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原产妇无痛分娩中硬膜外麻醉方式以及临床价值
2020-11-16德吉旺姆
德吉旺姆
【关键词】高原产妇;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044-01
分娩是女性必经的一个阶段,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剧烈收缩,导致分娩过程中会出现疼痛,这些疼痛感会因为胎儿头部下降压迫骨盆底而持续加重,产妇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产生过多的恐惧、焦虑以及过度紧张的情绪,这些生理乃至心理的过激反应会引发诸多意外事件,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分娩也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多的孕产妇开始接受无痛分娩方式。本文将我院妇产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60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探讨硬膜外麻醉方式在高原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产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60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80例。实验组:产妇年龄范围在20-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47±3 47)岁,妊娠周期为36-41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7.56±2.49)。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在21-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7±3.41)岁,妊娠周期为37-42周,平均妊娠周期为(37.27±2.58)。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无精神方面疾病、认知等正常,能够有效配合医护人员治疗;②产妇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②子宫、产道先天性畸形;③严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宫颈口自然开到2-3cm时进行产程检查,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方式分娩,常规方式分娩在不予以任何镇痛措施的情况下进行自然分娩。实验组产妇予以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在宫颈口自然开到3-4cm时,孕产妇体位应安置为侧卧位,尽量将双手环抱膝盖,手腕向上弯曲,这样脊柱可以充分展现在麻醉医生面前,利于麻醉医生进行脊椎硬膜外腔穿刺。穿刺成功以后向产妇头侧放留置管,留置长度为3-4cm。随后向管内注射镇痛剂,镇痛剂成分剂量为浓度为0.25%的罗哌卡因(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03553)与浓度为0.5%的芬太尼混合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5ml,对产妇实行分娩镇痛,随后观察5分钟,如无其余特殊情况,将事先配置好的镇痛剂浓度为0.1%罗哌卡因80mg与浓度为0.5%的芬太尼0.15mg,同时混合生理盐水,使混合液剂量达到100ml后接入微量泵,微量泵输入速度为8ml/h。当产妇宫颈口自然开到8-9cm时停止用药,产程结束后将留置管拔出。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产程时间分为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x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结果
2.1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妇疼痛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n(%)]
2.2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x±s,min)
3讨论
阴道自然分娩是临床分娩最适合人体生理结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的分娩方式。由于自然分娩所带来的疼痛感容易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负面情绪,尤其是在疼痛感加剧的情况下,极其容易使产妇丧失顺利分娩的信心,从而导致母婴结局情况不佳,甚至会对母婴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无痛分娩又称之为分娩镇痛,大致意思就是采用不同的方式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疼痛感得以减轻,减少产妇的分娩之痛,使其在漫长的第一产程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当分娩宫颈口自然全开,产妇因积攒了足够的体力可以顺利进行分娩。相关资料表示,最安全可靠的镇痛方式为麻醉医生应用少剂量、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对产妇脊椎硬膜外腔进行有效注射,产痛会因为麻醉作用减轻,产妇意识又可以保持清醒,进行正常分娩,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娩过程会轻松很多。这也是现目前最有效的无痛分娩方式,也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分娩方式。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对比后发现,实验组产妇疼痛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总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綜上所述,硬膜外麻醉方式在高原产妇无痛分娩中的临床价值较高,不仅可以有效缩短产程时间,还减少了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