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2020-11-17彭昭之
□ 彭昭之
2019年11月22日傍晚,宋振平老师走了,有新华社总社的同事在朋友圈里怆然写到:这个冬天有点冷!又一位新华社记者走了……
宋老师离世的消息确实来得比较突然,从2019年春季他确诊患病后,分社同事们曾多次探望他。宋老师一直是一个非常乐观勇敢的人,多次的化疗让我们每一次见面都感觉他消瘦了一圈,但他却总是很高兴,总是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继续下乡采访发稿了,每当说到要返回工作岗位时,他双眼中总是闪烁着亮光。这种神采我很熟悉,在我见过的很多新华社记者的眼中都能看到这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信念的坚守。即便在后期住院治疗的时候,宋老师依然经常在病床上翻看电脑里的图片,甚至给签约摄影师提建议、出题目。有同事曾经很担心他这种“不安心养病”的状态,但是同为摄影记者,我却很能理解他,也许当一个人真正被冠名“新华社记者”发稿开始,这份事业将“缠绕”他一生,他的工作、生活、信仰甚至喜怒哀乐都将与之水乳交融,难以分割。
宋老师已经走了,在告别会上,整个大厅里乌泱泱的都是来送别他的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从赣南老区连夜驱车赶来,也有从北京、广东坐飞机过来的,看着一张张悲戚的面孔,我突然很好奇,好奇一个在岗位上默默耕耘几十年的平凡人,如何能让这么多人把他当作良师益友?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宋老师只相处了短暂的两年时间,为此我接触了很多同事、签约摄影师,从他们那了解宋老师的故事,在他们口中,宋老师的形象更加完整、鲜活,更加让人难以忘却。
日拱一卒
江西下辖11个设区市,60多个县,所以江西各地发展的签约摄影师人数众多,宋老师作为分社图片总监,常年负责签约摄影师的发稿。曾经,为了方便大家讨论业务,联系采访,宋老师专门组建了一个名为“江西大摄”的微信群,每天他都会从新华社摄影部当日播发的图片稿件中挑选五张他认为最好的照片组成“每日五图”,在微信群里发给签约摄影师们看,同时为他们分析稿件播发的特点、图片是如何拍摄的、角度是如何选取的,和大家一起讨论构图、曝光等专业问题。据一位签约摄影师回忆,当时这个微信群里的气氛非常民主,大家可以各自发表不同意见,几次讨论结束后,大家还能得到一些新选题和拍摄方案。
宋老师的“每日五图”一直坚持,从未间断过,甚至在他自己需要跑突发事件、熬夜赶稿的时候也会补上。也有签约摄影师问过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做这件事,宋老师的回答很质朴:“日拱一卒,时间一长,新闻敏感和拍摄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进步是点滴得来的。”
“我是新华社记者,采访报道对象范围遍及全国。但在25年的时间里,我到一个县调研采访了将近200次。这意味着,25年来,我平均每个月几乎有超过60%的概率是在这个县里。那里,是我的“梦里老家”,是我呼吸新闻空气、焕发工作激情、挥洒青春汗水的地方。那个地方也就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也就是人文鼎盛、油菜花飘香、烟云醉人、茶醇诱客、珍珠山屹立不倒的地方。”
——宋振平
“在当下这个时代,当急功近利日益侵蚀行为准则的时候,我一次次地警醒自己:适当地慢下来、慢下来,抚平心灵,继续好好地观察、体味身外的世界。在烟雨朦胧的田间地头,在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通过镜头,拾取一段即刻消失的韶光,借助硬盘,归置永远留影的数码底片。除了见证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收拾好了难免受社会杂碎晃乱的心,我还收获了这里N多朋友的信任和情谊。”
——宋振平
后来,不少签约摄影师因为长时间的学习,业务能力提高很快,而宋老师这个微信群的名号也传了出去,不少并不是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的记者、摄影爱好者也加入进来,人数达到了两百多人。宋老师去世的消息发布后,“江西大摄”群里各种悲伤和悼念瞬间漫溢开来,大家的悲痛很真实,因为这个群里从此少了一位良师,大家都少了一位益友,但日拱一卒的生活态度将继续激励每一个人。
情牵山乡
宋老师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新华社开始,先后参加过全国两会报道、四川汶川地震报道、日本“3·11”大地震报道及多次亚运会和奥运会报道,他还多次被派驻香港、台湾等地驻点报道,但了解宋老师的人都知道,一直最萦绕他心头的地方是江西婺源。
新华社记者一直把调查研究当作看家本领,每个分社的记者都有自己的调研基地,婺源就是宋老师的调研基地,25年来,从珍珠山下党的好村支书汪育德,到独臂修路人詹金林;从义务办留守儿童少年宫的退休老教师孙灶森,到在网上为家乡产品扬名叫卖的农民戴向阳,婺源人的质朴与忠厚让宋老师感动。从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到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从盏盏茶香到精致“晒秋”,婺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田园风光让宋老师着迷,他一次次抬起镜头,取景、聚焦、按下快门。
宋老师去世后,婺源县委书记吴曙在悼词中写道:“新华社记者宋振平,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最爱婺源的记者!25年来了200次!婺源人民感谢您!”
