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新瘘使用中的应用

2020-11-16赵敏

健康之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血液透析

赵敏

【关键词】循证护理;血液透析;新瘘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98-01

随着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透析龄的增加,血管通路存在诸多问题,引起血管通路失功。因此,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血管通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6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血液透析新开内瘘引起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则对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予以了探究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新开内瘘引起血肿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5.55±5.23)岁,总透析次数1000次。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5.98±5 44)岁,总透析次数1000次。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以及透析次数)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包含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确立问题。内瘘的最好保护措施在于正确熟练的实施穿刺技术,新建内瘘传穿刺技术和传统穿刺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把控。由于新瘘在使用后3个月内易出现血流不达标的情况,可能导致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针对应用最佳新瘘使用方法展开循证,可有效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透析质量。(2)查阅相关文献。可通过查阅医学教科书、校园数字图书馆对血液透析内瘘相关护理技巧和措施予以探究分析。(3)对相关实证予以评价,拟定护理方案。分别评价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以及临床可行性,组织护理人员展开评价,确定最佳的护理方案。(4)开新动静脉内瘘前护理。①在开新内瘘前用听诊器认真倾听内瘘的声音,评估内瘘的充盈度。在无血管B超的条件下,用手触摸内瘘的成熟度。触摸内瘘血管壁厚,弹性好可以使用新瘘。②使用新瘘当天尽量减少肝素的使用量,患者不能做灌,肝素用量减少到最小量。③穿刺时使用17G尖针,减少创面的损伤。必须有经验的护士穿刺,做到一针见血。(5)开新瘘后拔针的护理。①透析剩余1小时测患者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拔针时血压须低于160/100mmHg,血压过高容易形成穿刺点出血。②新瘘前三针穿刺时需用指压l小时,根据病人凝血情况可延长至2小时,力度由重到轻。③离开透析室之前,再复测血压,血压扔不能高于160/100mmHg,内瘘穿刺针眼用棉球覆盖,再用纱布贴成米子形状,3-4小时取开纱布,棉球透析完第二天才能取开。

1.3观察指标

照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一次穿刺成功、血流量达标以及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l9.0软件统计,一次穿刺成功、血流量达标以及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率表示,采用x 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血流量达标以及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照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n,%)

3讨论

面对着全世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日益增多的趋势,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人越来越多,依赖自体动静脉瘘做透析的患者增多。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这些病人血液透析的“生命通道”,所以内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质量。新瘘的使用尤为重要,按压是开新瘘的难点,出血引起血肿从而导致血管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我们通过对改进开新瘘前和开新瘘后的护理,避免开新瘘按压引起出血的问题。减少患者开新瘘引起出血的风险,保护了病人的生命通道,从而也降低了医疗隐患的风险。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一次穿刺成功、血流量达标以及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较高,分析原因:循证护理通过确立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对相关实证予以评价,拟定护理方案,继而实施开新动静脉内瘘前护理、开新瘘后拔针的护理等内容,其实有效的满足了患者的实际需求,而且针对潜在的问题予以了有效的应对,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新瘘使用中应用巡诊护理的临床效果顯著,提升了一次穿刺成功、血流量达标率,且降低了动脉端皮下血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优质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