理论的知识谱系与学科建制
艺术学上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至今仅有九个年头,其理论框架的知识谱系与学科建制尚不够成熟完善,亟待学界予以高度关注,从理论层面进行概括总结。
大会主旨发言中,多位专家谈及知识谱系与学科建制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李新风聚焦中国艺术学知识体系建构问题,认为这一知识体系主要体现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三部分,并着重对前两个体系做了回顾总结。这是艺术学界对中国特色艺术学知识体系首次做出高度概括,对艺术学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建设、理论体系建构均具有指导作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夏燕靖就新时期以来两次思想交锋对艺术理论研究的影响做了梳理,指出我国当代艺术学史40年的走向大致形成两条路线:其一是艺术学理论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学术史路径,其二是按学科建制建构的艺术学理论学科“自醒”的学科史路径。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强调中国艺术史学传统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20世纪以来西学东渐的社会思潮,促使中国艺术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转换,自1917年教育部审定第一部现代形态的《美术史》以来,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总结中国艺术史学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历程,对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山西大学教授高兴在回顾20世纪艺术史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勾勒了21世纪的中国艺术史学科发展趋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针对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领域存在忽视“学科历史谱系”的问题提出见解,强调建立学科历史谱系是推进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分议题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知识谱系相关论题各抒己见。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周利明对中国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先生在周易与艺术共生领域的突出贡献进行总结,阐明了宗白华以“革卦、鼎卦”为核心的周易哲学思想,认为这一思想对中国艺术具有笼罩性影响,是回顾整理中国百年艺术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上海大学教授张慨就地理分布与区域艺术史研究进行思考,强调地理分布为区域艺术史研究提供空间基础,但区域艺术史研究不能局限于区域地理空间范围的界定,更重要的是要依据研究“主题”来书写区域艺术史。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郑立君对李大钊引介西方“艺术的社会主义”思想做了探究,指出19世纪末西方学者罗斯金和莫里斯倡导用艺术来改造社会、建立艺术化的社会主义思想,对李大钊从事社会主义活动的理论宣传、学习接受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艰苦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研究对20世纪早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源头进行回溯总结,是探究中国艺术理论知识谱系不可忽视的部分。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赵笺就20世纪以来西方视觉艺术方法和观念引入中国后因“人体模特”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事件进行分析,认为“以人体模特为中心”的讨论贯穿从新文化运动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历史阶段,事件背后反映出不同文化取向、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冲突,已然突破了艺术自身技术和方法的范畴,成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命题。该研究从跨学科角度研究艺术事象,同样应当纳入中国艺术理论知识谱系当中。
与会代表十分关注学科建制问题。自20世纪初以来,艺术学主要融汇于各级各类艺术教育或美育工作中。杭州师范大学教授陈星就长三角地区对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的作用进行回顾总结,指出长三角地区从其发轫就对中国近代艺术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目前有关长三角区近代艺术教育史研究较为匮乏,建议各地加强协同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重视历史遗存保护,合力推动长三角区全面协调发展。河南大学教授陈宗花对晚清民国时期美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确立与实践进行考察,指出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等学者从理论层面对美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做了阐释,后经蔡元培推动,确立了“美育”地位;再由以沈心工为代表的学堂乐歌音乐家群体和以萧友梅为代表的专业音乐家群体共同推进、实践探索,促使美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得以真正落实,迎来了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黄金十年”。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陈剑思考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问题,并对这一问题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潮中的解决路径及其当代启示进行探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王莎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做了系统梳理,参照戏曲、美术研究领域相关学派称谓,试图提出艺术理论的“前海学派”。
