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类型化音乐广播的歌曲策略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

2020-11-17◎熊

新闻前哨 2020年10期
关键词:类型化资讯主持人

◎熊 剑

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 音乐广播的歌曲编排策略必须做出调整,这一点无需赘言。歌曲编排策略的调整兼具专业性和技术性,有着其特有的规律和手法,如何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歌曲编排,确实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一、紧密关联新闻背景,疏导受众低落焦虑情绪

首先要注意不可和新闻背景脱节。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时,无论是新媒体还是广电书刊等传统媒体,都在积极报道这场突发灾害事件。 广播拥有空中信息大平台的功能,可以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音乐广播虽然定位以音乐为主,但同样没有忽略新闻元素,类型化音乐广播也可以进行节目架构的调整,来主动关注突发公共事件,并及时播报权威事实信息。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 原本的直播节目架构中大部分时段逢整点就有“整点资讯”栏目,且优先于整点广告出现, 日常部分音乐节目中主持人在歌曲间隙也会有资讯播报融入。疫情来临,湖北经典音乐广播日常节目架构上新闻元素开始增加, 每时段资讯从整点一次增加为整点半点各一次, 且音乐广播的记者们也有前往灾区现场的有声报道传回。新闻元素大大增加,可音乐广播的大部分内容还是音乐,特别是类型化音乐广播的节目架构再怎么调整,也不可能从头到尾全是新闻资讯。

在这样的前提下, 音乐广播的歌曲编排需要和新闻背景有相关性,从节目架构来看,资讯后的第一首歌还必须优中选优。 根据央视索福瑞及赛立信等数据公司多年的调查数据,在我国,有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听众认为音乐类广播节目中主持人说话内容应该与所播放的音乐有关, 还有部分听众认为主持人都可以不说话完全以播放音乐为主。 在特殊时期,新闻资讯需要主持人现场口播,新闻内容后紧接的广播音频除非是一长段语播内容详实的专题节目, 不然任何与之不相关的声音都会和新闻资讯有割裂感, 影响收听体验。特别是类型化音乐广播的受众,多是熟悉播出模式的忠实听众,节目架构变化太大,是不符合收听需求的,也会失去已有听众的信任感。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为例,在以往的节目编排策略上,“整点资讯”栏目会根据时段的不同,设置时事热点、社会民生、文化演出活动以及生活提示等不同内容,于是在歌曲编排层面, 资讯后的第一首歌设置的类别我们只以节奏中速以上、情绪不低落,年代不能太近,且普通民众耳熟能详为首要标准,并未刻意追求面面俱到。可疫情期间的新闻资讯侧重点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其中主要包括新冠肺炎数据、防护措施提醒,还有安全小贴士等内容,呈现形式上主持人在资讯播报完毕后,还会有鼓励听众的暖心话语,此时若紧跟的歌曲也能和疫情相关,更能体现音乐广播的专业高度。还需要认识到,音乐广播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除了重大信息的及时传播,我们的音乐也有重要作用,除了给人感官享受,音乐有一定的医疗效用,我们可以通过音乐适当做一些心理疏导,帮助受灾群众缓解焦虑。

二、迅速形成应急编排思维,整合应景音乐资源

利用编播软件及时调整播出策略, 是音乐电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措施。 类型化音乐电台广泛运用的节目编播软件可以进行自动排歌,根据频道属性定位,音乐编辑将编排理念和主题在软件中编辑好, 就能避免频率歌曲选择时因人而异的弊端, 这是类型化音乐电台确立市场位置的核心武器之一。

以湖北经典音乐广播来说, 每首歌曲入库前都设置好了准确的标签并赋值,如情绪、节奏、曲风、年代等,利用RCS 音乐编排软件的功能特点,全天24 小时都可以根据标签值的设定自动编排出符合频率定位适应时段特点的歌曲,具体标签值各音乐电台有自身考虑,而利用音乐编排软件自动排歌几乎不用担心节目质量出现明显差别, 更不会因主持人或音乐编辑个人喜好出现风格走偏的问题。 但在疫情期间,依然沿用以往的歌曲策略,却有可能排出不合时宜的歌曲出现。

