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20-11-16程丹

速读·上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大学生

程丹

◆摘  要: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心中都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不断加快,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急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时代下弘扬在大学校园弘扬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从高校的大学主义教育情况入手,对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阻碍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教育活动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下爱国主义精神时刻影响着我们,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必须从以前的教育工作中摆脱出来,通过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中,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当今时代对爱国主义的要求极为明确,高校必须充分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才能够为今后的教育活动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划。这些情况都在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急需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当今时代下才能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1大学生爱国主义现状分析

中国得到爱国主义情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下空前高涨,因此高校必须针对当前的爱国主义教学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为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杰出的人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以下主要结合调查研究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进行探析,利用一些简单的实际调查对分析主要的教育情况。

1.1调查设计及调查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本次研究,以不同的年级、专业以及政治面貌为划分对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进行统计。绝大部分问卷都被成功回收,问卷数据内容明确,具有强烈的类别指向。主要依靠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做好记录,在内容形式上更为直观。

1.2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经分析表明,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都曾经参加过学校安排的爱国主义教学活动,例如爱国主义报告活动、青春告白祖国活动、礼敬英雄活动以及组织电影的观看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都简单理解了爱国情怀,也通过自身的方式参加了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由此可以分析出高校对爱国主义的教育认识明显是较为到位的,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需要。

1.3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大部分的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爱国主义的核心,高校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方面也比较到位。而进行爱国主义宣讲活动对大学生本身来讲非常有必要,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相关活动的顺利实施。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简单就能培养的,而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的,因此高校必须真正认识到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要思想,考虑怎样调整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未来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深切体会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

2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爱国理念教育未贴近学生及实际情况

该调查研究在提及学校不同时代下爱国主义的特色研究方面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不认可学校在这方面具有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所以从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情况来看,显然没有考慮到爱国主义理念和当今时代发展的主要特点相融合,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这对于目前的发展来讲是严重不足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仅仅要局限在某一层面的发展下,要与实际生活相协调,将目前的时代背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起到更加重要的教育意义,全面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效率,为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石。

2.2教育目标缺乏系统性

对大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于让学生树立起爱国主义的思想观念,不要拘束于形式上的爱国主义,主动参加到实践活动当中。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将爱国主义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当中。经过分析研究发现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只是停留在基础理论和情感分析方面,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活动来讲是严重不足的。大学生虽然应该学习并掌握党的基本章程,深刻体会爱国主义理论教育,但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实践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的爱国教育需要从两个角度来入手,深刻融入内在与外在的思想教育,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强化爱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让基础理论教学形成的爱国主义认识和爱国主义实践形成统一的整体。

2.3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

想要让高校建立起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必须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培养出发。

目前社会主义的发展正在掀开崭新的一页,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正在悄然发生转变,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现出全新的内容。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的形式,还要将教学内容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贴合在一起。但是就目前的相关教育工作来看,某些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导致了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缺失,部分高校相关工作存在明显的漏洞。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当今时代的发展下显得力不从心,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价值在高校生活中体现出来,整体教学质量存在不达标的现象。

2.4教学方式欠缺多样性

在目前的高校大学生爱国教育活动当中,大部分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都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的教育宣传规划,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的选择当中缺少多元化的基本方式。而学生显然对单一的教育方式认知不足,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感到无聊,这对于新时代的发展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行无疑有着重大的缺陷。灌输式教学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理论,但是就大学生长期的发展来讲,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很难形成完整的爱国主义理论观念,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3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研究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必须要让思想和理论两个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贯彻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当中,结合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将学生教育的思想内涵真正表达出来,传递爱国主义核心教育。

3.1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爱国主义建设迈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方式必须得到实时的调整。首先要基于学生的基本特点,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学习情况相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充分掌握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了解,调整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方案,根据大学生的基本认知进行规划,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只有认真分析爱国教育的主要目标,才能发挥出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这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最基本的展现。要让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防止出现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3.2创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根据分析研究,我们发现目前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在面临全新的挑战,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因此学校需要把灌输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重点关注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主动思考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之后学生就可以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所以在进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时,教师需要考虑到让学生充当教育活动的主体,推动启发式教学的发展。

3.3加强隐形教育在大学生爱国教育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爱国教育活动中,主要通过显形教育的手段来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但是教师恰恰忽略了隐形教育的作用,没有意识到隐形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显性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心理和知识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而隐形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无意识思考,而不是智力方面的作用。首先要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校园文化的资源实现有效的教学方案调整,用具有代表性的爱国人士来命名学校的特殊设施,借助周围的环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爱国主义的主要情怀。同时也要让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爱国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借助学生的党员教育活动大范围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使爱国主义教育印刻在大学生的心中。

3.4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爱国教育的认知水平

学校在推广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考虑到采用全方位的教育知识来辅助爱国主义教育。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都会对爱国主义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步入大学之后,爱国主义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基础教育相比有了不少的删减。高校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划,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祖国统一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课本内容和课外相关内容的关联性,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协调,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培养爱国情感。

3.5改善教学环境,全面拓展爱国教育实施途径

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手段正在迅猛发展,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基于这点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形式,用大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不光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价值,还应该综合学校教育所处的位置,利用网络来强化教育内容。对于当前阶段的任务,主要本着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理念,融入网络爱国教育的基本规划为主,进一步拓展爱国教育的内容。重视爱国教育的主题活动,推动教师团队建设,让爱国教育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当中发扬光大,通过校内校外并行的爱国教育体系,培育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学生。

3.6增强教育实效,全面推进爱国教育落地

大学生不光需要了解爱国教育的基础知识,更应该拥有浓厚的爱国情感,强国意识,能够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将爱国主义的内涵准确把握,深刻巩固爱国思想和情怀,勇于维护国家的利益,有非常丰富的国家集体荣誉观念,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开来。同时大学生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将自己的小我融入到国家的大我当中,与时俱进融入基本的社会理想信念,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共同融合,推动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同时大学生必须将自身所学的知识逐步系统化,进而将知识转变为可以实践的实践活动,争先实干,在未来的发展中勇创新高。

4结束语

爱国主义精神在五千年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发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出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当今时代处在时刻发展变化的阶段,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爱国主义教育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本着内外两个方面的要点内容,立足于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基本特点,推广全方位、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教育转换,让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灵魂成长。

参考文献

[1]易帅东.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对新時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J].北京青年研究,2020,29(03):21-25.

[2]张栋洋.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五堂必修课[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1):164.

[3]孙少帅,张洁.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遵循与实践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6):53-56.

[4]郭华,张发勤.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滁州学院易班平台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2020,10(03):94-96.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