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律师的安全感
2020-11-17
最近听说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律师在大学班级群里称自己辞职了,原因竟然是经常有客户因为她年轻漂亮而怀疑其专业能力。群里的男同学一片叹息,纷纷发来各种遗憾和安慰的表情包。
当漂亮都可以成为职业短板的时候,女律师的安全感来自哪里?
对此,某中年“老司机”在知乎上的回帖是:来源于男律师。对于这个观点我是部分认同的。今年七夕情人节的晚上,我突然接到客户电话,称次日业主可能会带十几位证人去法庭,情绪比较大。放下电话,我便打给男同事找安全感,要求陪同做好安保工作。
工作初期,靠谱的师傅可以阻挡一切风险。庭上他发言,我记录就是安全感。第一次独自省高院开庭,我非常淡定,因为我们是第三被告,安全法则就是我只需要说“同被告一的意见”。后来我需要自己给自己安全感。有过独自开庭代理青岛三驾马车之一的国有企业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庭上细察法官思路及时转变诉讼思路,最终代理意见被写进判决的如释重负;也有过在连续一周六七个庭审后感到疲惫不堪,被法官看出,二次开庭重整旗鼓最终给对方施压促成调解,减轻客户损失的意外和感慨。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所谓的没有安全感,不过是源于我们对千头万绪事务的无所适从;而所谓的安全感,是我们在学习和积淀后在法庭中的沉稳自信;是在千头万绪中掌握了清单革命的不二法则,要事优先,举重若轻;安全感的本质,是我们用自己对生活的努力和热情进行的一场等价交换。
我一次次见过凌晨两三点的机场,我也一次次有过放弃的念头。因为承认失败总比坚持来得容易。一位前辈说在他执业初期最难的时候,在冬天快过年时,拿着马扎和楼下大爷打牌试图赢点钱。但当转行高薪法务后,他发现真正让他不安的,不是银行卡里的数字,而是失去了支配时间的自由,只能在天不亮的时候看到女儿熟睡的样子又提起拉杆箱。于是他重新起航,成为一所学校的法律顾问,给了更多的孩子法律的安全感。
我的学姐在事业的黄金期选择了去西藏做一年的援助律师,身体不算结实的她一度承受着高原的不适;一位50多岁的优秀女刑辩律师,2019年年中告诉我她要去贵州援助,在我们心里走路带风,笑得夸张,一副硬汉形象的她十月份在朋友圈写到“想家了”的时候,我没有感到一丝丝的矫情,那一刻突然让人泪目。原来高级的安全感,是为了别人的安全感,负重前行。
江河先生1980年载于《上海文学》的《星星变奏曲》中这样写道:“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而今天,越来越多的角落被法治的星光点亮。我希望通我们的努力,也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安全感。
以积物质之心积学问,以求名利之心求道德,将前行的光,变成隽永的亮。星星变奏,一曲芳华。
不回想,不回答,不回忆,不回眸,权衡得失,趋利避害只是年少轻狂;再回想,再回答,再回忆,再回眸,愿你战胜不安和恐惧,没有失守少年意气,依然年轻,依然昂扬,依然热泪盈眶,依然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