关爱后辈
作为资深的新华社摄影记者,跟随宋老师学习过新闻摄影技术的人如过江之鲫,但他从未说过谁是他的徒弟,“大家一起拍东西,探讨交流哈”反而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2010年入社之后在宁夏分社工作近7年时间,最开始是在新华社的稿库里经常看到宋老师的图片,“构图精美、用光讲究、角度新颖、新闻性强”是我对宋老师图片稿件的感觉,所以在脑海中自然开始“设计”宋老师的形象:一定是双目如炬、表情严肃的长者。
2012年,新华社摄影部组织部分摄影记者在成都开展培训,我有幸第一次结识了宋老师,他和我想象中的形象完全不一样,温润宽和的他总是挂着一张笑脸,和所有人都很熟悉,无论是入社多年的摄影“老法师”,还是和我看着一样的年轻人都可以跟他很随意地开玩笑。当得知我也是江西人时,宋老师还特意过来和我互加了微信,他笑着说:“在成都还认了个小老乡!”
之后几天,都在忙于培训上课,快结束时,大家在一个川剧剧团表演的场地进行采风拍摄。当时拍摄的人很多,我一直希望能避开人群,单独拍到一张多重曝光的照片,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直到“大部队”离开后,我赶紧放下装着器材的摄影包,抓起相机跑到前方去拍摄,大概拍了十几张照片后,我回头一看,宋老师正守在我的摄影包边。原来他看我去拍照了,在这里帮我守着设备,我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跟他道谢,宋老师很豪气地笑着说:“没事,看你拍得太专注了,帮你看会儿东西。”然后又和我交流起刚才拍摄的照片来。
2017年,我调动到江西分社,刚入分社时,很多设备还缺着,宋老师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把他的一些备用的机身、镜头借给我使用。因为刚到江西,在联系采访上还很陌生,宋老师主动联系他经常跑的几个地市和县区的联系人,介绍了我的情况后又把他们的电话提供给我,其中有些联系人还是他常年跑口结交的朋友,让我跟这些人经常联系,获取线索。这些都是宝贵的新闻资源,他的无私帮助让我非常感动。“记者一定要勤快点,多跑,省情就熟了,人家就会经常联系你。”这是宋老师教会我的一句话,这也是他经常用来鞭策自己的话。
2019年国庆长假,突然接到宋老师的微信,说要传来几张图片。收到他传来的图片后一看,原来是在江西万载县拍摄的国庆旅游类稿件,这两张照片无论从构图还是用光上来说和宋老师以往的水平相比都有很大距离。后来我才从他家人那里了解到,宋老师因为长期治疗,形容消瘦,体力状态都大不如前,这次拍摄的图片是他尽了全力才拍到的,此时距他离世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还是放不下心爱的相机,还在想着能入库发稿。也许这正是“新华社记者”这个身份的魅力所在,当所有人都离开的时候,他依然希望自己身在一线。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宋振平老师一路走好,愿你去了梦里老家,那里有山有水,那里没有病痛,那里黄花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