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启儿童的学琴之旅?

2020-11-16杨伟伦

艺术大观 2020年26期
关键词:儿童

杨伟伦

摘 要:笔者在从事高校钢琴教育工作的同时,又结合对于幼儿钢琴教育的教学体验后的一系列感受。从老师、家长的角度探讨如何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一系列思考。这个专题笔者将分为三篇文章经行阐述,此篇文章我们着重从幼儿在学琴前所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展开分析和讨论,即通过对儿童的生理条件,生理年龄与心智发展水平和孩子自身素质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儿童;钢琴学习;具备要素;生理条件;心智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6-0-02

笔者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走过20余年,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受到过国内外多名教授系统的专业指导,不断完善个人的艺术修养,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一路走来在反思和总结中明确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当我站在老师的角度,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看到了许多国内学生和家长们在钢琴教学初期并不为所重视的问题,因此想通过这篇文章来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学琴前的问题和疑惑。

对于被动选择的家长来说就是:“我觉得我家孩子还太小了不适合学琴,我想等他大一点再说。”而对于主动找上门来学琴的家长来说:“老师,您觉得我们家孩子多大适合学琴,手指有没有学琴的天赋和条件?如何去帮孩子选择乐器和老师,我们不懂”。针对这些类似疑问,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在钢琴教学中的个人观点和建议。[1]

一、生理条件素质

(一)学习目的

众所周知幼儿通常是指1周岁到6周岁的儿童,作为对于音乐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和学龄前没有基本认知的儿童来讲,家长如何判断多大才能开始学琴呢?孩子自身是否适合学习钢琴?开始学琴前孩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其实学琴到底需要什么条件是和学琴的目的息息相关的,目的不同,对条件和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想成为专业运动员,首先就需要有符合该项运动的生理优势,再加上后天的科学和艰苦专业训练,可能才会具有专业运动员的素质和入选条件。在这里生理条件就尤为重要了。反之,只是希望强身健体而去学习某项运动,我们自然不会限制任何门槛。因此这跟学琴或者说学习任何一门乐器也都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学琴,家长只是想让他在童年接受音乐素养教育和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那么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学习,也包括残疾人在内,世界上各个国家也有不少弹钢琴的残疾人,例如只有四根手指的韩国青年钢琴家李喜芽,我们最熟悉的中国达人秀冠军用脚弹钢琴的刘伟。因此生理的先决条件在业余学琴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2]

(二)针对业余学习和专业学习的要求并不相同

当我问一些家长:“你想让孩子未来走专业道路,还是陶冶情操培养兴趣?”的时候。绝大多数家长的反应几乎都是,想让孩子多个一技之长,多学点东西。几乎没有家长直面回答我的问题,要学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的目标。其实说到底,大多数不太了解音乐的家长都没有刚开始就培养孩子步入专业学习的目的,因此这里生理条件几乎可以省略不计。

如果想要成为音乐演奏专业的学生甚至未来的演奏家,那生理素质则决定了你未来的演奏生涯是否可以走向更专业更长久的基本素质。因为职业钢琴演奏家需要具备演奏这门乐器的先天条件,如果手掌太小、手指过短的确是一个生理条件先天缺陷的严重问题,甚至会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业余和专业学习的目标不同,对于生理要求有着完全不同的标准。生理条件不好的又想走专业路线或者是生理条件良好没想好是否走专业路线,这都需要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充分的沟通才能达到学生最好的學习效果。[3]

二、生理年龄和心智发展水平的综合素质

(一)生理年龄

生理年龄是指人达到某一时序年龄时生理和其功能所反映出来的水平,即与一定时序年龄相对应的生理及其功能的表现程度。生涩的定义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用实际举例说明钢琴学习对于孩子学琴的生理年龄其实并没有硬性规定,但小朋友还不能独立坐在琴凳上,没有一定自理和自控能力,需要家长辅助这肯定是没办法完成正规课堂教学内容的。显然还不能听从指令并按照指令做出相对反应的孩子还不具备学琴的条件。因此判断孩子是否可以开始学琴的年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他的心智发展水平,而非生理年龄。[4]