诸如此类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艺术教育,从多个层面反映我国艺术学学科,尤其是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相对来说,本届会议对学科建制问题的研讨不够明朗、较为零散,缺乏宏观层面的整体概括,这一点需引起学界重视。
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文化传承与现代转换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1][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载[唐]吴兢撰:《贞观政要》卷一,《君道一》,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第6页。。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学术自建,离不开对传统的、古典的艺术理论的挖掘深耕。自2015年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提出“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论题以来,近几年学术年会对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资源的挖掘传承与现代转换问题都十分重视。本届会议再次提出这一议题,与会代表从多个角度做了分析研究。
一是基于实证的传统艺术资源考察分析。哈尔滨音乐学院特聘教授李荣有指出,自己三十余年对汉画乐舞史和艺术史的研究,时常受到西体学科分割模式与单一学科理论及方法的羁绊。他试图冲破学科藩篱与理念约束,在发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艺术文化和学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艺术实证学传统资源进行现代重组的构想。东南大学教授沈亚丹以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为考察中心,对南宋江湖派诗人的自我认知与梅花面具做了探究,指出江湖诗派成员多为中下层文人,诗作频繁出现“羞”“惭”“愧”等否定性自我体验,他们通过咏梅、梦梅、嚼梅等行为,从语言、意识及身体各层面磨灭自我与梅花的界限,试图将梅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虚拟主体,梅花之面容已然成为一张面具。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刘小梅从主题学视角解读元代戏剧史上的民族情绪,结合《单刀会》《汉宫秋》《赵氏孤儿》等杂剧作品,着重对元代戏剧中的乱离题材及其主题流变做了研析。
二是关于门类艺术理论文献的深层挖掘。河南大学教授贾涛基于对清代方熏《山静居画论》的研析,探颐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关键词,认为《画论》所涉气韵、写意、意境、摹古、形似等概念,既为画论经典,也是艺术通识,深得中国传统艺术之精髓,与当代艺术理论存有诸多通联之处。山西大学教授梁晓萍对元代胡祇遹“九美说”戏曲表演美学思想做了专题研究,认为“九美说”蕴含的“和”美思想具有丰富内涵,其以士大夫眼光总结了时人对戏曲表演的审美需求,尤其赋予戏曲以高雅且与社会、人生紧密关联的审美理念,对元明清及至现代戏曲表演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山东聊城大学副教授郝春燕基于古代书论的精读,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生命维度从生命身体本体、生命精神本体、社会存在本体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三个维度既是古人评价艺术的尺度,也是艺术审美形成的原因,其内在逻辑系统为艺术美学生命本体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石。武汉理工大学讲师裴瑞欣围绕古代画学中“平淡天真”这一概念进行分析,通过对宋代米芾、明代董其昌以及清代“四王”关于“平淡天真”的解读,认为“平淡天真”概念的画史生成与文人画形态的历史转型密切相关。
三是关于中国古典艺术(风格)类型理论的整体研究。黄山学院教授洪永稳对中国古典艺术类型及其发展演变进行梳理,结合不同历史阶段艺术发展实践,概括出象征艺术、抒情艺术、艺术哲学化和叙事艺术四种类型,认为艺术在自律和他律双重驱动下伴随着历史文化演进而发展衍变,始终与人类精神世界息息相关。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兰芳基于理论文献的考察,探究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早期形态,认为古人相关风格类型的区分,是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站在审美立场上对艺术自身体貌与特色感悟体验的结果。古代风格类型理论从先秦两汉时期孕育萌芽,到魏晋六朝时期真正确立,风格理论话语由模糊趋于鲜明,为后世风格类型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还有关于古典文艺理论相关概念、命题的研析。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伟研析《颜氏家训》的艺术批评观,认为该书多个篇章杂糅儒、道美学思想观念,对文学艺术批评观做了系统探讨,如真善美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体“德艺厚周”人格美、文艺批评的社会功能,以及门类艺术批评方法等,充实发展了中国传统文艺批评观念,对当下中国文艺批评理论建构仍具启示意义。深圳大学讲师陈仕国深入研析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着重阐释“知音难逢”的接受主体条件、“知音难知”的接受客体要求、“贵在虚静”的接受心理状态,力求对古代艺术接受理论形成整体认识。太原师范学院讲师郝晓红从艺术学角度分析荀子“化性起伪”命题的内涵意蕴,认为“化性起伪”既是成人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性伪合一”是成人和艺术的理想状态,与孔子“文质彬彬”一脉相承,荀子强调“伪”,引发了后世对“错彩镂金”的艺术追求。
上述研究关涉古代诗、文、书、画、乐、曲等多个门类艺术实践与理论,对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理论文献展开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对建设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大有裨益。
五、媒体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理论与批评实践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传播媒介不断更迭演化,促使文学艺术种类、事象愈加纷繁多样、异彩纷呈,亟待从理论层面或批评角度予以回应,推进艺术理论的现代建构。本届会议提出“媒介文化语境中的艺术理论与批评实践”议题,引起与会代表热切关注,从不同侧面积极研讨。
