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双效提升策略

2020-11-16李敏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

李敏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当前,电力施工企业应细致分析影响现场质量管控的短板,在传统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策略,以规范岗位配置为基础,以提升业务能力和管控能力为中心,以分层分类针对性管控为重点,借助先进的管理工具,促进现场质量管控效率效果提升,保持電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场质量控制

引言

电力工程是电力系统的常见且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电能生产、输送、分配等方面的作用。与此同时,电力工程施工又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将对整个工程质量、施工安全以及供电质量形成很大的影响。为此,针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现场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有效防控保障措施,加强现场质量与安全监督,对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提升工程质量、保障电力工程具有良好使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1提高工作者的安全意识

就目前来看,在电力工程的施工中,各级干部职工通常会将所有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忽略了安全问题,同时部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并不具有足够的安全生产认识,使得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疏忽,造成安全事故,降低安全管理效果。为此,领导者应当重视工作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并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和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工作者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使工程建设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1.2加大安全责任制落实力度

做好电力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最为关键的是准确划分安全管理责任并层层落实到位。电力施工企业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各级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施工工作,基于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度完成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与管理系统,建立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安全责任多级负责,实现部门、班组、个人安全职责层层清晰,形成电力施工企业人人有责任、时时抓安全的良好安全管理生态,促进施工安全人员人身安全全方位得到保障。

1.3强化设备安全管理

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需要包含运输机、起重机、变压器等各类电气、机械设备,而这些设备在搬运、启动、运作等环节中都存在安全风险,如果不能有效管理设备操作,就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性能、运作规律,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设备操作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工作者规范操作,深化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在安全管理中,工作者应当在使用前做好设备调试,确保其性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投入使用,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以变压器设备调试为例,工作者需要先进行24-28h空载冲击试验,然后再开展半负荷运行试验,并保持每2h记录一次电压、电流变化,待其运行状态能够达到安全运行标准之后再投入使用。

2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2.1做好材料管理

电力施工中,材料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质量控制工作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应当做好材料控制,保障材料质量水平能够满足电力工程建设需求,深化质量控制工作的落实。在材料管理上,施工单位要选择具备一定资质、规模大、口碑好、证件齐全的材料供应商,而且要保证所采购材料的质量务必达到国家标准,并在等级上符合甲方代表以及设计方案提出的要求,同时,材料验收时,要检查材料中是否附有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复检报告等材料,然后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检查材料质量,为质量控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工作者还要根据现场的施工组织平面图,结合材料的性质、用途,来合理安排材料放置地点,以免二次搬运造成材料的损坏,影响质量控制工作效果。

2.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加强设计阶段质量工作,对于技术一般性项目,可只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但对于技术较为复杂的项目需额外增加技术设计阶段设计工作。不同设计深度的各阶段设计工作应注重技术文件、经济文件与编制设计说明。设计单位按设计准备与设计展开两个阶段进行设计,工作模式可灵活性变化。设计单位应避免主观经验设计,应仔细勘察施工现场后科学设计。

2.3创新现场管控方法

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按“总+分”原则进行质量风险策划,即组织设计阶段进行总体质量风险策划,形成《质量风险管控总清单》;工程实施前进行专业/系统质量风险分策划,形成各专业/系统质量风险管控清单。质量风险易产生在施工组织管理、施工方案、设计变更、质量检验、原材料采购等环节,可从发生概率、后果严重性、可检测性方面综合考虑评价,按“重大”“较大”和“一般”进行分级,分别采取抽样见证、旁站监督、跟班管控等精准有效的现场管控措施;对特别关键的工序,可将质量关键点名称、质量风险、操作要求及管控方式在作业场所入口公示,并每日对班组及质量人员进行质量交底。

营造透明质量文化。有效落实推动责任制,鼓励员工通过线上方式报告或处理质量隐患,实现“随手拍、实时报、即时改”。充分调动质量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质量人员深入现场发现解决质量问题,将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数量、质量与绩效挂钩。改良质量奖罚管理机制,探索实施分层分级的积分制管理,做到“发现违章扣分、突出贡献抵扣、积分变负处罚”,充分体现教育为主思想。善用体系的原则和方法,促进质量隐患从发现、处置、分析直至预防的良性循环,对质量问题隐瞒不报,质量隐患处理敷衍了事等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实施零容忍。提升移动信息化程度。应围绕质量检查和问题整改、现场质量验收和质量统计分析等重点环节和中心工作,细致识别影响工作效率和管控效果的短板,优化流程,改进方法,提升现场管理移动信息化程度。重视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推进移动终端(MP)+电脑终端(PC)交互的信息处理模式,将质量数据采集、现场信息录入、问题处理反馈等工作通过MP实施,将数据分析、处理及报表形成等工作通过PC处理,将过程审批、原始记录、现场见证等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操作,实现现场质量活动全流程一站式线上处置,减少现场等候、审批传递、报告编制等的不必要耗费。现场质量检查及问题整改关闭线上流程示例如图1所示。

2.4强化过程培育服务

将供方纳入企业质量体系,通过合同条款明确管理要求,通过培训促进掌握管理规则,通过评价考核推动提升质量意识。分类识别供方管理短板,加强过程管理支撑,重点从提升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的质量、关键点质量控制及特殊岗位培训等方面给予精准帮扶,提升供方质量能力。转变思想观念,适应供方弹性工作机制,在问题检查和整改、验收消点等方面适度提前介入,在坚守质量底线基础上提高工作效率。抓住关键少数,加强过程互动,定期开展高层交流、合同交底、经验反馈等活动,畅通沟通渠道,消除信任壁垒。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优化的电力工程建设,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作效果。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工作者通过做好施工安全措施,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借助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能够保障电力工程顺利投入使用,推动电力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浩.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4):147-148.

[2]戴伟,张晓湘.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8):91-92.

猜你喜欢

施工安全管理电力工程
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应用研究
浅议电力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电力工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现实境遇及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研究
试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
浅谈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