(二)心智发展水平

同样年龄的孩子心智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而心智发育水平则与家庭教育和幼儿性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差异的产生不是年龄问题而是家庭教育问题。因此,在我看来大多数5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基本具备了以上能力,则是较好的学习年龄,可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能力或早或晚,女孩子的成长在这一时期可能会优于男孩子,这是正常的性别成长阶段性规律。因此,生理年龄和心智发展水平的综合能力对于决定孩子是否可以接受正规系统的钢琴学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5]

三、孩子现阶段的自身素质

在找专业教师之前,家长需要对自己孩子当前的音乐素养进行判断。比如孩子是否对音乐感兴趣,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对音乐的感知力。这是家长计划在培养孩子学习音乐前所应当观察的。其中决定孩子是否可以开始学琴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需要具备不低于15分钟的专注力,这样才可能保证老师的基本教学,不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哄孩子或者安抚情绪这将无法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反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这是家长首先需要注意的,不然可能开启的就是父母、老师、孩子的痛苦学琴之旅了。但是我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过一个孩子,父母想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是培养她的专注力。的确,学习钢琴对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孩子本身专注力的差异性是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6]

不同的孩子也会存在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也会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都会导致自身专注力的长短,我们在这篇文里不做过多分析。但有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幼儿可持续注意10分钟左右,五六岁幼儿则能保持注意15-20分钟左右。因此,正常情况下5-6岁儿童正式开始学琴也是一个相对合适的年龄。

(二)遵从老师的指令

这是学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遵从指令也是跟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的,而听到指令操作又是一个行为活动。因此,听懂指令不做,跟听懂指令并不是一回事。周海宏老师的一篇文章中曾提道:“请家长一定要区分,‘听懂话和‘遵从指令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心理范畴,语言能够懂,就是不按你说的意思办,指令这个词不是一般的概念,它是对行为的要求,它是需要孩子能够按照指令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如果不能把家长与老师的话,当作指令去执行的话,孩子就没有办法接受正规的学琴教育 。”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同时这与人的性别也有直接关系,没有哪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一定对的或者是更好的,存在即合理,家长和孩子之间需要有效的沟通。家长和教师在发出指令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换位思考和因材施教的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沟通,使得课程正常高效的开展。

(三)基本的空间概念

空间感就是指,孩子要知道基本的前、后、上、下、左、右。因为在钢琴教学中最基本的孩子要能分清楚自己的左右手。越低沉,越往右边越高亮。因此分清左右是开始学习钢琴的基本空间要求。接着上、下、首先第一节课认识钢琴可能就会从中央C开始,让孩子去听钢琴的音高,知道越往左边前、后也要明白,也可在后期学习过程中让孩子更加明确,方便在琴键上做出教师指令中相应的肢体和手指的方向动作。如果孩子还不具备基本的空间感,需要在日常生活里和家庭教育中学会之后,再来学习钢琴相对会利于孩子的学习。

四、结束语

这篇文章我们着重从孩子在学琴前所需要具备的这三个基本要素展开分析和讨论。对于家长和老师在学琴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我们会在以后的文章也当作专题来分析。其实不难发现,在正常家庭教育下的孩子都基本具备这三个基本能力,只是在钢琴教学中不同的孩子本身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才使钢琴教学成为一门真正因材施教的学科。老师需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和身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因此在这里,我们要在学琴前对于孩子整体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有一个基本了解。需要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家长培养孩子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孩子体验到音乐带给人生的幸福感。因此音乐教育正是培养孩子体会美与幸福的重要途径。希望通过笔者的阐述,可以帮助到准备开始学琴的幼儿和家长,建立起学习音乐的基本常识,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在幼儿学琴前的疑惑和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亚珺.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J].早期教育(家庭教育),2018(11):5-7.

[2]周海宏.学琴前该做哪些准备与铺垫[J].音乐生活,2013(05):21-24.

[3]周海宏.儿童钢琴学习中的动机问题[J].人民音乐,1994(09):36-38.

[4]周海宏.孩子为什么要接受音乐教育?[J].音乐生活,2013(02):21-24.

[5]周海宏.发展音乐教育  助力美好生活[J].北京教育(德育),2017(10):15-16.

[6]周海宏.孩子為什么要接受音乐教育?[J].音乐生活,2013(02):21-24.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动物们的儿童照
儿童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要注意什么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