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泣血
2020-11-16史贝珂
史贝珂
摘 要: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其作品《祭侄文稿》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文章分三个部分:罕见的书法真迹;《祭侄文稿》创作的情感性;《祭侄文稿》的艺术特色。文稿之中产生的笔墨效果交织融合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融情入书、字字带血、句句有泪,赋予作品极强的感染力,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状态。
关键词:颜真卿;《祭侄文稿》;情感性;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27-0-02
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 他的书法被人称为“颜体”,其楷书与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行书作品,该文稿是颜真卿面对侄子颜季明的遗体残骸,进行追祭的一篇草稿,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乱爆发时,挺身而出,奋力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之事。颜真卿援笔之际,字字泣血,句句带泪,完成了这篇传世之作,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此稿后被历代收藏家珍藏,奉为至宝。清代藏入内府,至抗战时期辗转各地,后解放战争爆发,《祭侄文稿》流入台湾,至今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罕见的书法真迹
天下三大行书分别指的是王羲之《兰亭集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由于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杳无踪影,故而《祭侄文稿》作为极罕见的唐代书法真迹,便为在世的第一名了!其珍贵性不言而喻!苏轼曾说道:“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1]此句意指书法到了颜真卿已是穷尽艺术上的变通了,由此可见颜真卿书法至高的历史地位。
由于书画都是在纸或绢上绘制的,所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书画的生命相比于玉器等耐储存的文物来说,更为脆弱,也更难保管,字画的保管忌污染、生霉、虫蛀、光照、潮湿。每一次的展出、打开、运输、换一个环境温度都会带来一定的损坏。并且《祭侄文稿》也已经达到纸张寿命上限。正是这种文物的珍贵性与保护的困难性,故而元代以前的书画、丝绢作品都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二、书法创作的情感性
《祭侄文稿》寄托了太沉重的历史意义,融入了作者的满腔悲愤。它的尺幅非常小,横72.3厘米,纵28.2厘米,但是却满载国仇家恨,字字泣血、铁骨铮铮!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当时颜杲卿(颜真卿堂兄)驻守常山郡,颜真卿驻守平原郡,兄弟二人遥相呼应,牵制住一部分敌军力量。为了助父平叛,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常常往来两郡之间进行联络。
安禄山起兵造反,颜杲卿挺身而出,奋力抵抗。“贼臣不救,孤城围逼”,贼臣王承业手握兵权,却不去救助支援,颜氏一族虽然拼死作战,但却寡不敌众。“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氏一门30余口全部被害。颜季明被杀后只留下了头部,身躯不知到了何处。颜杲卿被押解到洛阳,面对叛军首领,他仍然英勇不屈,先被折断一只脚,后来受到了最痛苦的凌迟,死状极为悲惨。直至两年后,颜真卿派人在河北找到堂兄以及堂侄的遗骸,但却仅仅寻回了颜季明的头骨,以及堂兄颜杲卿的部分尸骨。
正是对着侄子颜季明残损的头颅,颜真卿挥泪写下这篇文稿。以“颜体”楷书传世的颜真卿,此时不再顾及字面的完美整洁,挥动毛笔,涂抹圈点。全文共二百三十四个字,竟然出现了三十多处的涂抹圈点。字体也由行楷至行草,最后转变为狂草。
