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2020-11-16唐倩云王旭艳沈婧懿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糖尿病

唐倩云 王旭艳 沈婧懿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19-0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到来使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代谢性慢性疾病,该疾病与患者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如果不及时控制可出现糖尿病足、肾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对于糖尿病尚无治愈方式,主要依赖药物以及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疾病发展,因此临床护理显得极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的80例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8年月-2019年12月。临床诊断等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无精神异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患者。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及观察组。对照组包含23例男性患者以及17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68.2±5.7)岁,病程(5.9±2.7)年;观察组包含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66.0±3.7)岁,病程(6.2±2.8)年,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为一般性护理模式,主要开展口头教育,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开展运动并定时接受血糖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健康教育护理小组成立。包括责任护士、护士长以及主治医师等人员。加强组内成员的培训以及教育,讲解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注意事项。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和体质,明确科室人员分工,小组负责人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责任护士实施护理方案,临床主治医师负责其本职工作。(2)健康教育。患者接受治疗开始,就开始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得患者随时可查看相关内容并对照;采取视频、讲座等模式开展直观教育,提升相关知识认识度;采取一对一教育模式加强难点理解。(3)用药健康教育。说明按时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以及自行停药或者减量带来的危害性,指导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应用血糖监测仪自我监测。(4)饮食健康教育。制定科学合理饮食方案,根据患者饮食喜好以及疾病情况制定食谱和热量、脂肪等摄入量,保證营养情况下充分考虑患者喜好。(6)运动健康教育。评估其身体状况,根据状况制定相对应的运动计划,运动方式以太极、散步等有氧活动为主。

1.3观察项目

记录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

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量表,总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满意,80分及以上为基本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数据分析

相关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0.0中分析,计量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X2检验,组间数据比较后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控制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控制理想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x±s)mol/L]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80.0%(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相关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近年出现直线上升趋势,同时趋向于年轻化。糖尿病是一种因机体内分泌代谢紊乱所引起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人体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治疗。

健康教育属于一种连续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管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提升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认识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控制血糖。全程健康教育是指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全程给予相应健康宣教,比如治疗初期主要提升患者对于疾病认识度;治疗中期主要提升饮食及生活习惯控制力等,每一个阶段给予对应性教育。邓洁清等给予40例糖尿病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结果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获得理想控制。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全程健康教育,结果患者血糖控制理想,且患者满意度达到95.0%,以此说明该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且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加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值得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