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亮 做个“很牛”的技术工人

2020-11-17

中国工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钣金车间车身

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钣金修复“技术大王”,安亮深知培养钣金修复工的不易。2019年,安亮完成了钣金工具组件及其套件研发,应用后能够把每名汽车钣金工的培养时间缩减一半,为企业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为什么会走上技术工人这条路?对于这个问题,安亮有自己的回答。

安亮的父亲是沈阳一家皮革制品厂的技术骨干,碰到孩子学校放假的时候,父亲便会把他带到工厂。安亮清晰记得,他在车间看到的一切。父亲对着机器一通操作,一个个皮箱的框架便神奇地被裁剪出来了。

“能完成这道工序的人,整个皮革厂都找不出第二位。经常是等父亲来了厂里才开工!”在安亮的心里,父亲是一个“很牛”的人。受父亲影响,“有啥不如有个手艺”的想法,在他心中渐渐扎根。

不过,童年的安亮或许不会想到,自己长大后竟然能够成为一个“更牛”的技术工人。

钣金大王

进入汽车制造行业,一直是安亮的梦想。上中学时,他偶然知道国外汽车工厂用机器人进行焊接组装,便被这种科幻电影般的技术吸引了,坚持进入技校学习汽车修理与构造。

2003年,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21岁的安亮成为第一批员工,在车身车间精整段当焊工。

初入工厂的新鲜感和梦想实现的兴奋,鼓舞着安亮在工作中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快便脱颖而出。2006年,作为驻留总装车间返修段的储备人才,他被调入车身车间返修间学习钣金修复,正式开启了走向“钣金大王”的成功之路。

在车身车间,钣金返修主要负责车身表面的变形缺陷修复。德国专家拿着锤子和钣金钩子,轻轻一砸或是一挑,车身上的坑和包就不见了。本以为这是很简单的动作,安亮自己动手后才发现,“其实并不容易”。

学习钣金修复,首先要练习分辨车身表面缺陷类型。车身喷完了漆面,再加上车身弧度的干扰,给分辨增加了难度。对缺陷进行钣金修复,又是一项没有捷径可走的技术活,完全靠感觉和经验操作。只有用大量时间去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达到人和工具合一的境界,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练习钣金修复的过程是非常乏味的,光是砸和挑的简单动作,就要练上一年。如果没有非凡的耐心,很容易半途而废。”师傅在一个完好的车身上砸几处凹陷,安亮就马上对着车身埋头修复。日复一日,安亮在反复练习中慢慢找到了感觉。一年以后,他开始独立操作,修复了大批单件和合成的车身表面缺陷。

安亮反复磨练出的钣金修复技术,不仅得到了德国专家的称赞,也让他逐渐成长为钣金修复高级技师。2011年,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高光时刻,夺得沈阳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汽车钣金工项目第一名,荣获沈阳市汽车钣金工“技术大王”称号。2018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每当车间遇到棘手的修复难题,领导和工友的第一反应便是“交给安亮”。凭借高超的技艺,他修复了一辆又一辆质损车,每年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创新能手

在钣金修复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工具不顺手的情况,把工具改造得更省时省力,成了安亮的一个习惯。这些不经意的小创新,一直贯穿于他的工作中。

安亮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创新的力量,来自偶然在公司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消息。涂装车间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改进,每辆车在生产过程中节省了十几秒,一天下来就提升了几十辆车的产量。“只是改造了一个小程序,产量就提升了这么多,创新的力量太大了!”

2014年,在工会帮助下,以安亮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成员定期聚在一起,汇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在大家的头脑风暴中,一项又一项实用的创新成果便诞生了。

一直以来,测量后盖关闭力都是返修段的重要工作。在传统的方法中,工人要将两个7公斤的沙袋放在后盖上测量。每天一个班次下来,一个人要测试300辆车,安装、拆卸共计600次,累得腰疼。安亮带领工作室成员通过反复试验,设计出后盖关闭力支架,替代了原有方法,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还将后盖关闭力更直观地量化,为华晨宝马得到J.D.Power大奖作出了贡献。目前,德国技师已经开始订购这一工具和测量设备。

在没有喷漆的车身返修过程中,需要用角磨打磨掉刨刀印,最后使用精磨磨掉磨印。磨片成本非常高,变钝的磨片往往选择直接报废。为了节约成本,安亮带领工作室成员摸索试验发现,改造后的磨片放在精磨上使用的效果,丝毫不比新磨片差。这一工艺推广后,成本节约了50%。

在立足本职、坚持实干、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的创新理念驱动下,安亮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提出366项工具创新,节约返修工时507079分钟,消除安全隐患204处,消除质量风险125个,连续两年获得工厂的“BEST TEAM”称号。

“只有接触的新技术多了,创新的范围才会更大。”安亮对此深有感悟。这些年,安亮多次被公司派往美国和德国的工厂学习新技术,不断向更新更尖端的技术发起挑战。

人才导师

练就一身过硬本领的安亮,在工作中将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2014年,安亮担任车身车间驻留总装车间返修段工段长,带领整个返修段在技术上不断精进,逐步提高了整体返修水平。2017年,他还成为宝马X3返修段的总培训师,在培训新人的同时,将经验总结编写成标准操作流程,供大家快速学习掌握。

从一名“技术小白”成长为钣金修复“技术大王”,安亮深知培养钣金修复工的不易,一两年的培养周期里,新人需要进行大量练习,公司也需要承担高额培养成本。如何让一个新手快速入门,解决钣金返修工的培养难题呢?安亮开始进行创新探索,很快完成了钣金工具组件及其套件的研发。这套工具应用后,可以将培养每名汽车钣金工的时间缩减50%,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近年来,安亮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阵地,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在华晨宝马大东、铁西两个厂区,都有工作室培养的技术人才担任重要岗位。在工作室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安亮希望工作室的规模能够越做越大,把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更多人。

猜你喜欢

钣金车间车身
基于线结构光的车身R角检测方法
钣金V形折弯成形的回弹控制研究
钣金成形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浅谈钣金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的探索
“扶贫车间”拔穷根
A7_p69
恐高患者
浅析钣金工艺的现状及发展
例说最优化方法解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