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律师才是你的“熟人”

2020-11-17

民主与法制 2020年8期
关键词:白马王子苟且服刑

很多年,我的脑海中经常浮现同一个画面:一辆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的客车,突然爆胎侧翻,车内50多名乘客随车辆一起失去了方向,呻吟声、哀嚎声、求救声,夹杂着玻璃破碎的声音,铁皮摩擦地面的声音,还有依稀可见的血迹。

这是一场真实的车祸,驾驶这辆客车的司机,不是别人,正是我的父亲。事故发生后,所有人都说他就是肇事者。为了弄清法律责任,母亲找到了“熟人”打听,打听到的结果是,承担全部赔偿300万元,否则就要服刑。

我顾不上母亲的反应,直接奔向卧室,抓起鼠标,打开这十几天百度到的法条和案例,我疑惑:为什么我与“熟人”的结论相差如此悬殊?我试图把法律解释给他们听,告诉他们法律只认定父亲承担不超过30%的责任。可此时没有人听我说话,世俗的观念让他们无法接受家族史中有服刑的人,更多的是他们认为这件事只能靠“熟人”,法律不靠谱。

15天后父亲回来了,可我并没有苟且眼前的所谓结果,我要寻找真相。我报考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可以用几个数字概括我六个月的司考历程:3060个小时,420分,203支笔,三次晕倒,考区第一名和那一张还没有来得及向父母报喜,就被我撕掉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接下来的四年,母亲说得最多的话是:“忍忍吧,这比六零年强多了。”那四年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也是可以倒流的,我觉得我比六零年代的人更惨,因为至少他们没有落差。

27岁那年是我做律师的第三年,我很庆幸代理了一起与父亲事故相同的案件,我终于有机会将四年前没有说出的观点做了一场痛快的陈述。法院判决认定我的当事人只承担20%的民事赔偿责任,无刑事责任。当事人说,我拯救了他们的家。我何尝不感谢他们,感谢他们选择相信我,选择相信法律。他们可曾想到,同样的事情,我曾经历过,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我向大家打开心里这个禁区,并不是在说我有多惨,而是想说,在压力面前,命运从来不会辜负一个想还他奇迹的人。

29岁那年,因为工作小有成绩,我收到了很多相亲邀请。我以为我会遇到一位白马王子,结果他还不如白马王子骑的那匹马好看。但就是这位像兄长的男人为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指点迷津,给我找回了安全感。30岁那年,生命的传承,让我们拥有了一位可爱的南北“混血”儿子,他巧妙地躲开了我和他爸爸的基因缺陷,即便是不太出众的成绩,我也很感激他,因为那是靠他自己取得的。

每个小目标是走向人生价值台阶,目标实现后,还需继续向上攀登。所以,我们全家迁入了省会哈尔滨市。那些家境殷实、社会关系丰富的同学认为,奋斗天生与他们无关,但生活不会陪你一起苟且。所以,33岁那一年,我的一位有着研究生学历的闺蜜下岗了,而我进入了盈科。

站在新的起点,回望过去,引发我更深的思考。为什么有法可依,但大家不相信,却把希望寄托在“熟人”身上。都说“熟人”靠谱,可你怎么解释“杀熟”呢?都说“熟人”好办事,可你们之间的信任基础呢?都说“熟人”好说话,你不知道人情才是最难还的吗?

十年的执业经历,让我清楚地认识到母亲的请托现象不是唯一,而是之一,作为律师,我应该做点什么。习总书记指出,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没有律师可以求助,公正司法从何而来,所以律师带给你的绝不仅仅是法律服务,更有人人追求的司法公正。

树立司法权威、司法尊严刻不容缓。我要做法治建设的螺丝钉,用专业的法律服务树立司法权威;我要做权利的卫士,用法律的力量击破关系的伪善。去做那些处于困境的当事人的“熟人”,让他们从信我开始,信法不信人。

我将用我的坚持专业去告诉更多的人,律师才是你应该找的“熟人”。

猜你喜欢

白马王子苟且服刑
别让苟且 成为习惯
鲸鱼岛——真正的白马王子
服刑中的劳教人员可以结婚吗
想知道你的的白马王子何时出现吗?
87例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之我见
皇室范儿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白马王子入梦来
功成名就的高晓松配谈 “苟且”吗?
中国关工委中秋慰问干警帮教服刑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