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1-16张晓颖
张晓颖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心绞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39-01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此类患者在发病后极容易出现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加重患者的病情,让患者出现气急、虚弱及昏厥等症状,对这一疾病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容易出现不良情况,因此为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工作。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予以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干预效果,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人选本次研究的患者来源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者,患者总数100例。所有的患者均根据症状体征、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患者或其家属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者为51岁,最大者为76岁,平均年龄(65.2±1.4)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50~76岁,平均(64.8±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患者对症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及定期进行通风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科学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是老年群体,疾病发病后因正常生活受影响、合并多种并发症及病程较长,这使得患者常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就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在具体的心理护理过程应充分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多予以患者安慰及鼓励。此外护理人员也可为患者播放舒缓音乐,以让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2)健康教育。合理的健康教育对于患者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就可以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在具体的健康教育上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多媒体视频讲解等来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度,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此外还告知患者不良饮食对身体康复的不利影响,保持大便畅通,充分避免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发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此外还可定期举办交流会,邀请同类患者加强交流与沟通,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具体用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生活、睡眠情感、躯体活动、精力4个方面,各个方面的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較护理前提高,但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比较(x±s,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患的主要特征多表现为心脏疼痛,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上主要是采取降脂、降压等用药治疗的方式,在具体用药治疗上需要患者坚持按时按量用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而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治疗期间还需做好相关的护理干预工作。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常规的护理干预缺乏合理性及有效性,这使得干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强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其中心理护理的实施通过护理人员同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患者症状及体征的改善;健康教育的实施通过提高患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知识的认识,让患者严格遵从医嘱用药,促进病情缓解及生活质量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3个月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上,观察组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心绞痛,对症治疗期间予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