颜真卿开卷时极度克制情感,记叙了个人的身份以及侄子颜季明的生前状况,他写道:惟有侄子颜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期望他能得到幸福并且做个好官。此时颜真卿使用清淡的笔法叙述主题,书法线条平缓,为下文蓄势。待其写到“仁兄爱我,俾尔传言”之处,即“仁兄颜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帮忙给我传话”时,情感便从沉溺的回忆中猛然跳跃回到眼前残忍的现实。此刻书法线条沉稳,举手投足之间尽是沉重迟缓的节奏,使观者感同身受,一同陷入痛苦压抑之中。此后,颜真卿面对战争遗迹,思绪激荡,对叛逆的乱臣贼子的恨使行文犹如咬牙切齿,“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颜真卿将其满腔悲愤倾注于笔端。其中“父陷子死”,是全文用墨最重的地方,失去亲人的痛使得此时的笔力透纸背,内心无可比拟的痛苦在此处迸发得淋漓尽致,达到全篇创作的巅峰。“念尔遘残,百身何赎”,你受到这样的伤害,就算是一百个躯体又怎能赎回你的真身!。两个“呜呼哀哉”运用狂草写法,足可显见作者悲愤之情不可名状。最后三行更是急转直下,及至枯笔,笔墨都干了、断了,硬是生生被拖出字迹,仿佛可深切感受到颜真卿此时情绪激动、手不能追、哽咽不能自持,非快速运笔不足以表达其撕心裂肺的激愤之情。文稿之中产生的笔墨效果交织融合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融情入书、字字带血、句句有泪,赋予作品极强的感染力,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状态。看此文,如见颜真卿大哭淋漓。
三、《祭侄文稿》艺术特色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行书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颜真卿行书之风采。
就其用笔而言,气势连贯,篆籀笔法的运用具备古朴淳厚之气,正如文稿中的“凶威”二字,以浑厚的笔法和凝练的线条,展现出颜真卿在笔法上的非凡功力。全篇厚重的地方苍劲浑朴,连绵处,笔断而意连。
在结体方面,《祭侄文稿》的结体疏朗,外紧内松。其笔画多向外伸展,偏旁也向两侧拉开,其字内空间得以舒展。然则笔画之间又有衔接,互为呼应,虽形散然神凝。处理左右相对的边竖,颜真卿以弧形行笔,使字形向四面伸展 ,气势雄厚,极备张力。“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2]《祭侄文稿》的结字特征体现出唐代的行书风貌,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章法灵动、自然疏朗。观其章法,毫无刻意修饰雕琢痕迹,完全遵循于情感的抒发,并不在意字距、行距的规整,不在乎外表的工整,随心营造。开篇前几行字迹清晰,情绪平稳,属于正书的范畴。从第七行开始用笔豪放,章法忽左忽右,字距、行距变化较大。末尾几行由行书变为草书,大有一泻千里之势。整幅文稿有涂抹浓密之处,又有空白稀疏之处,使行文富于变化,正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如第10行的“称兵犯顺”“尔父竭诚”之间,第11行“余时受命”的“受”“命”之间,第16行的“巢倾卵覆”“天不悔祸”之间,第18行的“承”字之下以及第21行的“及”字之上,是文稿中留白、透气之处。这些留白之处又与文稿中涂抹修改的浓厚之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观者造成了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墨色方面,变化丰富。自古有云:墨分五色,即焦墨、浓墨、重墨、淡墨和清墨,此文稿五色兼备。《祭侄文稿》中墨色浓厚,较多渴笔。墨色的浓淡变化亦清晰可见。较其原因有:一是与颜真卿当下书写时所运用的工具即笔、墨、纸等有所关联,与其所使用的短而秃的硬毫笔、浓墨和麻纸等工具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完全契合了颜真卿当时悲痛万分的心境。此稿并非颜真卿所要书写的一幅书法作品,而是面对侄子仅存的头颅,对叛臣贼子的恨,对失去亲人的痛,使得满腔悲愤倾注于笔端,所完成的一幅草稿。墨色的浓淡变化正是与颜真卿当时的心情起伏相呼应,颜真卿往往是在饱蘸一笔墨后书写数行,写到墨色用尽之时才重新取墨。及至枯笔,笔墨都干了、断了,硬是生生被拖出字迹,读者可深切感受到颜真卿此时情绪激动、手不能追、哽咽不能自持的激愤之情。全文有多处涂抹修改,或是用渴笔圈出,或是用浓墨涂去,于是整幅文稿墨色由浓至淡,由润至渴,变化极为丰富。我们可以从墨色丰富的变化,感同身受作者当时悲痛万分、难以平复的心情。情感交织下产生的笔墨效果使《祭侄文稿》达到了艺术的巅峰状态!
颜真卿纯熟的书法功底与当下所迸发的强烈情感,融入颜真卿刚烈的气节,都赋予《祭侄文稿》无穷的魅力。一是由于其文物本身太过于珍贵,由于《兰亭集序》真迹不知所踪,《祭侄文稿》作为极其罕见的行书真迹,便为在世的第一名了!弥足珍贵!二是《祭侄文稿》融入的情感性,寄托着沉重的历史意义,满载国仇家恨,字字泣血,铁骨铮铮!正是这种情感的迸发促使天下第二行书成为一件不能重复的杰作,即使颜真卿在世,也写不出第二篇。三是《祭侄文稿》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其笔墨、章法、结构等方面,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所临摹和学习。书法的创作,应融情入书,《祭侄文稿》之所以能够享有天下第二行书的美誉,其价值就在于用真挚的情感来融情入书,看此文如见颜真卿大哭淋漓!
参考文献:
[1]屠友祥.东坡题跋校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任道斌.趙孟頫文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