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
2020-11-16高晓梅
高晓梅
【关键词】冠心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35-01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群包含稳定型心绞痛、非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的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状硬化,导致人体血管出现腔狭窄甚至闭塞,促使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中断产生坏死,从而出现的心脏类疾患。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随之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本研究中,我院积极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致力于解决实际难题,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和报告内容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一共收录冠心病患者总计为7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为(68.4±4.6)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为49-71岁,平均年龄为(67.5±4.4)岁。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其他一般资料对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对比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已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事宜和签署自愿协议书。
1.2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标准,主要内容涉及,用药指导,知识普及,病情诊断、生命体征检测、定期复诊。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标准,详细内容如下:
护理人员专业医学培训:编制有关冠心病主题教材,开展每周线下培训,组织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并对内容涉及与冠心病相关的医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考核,例如冠心病患者的急救措施,医疗器械使用情况。
健康教育、相关疾病科普:定期对患者进行专题讲座,阐述冠心病发病原因、诱因、以及常规治疗;不定期对患者进行答疑,举办病友间的现身说法,以便促使患者间的沟通。
患者及其家属之间饮食护理:患者及其家属应当戒掉烟酒的习惯,以免相互间产生不良影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把控,主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附加其他种类的蔬菜或水果,保持心情舒畅,利于患者日常排便。
制定患者个人运动计划: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运动方案,如太极、慢走、广播体操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GQOL-74的评分表,主要内容涉及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四项进行评分对比,,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采用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调查,三个选项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使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冠心病患者的GQOL-74的评分对比
由CQOL-74评分表可知,采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在表内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产生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的GQOL-74的评分对比(x±s)
2.2两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程度的满意情况
观察组患者總体满意率为91.42%,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60.00%,两组患者总体满意率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程度的满意情况[n(%)]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这种疾病会增加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心理障碍、影响社会交流、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预见性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风险,缓解病情,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培养患者信心,使得患者能在思想和行为上积极配合医务工作,为后续的治疗奠定稳固的基础。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在相关方面的评价,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1.42%,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率为60.00%,两组患者总体满意率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物质生活、恢复心理功能、提高社会功能、改善躯体功能,安全有效,同时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