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基层法治实践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2020-11-17

山东人大工作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普法学法法治

“七五”普法以来,安丘市在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市”基础上,深入贯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深层次、宽领域、多维度推进基层法治实践,推动法治政府、法治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加强组织领导,高站位布局谋篇

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力推进法治安丘建设,定期研究解决法治建设工作的重要议题、重大事项,统筹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建设工作。市委要求扎实推进法治安丘建设各项工作,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发展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镇(街区)和部门在市委领导下,认真谋划和推进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形成了上下一致、齐抓共管、落实有力的工作格局。

完善推进机制。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市委政法委每季度牵头协调宣传部、组织部、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加强工作调度,重点总结经验做法、解决实际困难,精准推进工作开展。更加细致推进任务分解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结合实际每年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考核细则,将两个规划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节点,做到落实落细落地。更大力度组织法治建设年度检查考核,由市委常委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级各单位法治建设工作进行年度检查,跟踪问题整改,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工作保障。经费方面,市、镇两级将法治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足额划拨、专款专用,保障工作需要。考核方面,在将“法治政府建设”和“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纳入对镇(街区)综合考评和市直部门(单位)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今年又纳入重点工作日常记账考核,实行目标管理,月调度、季通报,对落后单位约谈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调动了责任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重点突破,高效能创新提升

创新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新试点。抓住“关键少数”,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夯实依法行政的思想基础,推进领导干部法治行为实践的养成,市司法局被省司法厅列为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试点重点培育单位。在内容上,由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结合工作实际,详细梳理与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按照单位领导分工列出每名领导干部学法清单,让学法更加精准。目前,全市有856名领导干部按照清单有序开展学法。在措施上,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特别注重法治实践,落实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前“补课”、定期组织领导干部旁听行政诉讼庭审,让学法更加实用。到目前,围绕民法典、行政诉讼法等组织法治讲座76期,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在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治培训、考法述法、档案管理、督导考核等制度,让学法更加规范。今年以来,全市行政复议纠错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实现“双下降”。

推行“听证+调解+司法确认”,打造阳光化解矛盾新路径。顺应社区建设和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形势,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新型社区调解组织和专业(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两个意见,健全各级各类调委会994个,选聘人民调解员2282名。在卫健、人社、住建等重点行业领域建立了12个行业专业调委会。灵活推行分级调解,按照矛盾纠纷难易程度,依次开展村级、社区、镇级调解,视情召开听证会,邀请社区法律顾问、社区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参加,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司法确认”,在调解达成协议后,对不能当场履行且有可能反悔的协议,引导、帮助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切实提高调解公信力。近三年来,各类调解组织举行各级听证会1431次,化解复杂矛盾纠纷237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849件。到目前,全市10年以上信访积案和省交办5年以上信访积案实现清零,连续4年保持进京非访“零登记”。

推行“说理式”行政复议,探索非诉讼化解矛盾新模式。坚持以当事人为中心,将“讲法说理”融入到行政复议的全过程,做到立案解释到位、审理调解到位、决定阐述到位、送达释法到位。对申请人的每一项请求进行说理式普法,对当事人的每一项疑惑进行说理式回应,对确有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开展“以案说法”,并对相关行政机关开展说理式普法教育,引导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对重大、疑难、复杂及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举行由双方当事人、听证员、主持人等参加的听证会,把“说理”摆在“桌面上”,推动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实现定分止争。推行“说理式”行政复议以来,复议后应诉案件同比下降78.57%。

聚焦法治宣传,高标准打造精品

法德结合,以道德底蕴增强传播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精心打造融传统文化和法治文化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公园,集中宣传宪法、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全面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安丘市投资260万元打造的占地200余亩的青云山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突出德、善、廉、诚、法等主题元素,设置了普法宣传版面区、普法电影播放区、法治宣传演出区、法治长廊等五大专区,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组织35个市直部门打造汶河“谁执法谁普法”法治文化园,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宣传标识,设置了法治文化标识风景石、法律法规展示栏以及22块大理石法律雕塑,获评全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坚持法治宣传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将法治元素融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打造提升“法治文化大院”400余个、“农家法治书屋”310余个。其中,大盛镇南石家营村打造的占地300余平米的“法治文化大院”,设立了宣传专栏和法治书屋,涵盖了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法、继承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提升了村民的法治意识。

法纪结合,以纪律刚性增强震慑力。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充分发挥市委党校、青云大讲堂主阵地作用,精心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年度培训、专题讲座,有计划地邀请纪委监委专家授课,促进了法纪教育常态化。“七五”普法期间,通过市委党校、青云大讲堂开展法治培训94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4万余人次。充分发挥留山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市检察院派驻景芝警示教育基地作用,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教育党员干部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做到依纪依法履职尽责。充分发挥青云山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优势,设立宪法、民法典和刑法铁艺书,设置宪法、党章、民法典、刑法、扫黑除恶、禁毒、反邪教等七大板块,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虚实结合,以线上优势增强吸引力。在持续加强线下法治宣传的同时,结合公众对新媒体普法需求的形势,充分运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原则,组织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工作微信群,及时推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转载法律知识讲座、权威专家解读等视频,以“指尖上的普法”为群众提供了法治精神“大餐”。在《潍坊日报》开辟《普法进行时》专栏,对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宣传,有效扩大了受众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拍摄法治视频短片,在安丘电视台播放,搭建了“网络有言、电视有像”的智慧普法阵地。线上线下普法协同推进,实现了法治宣传实时在线,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猜你喜欢

普法学法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更正——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普法
普法
普法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