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够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状态的研究
2020-11-16张红赵文慧黄风静
张红 赵文慧 黄风静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舒适护理;身心健康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207-01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一些多发于老年群体中的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慢性心衰就是其中一种,慢性心衰也就是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引起,疾病的诱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慢性心衰的老年患者,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研究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本文回顾与分析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84例,回顾与分析所有研究對象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个组别。对照组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20例女性患者,年龄分布在65岁-83岁区间内,平均年龄(68.13±1.56)岁。研究组中包括21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年龄诊断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更深入的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的用药管理、健康知识宣传等。研究组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由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历了长期的身体不适,所以心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展开聊天和沟通,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排解,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消除心理压力。环境方面,注意对患者病房的清洁,保持病房洁净,经常通风,创造舒适的住院氛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规定家属的探视时间,避免对患者产生过度的打扰。饮食方面,确保患者有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尤为重要的,护理人员应合理搭配患者的饮食结构并进行严格的控制,日常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为主,并提高食物中的钾成分含量,减少患者食用盐的摄取量,支持患者多喝水和多吃水果。生活方面,发现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予以积极的引导,禁止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吸烟,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理时间,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输液方面,控制好输液速度与输液量,严禁出现差错,同时根据患者的感受,调整输液速度,掌握患者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减少相应事件的发生。体位护理方面,由于患者发病时有呼吸困难、行动不便等表现,所以应及时调整患者床头位置,保持患者以半卧位的身体姿势,加强针对性护理以避免患者出现褥疮等不良症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信息,将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护理满意度为患者的满意比率与一般满意比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用SPSS22.0软件完成,计数资料用%表示,x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明显,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有1例(2.38%),抑郁患者1例(2.38%),焦虑与抑郁的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组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有5例(11.90%),抑郁患者3例(7.14%),焦虑与抑郁的总发生率为19.04%,数据间对比x2=4.0865,p=0.0432<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临床干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舒适护理将护理工作按照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心理护理、环境管理、饮食干预、生活护理、体位舒适护理以及输液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能够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促进患者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了舒适护理的研究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97.61%>78.57%),且研究组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几率更低(4.76%<19.04%),数据间对比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在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身心健康状态方面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更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