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穿刺置管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2020-11-16邓仕军
邓仕军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手术;中少量;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24-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常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发病,患上此病的患者不仅不能进行剧烈活动,而且用力排便也能导致发病,这是一种发病较为急骤的病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以及偏瘫、失语的情况,这是高血压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高血压导致患者的脑动脉发生了玻璃样变,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其中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多见,其他依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和脉络丛后内动脉等。当患者的血管壁破裂之后则可能发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情况,这时则需要对患者进行进行消肿治疗,拯救患者的生命。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式较多,本次研究主要以中少量(30-5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穿刺置管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本次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对其进行分组,对中少量(30-50ml)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照组以及使用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手术治疗的观察组,观察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观察組中共男性17例,女性13例,出血量为30-50ml,平均(26.23±3.16)ml;对照组共男性16例,女性14例,出血量为30-50ml,平均(26.01±3.21)ml。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入院之后首先给予患者止血药物,控制出血及血压,完善术前准备,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控制血压140-160mmHg/90-100mmHg,帮助患者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肺部感染,给予患者吸氧,必要时脱水帮助患者降低颅内压,当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以及意识障碍时则对患者采用禁食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动态复查头颅CT,监测血肿变化情况,待血肿稳定(8小时后,一般24小时),对患者行穿刺手术治疗,进行手术之前首先通过CT检查对血肿部位进行定位,之后根据血肿的位置确定手术位置,采用电钻行颅骨钻孔穿刺针带引流管穿刺进入到患者的血肿中心,穿刺后可对患者进行抽吸,首次抽吸不能超过血量的50%,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引流管位置,术后24小时后并注入2~4单位的尿激酶液化血凝块对患者进行引流。3~5天以后再进行引流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比率以及治疗后的ADL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主要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计数资料将采取百分比的方式来表示,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当最后检验出的结果为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与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与治疗后ADL评分(%)(X±S)
3讨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的方式较多,主要包括了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钻孔引流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脑内颅压,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而且还能真正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当发现患者颅内血量超过30ml时则应该对患者进行及时手术治疗。在血肿形成之后半个小时,患者的脑周围实质将会发生海绵样变,如果不解除血肿对于患者脑组织的迫压,脑实质将会出现变性坏死的情况,由于穿刺置管引流术简单,而且对患者的脑部损伤小,在手术中能够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清除血肿,提高ADL评分,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能够真正达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后ADL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微创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清除血肿,提高ADL评分。这一结果与詹传伟,郑仲贤,罗维平在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的数据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