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成都商报》要闻3版
2020-11-17吴钦
中国记者 2020年1期
【作者体会】
挡风玻璃碎了,新闻不能“碎”
“川航事件”发生后,《成都商报》第一时间在新媒体发布消息,随后全国各地、各类新媒体的信息铺天盖地。作为第二天见报的报纸,如何在版面上做出深度和新意,让已经了解信息的读者看到不一样的报道?在经过深入思考和讨论后,我们有了三个思路——
一是变新闻碎片化为新闻整体化。新闻出来后,从事件的关联性和结果的稀缺性推断,这是一个“史诗级”的新闻。这个视角决定了整体报道形态:还原史诗级的画面、展开史诗级的故事、追问史诗级的原因。用宏大的叙事结构,给予读者在手机上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二是深耕版面,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精”——这也是《成都商报》多年来的优良传统。我们通过整理记者稿件细节制作了飞行路线图、飞机使用时间表,让读者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我们的封面主图选取客机放下轮子的一瞬间,配图则展现了英雄机组群像,那么多人的命运被那么少的人刹那间决定,这是一幅堪称史诗级的画面。我们从稿件中提炼出“三个数字”:7700代码、32000英尺、13秒。7700代码,是通讯中断后飞机和地面惟一的联系代码;32000英尺,是一旦供氧中断必死无疑的高度;13秒,是指飞行员必须在这个时间里迅速反应过来,恢复供氧并操纵飞机快速下降,只要慢一点,飞行员就完了,飞机也就完了。这三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百名乘客的生死。用三个数字,从三个方面,印证了这次“史诗级备降”之难。
三是在欢呼中保持冷静,用历史眼光来审视新闻核心。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和事故先例,对风挡玻璃作出科普,详细介绍了风挡玻璃结构、破裂后果以及乘客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