一是关于媒介环境对艺术理论(或经典)建构的探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强调,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不能忽视媒介的变化,网络时代、智能时代已经带来新的审美景观和审美接受,新时代背景下媒介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尤其是接受者和网络时代关系的变化等,都将引起文艺理论新的形态和认知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在媒介更迭转变视野中对文艺理论的趋向与应对策略进行重新思考。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翁再红从媒介环境学视阈探析艺术经典建构问题,认为媒介环境作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互作用的整体语境,媒介形态的拓展及其差异性效果,以及媒介在物理属性和技术范式上的分级梳理,可为分析艺术经典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
二是关于电影媒介叙事反映(参与)社会变革的分析。上海大学教授蓝凡基于新中国70年电影生产的叙事哲学,探讨艺术理论的现代性变革,指出新中国成立为中国电影生产现代叙事开辟了广阔前景,影像叙事内容由民主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运动为电影生产带来叙事上的转折。电影的艺术、技术和商业三位一体的特性,对电影生产叙事有着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制约,国家意志表达和个体意志表达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得到矛盾统一,这是中国电影生产叙事的特性所在。东南大学副教授岳晓英结合近年来中国影坛引人注目的电影案例,对观众与国产现象级电影的生产性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现象级电影是观众能参与建构的结果,不仅体现为反映社会问题、传达时代精神,而且是表达人格理想、投射社会想象的重要途径。电影已成为参与社会转型,介入社会的重要力量。
三是关于文学艺术跨媒介叙事的阐释。东南大学教授龙迪勇围绕“出位之思”与跨媒介叙事进行思考,认为“媒介”是文学和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同因素,任何艺术都必须使用媒介作为表达和书写的符号,媒介在保持自身“本位”特色的同时,往往还具有跨出自身追求他种媒介表达长处的另一方面,这种“出位之思”及相应的跨媒介叙事,构成文学与其他艺术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的共同因素和理论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东通过对比小说和电影版《流浪地球》,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跨媒介叙事时的差异。小说侧重于世界视野,以文学语言为媒介,而电影侧重于民族立场,以电影图像为媒介,这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表现的差异,正体现了文学的电影改编所显示出的跨媒介叙事特征。
四是关于人脑机能或人工智能影响艺术创作的探索。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马卫星试图通过研究人类视听感觉神经的工作方式,探寻艺术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和信息摄入对艺术创作内在影响力,进而探寻人脑创新机制与艺术之间的互动关联性问题。深圳大学研究员黄玉蓉对人工智能对艺术生态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行为,而且对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者应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迭代对艺术生态的不断重构,及时做出理论阐释。沈阳师范大学讲师赵耀分析了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可能与限度。
此外,还有关于网络或新媒体语境下文学艺术批评的反思。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韦铀对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的网络化语境构建进行探讨,认为网络文学批评要适应批评主体多维化、思维网络化和研究数据化的网络传播要求,从即时性、互动性和智能数据化角度来构建网络文学批评语境。东北电力大学讲师孙玉明对自媒体环境下的艺术批评进行反思,认为自媒体使人人都有发表艺术评论的权力,对传统媒介控制下艺术话语的分权,不仅造成艺术批评的网络狂欢,同时也伴随诸多隐忧。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孙伯翰对新媒体文化语境中的戏剧影视批评话语权利重构进行探讨。
上述研究关注时代发展与社会事件,关注媒介更迭、技术革新以及网络语境等发展变化对文化生态、艺术创作、理论框架、批评实践的广泛影响,为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性建构提供了丰富的学理思路和研究范式。
六、结语
综上,本届会议论题涉及面广,视野开阔,老中青几代学者围绕“百年中国艺术理论的现代性建构”展开热烈研讨,从多元视角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探究,纷争中凝聚着共识,取得一系列学术成果,对推进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届会议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主办的第十五届学术年会,也是艺术学升级为门类学科之后的第九次全国性艺术学学术年会。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廷信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了学会工作进展,强调艺术学理论在艺术学升门九年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围绕艺术史、艺术原理、艺术批评进行深层次多元思考,尤其是在艺术跨学科研究领域,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主办每年一届的学术年会,近年来受到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还得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已然成为艺术学理论学科交流发声、学术传承、培养学术新人的重要平台。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将在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求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