如李丽芬演唱的《得意的笑》,按往期软件的编辑策略,这首歌因节奏轻快、情绪值高、琅琅上口等标签值,很容易在早间时段被编排在资讯后成为第一首歌, 可试想一下,若疫情资讯过后马上就“得意的笑”,实在有些“没心没肺”。在具体歌曲编排层面,新增符合新闻背景的音乐作品很有必要。

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发生太过突然,且持续时间长,对曲库来说是新挑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曲库中能符合时下定位的音乐作品数量不一定多, 若继续以往编排策略,仅设置好公益主题歌曲播出,很快就会有编排不出、重复率高的情况。 此时,应该根据时下背景给曲库“输血”来满足资讯衔接。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 网络平台上出现了很多抗击疫情主题的公益歌曲,它们有的声援战“疫”一线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有的鼓舞大家的战“疫”信心,更可喜的是网络上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有戏曲、器乐、老歌新唱,表现形式也有对唱、合唱、说唱等,这些好作品在特殊时期就能及时帮助在家抗“疫”的人缓解焦虑。网络平台上作品众多,是音乐广播从业人员最大的素材库,但在选择录入歌曲库时,切忌照单全收。网络平台的音乐作品审核标准不一,创作者们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部分音乐作品形式化、口号化、倾向性太强,这些作品不一定符合广播受众的审美,如果入库播出,可能只剩下时效性。

另外还要注意传播平台的差异, 广播也有传播的局限性,部分网络音乐作品要配合视频画面才有艺术价值,单独听音乐很难引起受众共鸣, 这样的作品就尽量不要入库编排。 在具体操作时,我们不妨增加一个类别,把新入库的这些符合当下背景的歌曲分在这一个大类里,然后根据节奏、情绪、语言类别做好标签,让编排软件可以根据以往规则处理歌单的节奏、情绪特点,也兼顾新闻背景。

三、适当开放选曲限制,发挥类型音乐广播特有价值

数字技术发展迅速, 但传统广播的技术发展相较网络媒体平台偏慢, 类型化音乐广播的编排软件虽然有众多优点,但它不是智能软件,它缺乏大数据支撑,并不能像网络音乐软件即时获取人的行为喜好那样, 马上学习到该怎样自动排出符合新闻背景的歌单。 特别是在某些公共事件突发之时,广播节目在架构上的调整,如即时资讯的加入,对编排软件来说,也打破了原有的歌曲编排策略和滚单规则。对音乐编辑人员来说就需要在已有的编排策略上, 做出调整,这也是特殊时期的新要求。利用现有排单系统细化编排规则,并进行相关策略调整后,我们还应客观地认识到编排软件有短板, 在制定播出策略时类型化音乐编排并不能所有细节都关注到。除了符合定位的公益歌曲增加,播出时段的每一首歌也都应该精挑细选,特殊时期,音乐广播的歌曲更应该体现人文关怀,用精心编辑的歌单温暖人心,给予受灾人群情感上的慰藉。 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我们不能忽略手动编排的补充。 之前提到新入库歌曲增加相关标签,还可以在命名时增添关键词,特殊时期,突发事件比较多, 而后台编辑的歌单往往是提前至少24 小时完成的,不一定能符合实际播出需要。

在大部分类型化音乐广播, 是允许主持人适当调整歌曲,只是不能大面积挑歌,在公共事件发生后,不妨适当放开限制,给予直播主持人临时替换歌曲的权限,使主持人直播时能迅速输入关键词查询到符合当下资讯播报主题的相关作品,以弥补现有编排软件不够智能的短板。 这些举措,也将使类型化音乐广播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 变得从容不迫,进一步体现音乐属性和发挥自身特有价值。

猜你喜欢

类型化资讯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资讯Information①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