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亚文化传播探析
——以“锦鲤祈愿”为例

2020-11-17欧阳钰琳张可茵

新闻前哨 2020年3期
关键词:锦鲤亚文化符号

◎欧阳钰琳 张可茵

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中国锦鲤文化与祈愿行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与技术的发展,使得锦鲤的寓意更为丰富,开始与更广泛的群体存在着互动行为,也折射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与社会总体文化的关系。

一、从锦鲤文化到锦鲤祈愿行为

锦鲤诞生于日本新泻县中越地区的山间, 后逐渐脱离地方语境,开始了国家化、全球化的历程,其祖先原是中国鲤鱼。而中国锦鲤文化则是对日本锦鲤文化的再建构,核心是“吉祥”,成为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寄托,从“鲤鱼跃龙门”“年年有余”“喜结连理”中可窥见一斑。[1]

2013 年,一条来自账号“锦鲤大王”的“关注并转我子孙锦鲤图者,一月内必有好事发生”的微博一夜爆红,直到现在仍在被转发。[2]此时中国锦鲤是实实在在的生物锦鲤。而到2018 年,由于网络营销的推动,开始出现“人形锦鲤”出于多种因素,这类“锦鲤”得到众多大学生的转发祈愿,形成一种网络现象,“锦鲤” 甚至成为了 《咬文嚼字》 发布的2018 十大流行语之一,[3]可见其影响之大。

二、 大学生锦鲤祈愿行为的调查分析

本文对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学生进行关于 “锦鲤祈愿” 行为的问卷调查, 共回收问卷182 份, 其中有效问卷176 份,有效率96.7%。根据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原因如下:

(一)焦虑情绪与精神寄托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面临考试、考证等学习困难时最易出现转发“锦鲤”以祈愿的行为。 一方面表现出大学生追求进步的积极心态; 另一方面可看出大学生对应试学习准备不够充分,信心不足,因此转发“锦鲤”寻求心理安慰,带有一定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的消极心理。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与迈入社会状态的过渡阶段,还未形成独立、成熟的做事方法与处事方式,却面临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多重压力,因此在焦虑情绪下外化为转发“锦鲤”,是大学生亚文化的鲜明表现。

在大学生转发“锦鲤”的原因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体现的是“锦鲤”的“符号价值”和大学生的“俗信”的心理。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物具有非功能性的个性,会被当做一个符号进行消费,即产生符号价值。[4]“锦鲤”随着社会历史变迁,成为“好运”等幸运寓意的符号,产生符号价值,推动大学生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若一个事物并无此价值内涵,便不会被人们接受以表达愿望需求。 而 “俗信” 概念源自乌丙安先生(1954),他指出,俗信是在长期生产与生活的经验中形成的一种传统习惯,直接或间接用于生活目的。[5]当代大学生便是将“锦鲤”的传统含义现代化,寄予美好的愿望,以缓解对学习、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心态,希望通过此行为一达到辅助完成愿望的目的。

(二)从众心理与价值认同

庞勒在《乌合之众》中提到,在群体中,个体的每种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 且个体会在某种暗示的影响下产生冲动从而作出某种行为。[6]从问卷调查结果可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转发锦鲤的行为持有乐观态度, 而对此持消极态度的大学生主要认为大学生因从众而产生转发锦鲤行为。首先,部分大学生接受了“锦鲤”的符号价值,在社交平台上转发进行祈愿,是以此为表现的大学生亚文化的开端。而后由于社交平台的开放性与传播性, 受众在潜移默化中也深受“锦鲤”文化的影响,从而加入转发阵营,进一步扩大其传播范围。

(三)社交需求与人际交流

麦克卢汉提出“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的发展塑造着人们的所感、所想和行为方式等。[7]技术提供了新的社交模式和交流需求, 人们线下的社交网络开始转移至线上。 微博、微信、QQ 作为近十多年来最火热并“生存”至今的社交媒介,成为大学生进行线上社交的最重要场所。这些平台的出现,使得“锦鲤”具备传播载体,并迅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开来,形成潮流。

根据问卷调查,微博多为陌生人社交,出于“祈愿”带有个人隐私性,因此在微博转发“锦鲤”的人数最多,形成现象级“锦鲤祈愿”热潮。 陌生人社交网络和熟人社交网络之间的联系与交互,使“锦鲤”在大学生群体中扩散开来,形成“转发锦鲤”的可能性。

(四)娱乐文化与休闲生活

通过调查分析, 大学生因娱乐性而转发锦鲤的动机仅次于“俗信”心理。在作为“锦鲤”被转发的人物中,最有名的当属在综艺类选秀节目《创造101》红起来的杨超越,虽实力不如其他成员, 但仍以票数第三成团出道, 被网友笑称“转发这个杨超越,不用努力就能考第三,第一第二还会转学”; 另外是因支付宝营销活动而被公众所知的 “中国锦鲤”“信小呆”;在“其他”类别中,出现的皆为娱乐圈艺人。由此可看出, 娱乐圈艺人或因互联网被公众所知的个体,具有较大知名度,经一些微博博主在微博的推动,其某个特点被特定放大,从而让人们的关注点聚焦于此。 作为具有猎奇、求异个性的大学生同样受此影响,并在自己的社交圈内进行传播,达到分享与娱乐的效果。

三、大学生锦鲤祈愿行为反思

(一)摆正心态,端正行为

在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中近一半人数对锦鲤祈愿行为表示赞成,其次则为表示中立态度的群体,少数大学生对此种行为并不支持。 通过分析可知,锦鲤祈愿行为利弊共存,目前的影响为利大于弊。作为大学生亚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常称其为“日常迷信”,但更多只是寄托着大学生心理的积极暗示,让大学生以良好心态面对困难,投入学习和生活之中。转发锦鲤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这部分大学生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好结果, 而非直接放弃或是根本不关心结果。 但是,要发挥积极作用,大学生必然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辅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才有更大的几率实现愿望。 因此,大学生定要摆正心态,以此激励自己,切莫迷失自我。

(二)谨慎辨别,慎防陷阱

随着“锦鲤”含义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加入其中,抽取“最佳锦鲤”。 尤其在支付宝全民转发选出“中国锦鲤”营销活动后,相应的诈骗行为也随之而来大学生还未真正踏入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而诈骗手法多样多变,难以识别。 因此,大学生对“锦鲤”抽奖活动定要谨慎,查看活动发布主体是否正规,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不能抱有贪小便宜的心态,掉入诈骗陷阱。 在保护好自身权益的同时,利用其积极意义,为人生创造价值,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注释:

[1]陆薇薇、菅丰:《“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民俗研究》2019 年第2 期

[2]陈思:《流行语“锦鲤”与社会文化心理》,《文学教育(上) 》2019 年第2 期

[3]人民网:《<咬文嚼字>2018 十大流行语发布 锦鲤官宣等上榜》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1204/c40606-30440351.html

[4]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哲学研究》2002 年第11 期

[5]梁坤:《“锦鲤祈愿”与“日常迷信”——当代青年网络俗信的传播社会学考察》,《新闻研究导刊》2018 年第4 期

[6]祝琴:《浅析群体心理——读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企业导报》2010 年第1 期

[7]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 年第4 期

猜你喜欢

锦鲤亚文化符号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有趣的锦鲤
“+”“-”符号的由来
小编,来条“锦鲤”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变符号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