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究
2020-11-17刘勇黄昌萍
文 刘勇 黄昌萍
一、融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对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水平至关重要。在由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应用牵引的新时代已然到来,并衍生出了融媒体的概念,浅层次上可理解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实则推动了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的全面整合,以发展为前提、扬优为手段,打造了全新的产业生态,将个体竞争转化为多媒体共同竞争,为受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的信息服务体验,且使之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某种视角上,高校思政教育本身作为信息输出的过程,融媒体的出现,为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操作环境,创新有了无限可能,同时对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形态表现,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整个过程更具时代感。但创新亦是意味着改革,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同时面临着严峻挑战,对其既有的教学模式发起了巨大冲击,传统应试教育的滞后性日益显现,学生强烈的自主意识,要求重置师生关系。另外,融媒体时代,各类信息汇集,虽然十分丰富,但却也繁乱庞杂,其中夹带着许许多多的不良信息,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加大了高校教育工作难度。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一)理念创新
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理念先行,是保证其科学性、实效性的必要一环。如上分析所述,融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强了信息交互的便捷性、开放性,突出了用户主体地位,对高校思政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高校应紧密切入时代潮流,意识到融媒体这把“双刃剑”的作用,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引流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宏观素质教育改革生态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核心力量,并输入了足够的智力保障,其专业化水平建设至关重要。高校需树立高度的师资人才战略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围绕融媒体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创新课题,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丰富他们的学识网络结构,着重其信息化素养建设,精准把握融媒体的应用优势,共享学术前沿成果和有效实践经验,奠定思政教育发展的人才基础。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亦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紧密切入融媒体这个时代课题,深入了解其特性优势,驱动思政教育创新。
(二)内容创新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囿于教材限制,所关联到的理论有着很强的抽象性,且语言表达严谨,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融媒体时代,信息的多样化表现形态,如图片、音频、动画等,刺激着受众的多重感官,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对其中隐含信息的解读更加精准。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要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在坚持教育部统一指导的前提下,依托教材,进一步丰富其支撑资源结构,增强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在此过程中,高校思政教师要深入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及其现有水平,总结其中的重难点知识,继而丰富其周边资源,以全新的样态呈现给学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高校思政教育校本化课程设计,还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导向,善于切入现实生活,从融媒体平台上搜集热点实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将思政理论寓于其中,启示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自主发现真理。如此,将网络文化导入到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立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有助于抵制不良信息的侵染。
(三)方法创新
科学的方式方法选择,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的关键一环。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为中心,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灌输,压制了学生个性释放,打击了其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融媒体时代,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是现代教育创新改革的有力切入点。在具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教师可充分依托融媒体平台,将理论知识寓于一定的情景当中,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学生互动讨论,并渐渐形成脑海中的理论雏形,进而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下,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同时,竭力开发思政教育第二阵地课堂,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组织开展多样化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外部环境的渲染力,丰富学生的感悟与体悟,逐步升华到自我认知层次。另外,依托融媒体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发展。在上述系列工作组织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职能,切勿本末倒置,要紧密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学生始终行进在健康的成长道路上。
(四)评价创新
评价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导引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方向,保证了其实际产出价值。思想政治作为精神领域的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单纯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水平,显然过于片面,且附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容易造成学生错误思维或习惯,如考前突击、作弊等。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评价体制,应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并强调师生同步参与,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其成果,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方向地组织下一轮改革。具体而言,过程性评价阶段,教师要善用融媒体,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日常动态,充分借助大数据分析,了解异常现象,及时切入心理辅导,并基于虚拟网络空间,打消学生的戒心,使之主动寻求帮助。同时,运用融媒体的虚拟特性,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并开通线上留言板块,实现服务供需的动态平衡。
三、结语
总而言之,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势在必行,是突出其时代性、提高其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对各环节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从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评价创新等流程入手,努力建构良好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潜移默化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渲染力、影响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