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直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35例效果分析
2020-11-16孙宏伟张纵横张焕卿
孙宏伟 张纵横 张焕卿
【关键词】膀胱镜;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膀胱结石;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80-01
泌尿外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就是膀胱结石疾病,多是由于膀胱内液体生化性质的改变以及膀胱内部炎症所引起的,如果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引发患者发生膀胱癌、肾功能衰竭等。目前对于膀胱结石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治疗,为了探究膀胱镜直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我院就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并且全面分析了对比结果,做出了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0例膀胱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在27-64岁,平均年龄(47 12±8.15)岁。观察组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27-64岁,平均年龄(47.59±8.3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具体为:让患者保持平卧,为患者进行麻醉,为了确保患者的膀胱充盈应在术前为患者留置尿管,之后沿着患者的腹部正中部位切开至患者的膀胱处,探查患者的膀胱内部,为患者取出结石。另外,对于合并膀胱憩室的患者应切开憩室,对于伴有造瘘管结石的患者应更换造瘘管并予以切除,对于尿道狭窄的患者应为其留置尿管,进行膀胱造瘘术。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观察组使用膀胱镜直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具体为:指导患者进行合适的体位为其进行麻醉,置人膀胱镜于患者的截石位,为患者检查膀胱内环境,判断患者膀胱的结石数量以及大小后将质量浓度为0.9%的500ml氯化钠溶液注入以充盈患者的膀胱,利用膀胱镜于患者的耻骨联合处做一个长度约1-2cm的小切口,为患者进行膀胱穿刺造瘘手术,经套管针置入抓钳或碎石钳,在膀胱镜的直视下使用钳夹取出患者膀胱内部的结石,然后将套管针与钳夹一起取出。如果患者体内的结石较多需分多次为患者取净结石,如果患者体内的结石较大,应利用血管钳扩张患者的肌层,必要时还可将患者的手术切口扩大。手术结束后在膀胱镜的引导下用血管钳钳夹将16F双腔气囊导尿管头端置于患者的膀胱处,将浓度为0.9%的10-15ml氯化钠注射液注入固定,于患者的耻骨后为患者放置橡皮半管,为患者留置导尿管,缝合皮肤,冲洗膀胱,给予患者补液、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比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显效、有效、无效为评价指标,显效为患者未发生并发症,体内的膀胱结石被完全取出,体内无残留;有效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膀胱结石基本被取净或分多次被取净;无效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膀胱结石未被完全取出,体内仍有残留。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n,%)
3讨论
由于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术治疗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于治疗的需求,因此已经逐渐的被其它术式所取代。而膀胱镜直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它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膀胱切开取石术在术中容易出现的出血量多、创口面积大以及容易引发尿瘘等并发症的问题,具有操作方法简单、在术中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有效减少并发症等一系列优点。
本次研究中,我院对患者使用了膀胱镜直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为膀胱结石患者取石的过程中,通过膀胱镜的直视能够避免碎石钳以及镜鞘经尿道反复操作而损伤到患者尿道黏膜的风险,使手术能够一次性的取净患者膀胱内的结石,避免了反复进行清除结石的操作,最终有效的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创伤以及出血,使手术给患者身体所带来的损伤最大程度的减少,从而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使患者能够更快的回归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中。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充分的说明对膀胱结石患者使用膀胱镜直视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取石术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